國產(chǎn)動畫因“人物染發(fā)”被舉報下架!“卑微低幼”或已成國漫底色

作為一名動漫自媒體人,我雖然也曾在二次元世界接觸過數(shù)不勝數(shù)的創(chuàng)造力非凡的內容創(chuàng)作,比如《瑞克和莫蒂》《蠟筆小新》《哆啦A夢》等等,而放眼回國產(chǎn)動漫領域,我們也曾在《大圣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身上看到了國漫崛起的希望---

但長久以來,二次元領域始終有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掛在各位動漫迷心頭上,似乎稍有風吹草動,我們的喜好之物都總得會被撕裂殆盡,空余一片嘆息。
這把劍在世俗意義上被稱之為“舉報”,而每每揮動這把利刃的人都總會是一群被稱之為“家長”的生物。
縱然陶宏開和楊永信這兩位曾極致妖魔化電子游戲的教授,如今已然慢慢的凋淡出主流視野了,而電子游戲也在最近幾年迎來了所謂的“競技化浪潮”,成為了不亞于其它體育項目的存在---

但很可惜,因為家長這群生物的存在,直至2020年年中,國產(chǎn)動漫也依舊身陷在水深火熱之中。
01.網(wǎng)友舉報動畫人物染發(fā)


這是一則自6月29日下午開始便刷屏二次元圈的話題,如今位列第16位,也累計到超4億閱讀量了,堪稱單日二次元話題之最。
具體來說,這是一則因某網(wǎng)友對正在金鷹卡通熱播的國產(chǎn)動畫《菲夢少女2》中幾位主角的非主流頭發(fā)和花里胡哨的裝扮的不滿,故而發(fā)起的舉報,私以為這是一種負面的價值導向,是容易導致青少年墜入歧途的影像展現(xiàn)---

從海報圖可以看到,劇中女主確實五彩斑斕,形態(tài)各異...
但有意思的是,如此話題之所以能上搜熱并不是因為網(wǎng)友認為此番舉報“正義”,相反相關評論區(qū)中還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的吐槽,輿論一致的抨擊舉報者的無知---
“且不說是不是染發(fā),染發(fā)是什么犯罪嗎?”
“全舉報了吧,世界可沒有鎧甲勇士和會說話的動物”
“我要舉報喜羊羊,他們沒有穿衣服”
“舉報者是不是有病啊?”

有些網(wǎng)友直接唾罵,而有些網(wǎng)友則采取了側面的諷刺手法,但即便輿論如此一面倒的傾向于對舉報者的譴責,但作為相關方的電視臺也依舊做出了“停播整改”的舉措,希望借下架來消弭舉報者的怒氣---

但凡遭遇舉報,涉事者的第一反應當屬下架和整改,這已經(jīng)不是國產(chǎn)動漫領域第一次發(fā)生的事情了,或者說,這是一直以來國產(chǎn)動漫都不得不面臨的困境。
只不過讓人難以想象的是,時間到來2020年年中,這事兒居然還在接二連三的發(fā)生。而這在我看來無疑也顯現(xiàn)出了目前國內二次元地位的極致卑微,讓人不禁為所謂的國漫崛起捏上一把冷汗。
下面內容我將結合歷史的舉報案例,詳細給大家解讀目前國漫所處的“卑微和低幼”并存的局面。
02.地位卑微的國產(chǎn)動漫
除了上述《菲夢少女2》因荒誕的“染發(fā)”和“造型”遭到舉報整改之外,就在前些時間,那部被動漫迷視作為國漫之光的《一人之下》,也同樣因為相類似的事情,不得不面臨下架整改的厄運---

如上所示為某自稱微博大V的網(wǎng)友在4月下旬對《一人之下》發(fā)起的舉報,控訴其中的反派異人苑陶的著裝恰似軍人,并認為這是對軍人的不敬。
然而有意思的是,就在上述大V發(fā)文后兩個小時,“一人之下動畫”官微居然鄭重其事的做出了妥協(xié)回應,承諾已經(jīng)將相關劇集下架,并會盡快做出相應的整改。
而最終我們也看到了苑陶服裝如此迥異的變化(去掉了星星,也從綠色改成了藍色)---

這又是一場“沒有較勁便立即妥協(xié)”的操作,當然或許對于出版方來說如此修改也只是小兒科事情,并且《一人之下》正處于第三季動畫上線前夕,因此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tài),也就只好妥協(xié)以待了。
但話說回來,《一人之下》的苑陶服裝修改很容易(本身戲份不多,而且也只是涂改局部細節(jié)而已),不過事情到來《菲夢少女2》,片方此次下架整改又如何才能對“染發(fā)”和“花里胡哨的服裝”等問題進行修正呢?
所以與其說這是整改,還不如說這簡直就是回爐重造。而妥協(xié)同樣是妥協(xié),但問題從《一人之下》到《菲夢少女2》,卻變得嚴峻了不少,也更進一步的顯現(xiàn)出了國產(chǎn)動漫目前所處地位的卑微,甚至還會被前輩們嘲笑出“窩囊”二字---

畢竟我們都知道從鄭淵潔的《魔方大廈》,到后來的《藍貓?zhí)詺狻贰逗缲埶{兔》,以及再后來的《喜羊羊》和《熊出沒》,這系列曾獨當一面的國產(chǎn)動漫都曾因舉報而面臨到下架的厄運。
但人家好歹也是出于涉及政治和暴力等因素而遭到的舉報,而絕非僅僅出于所謂的服裝和發(fā)型所造就的---

同為舉報以及下架整改,為何前輩們能夠如此“高大上”,而新時代的國產(chǎn)動漫卻如此的“小打小鬧”呢?
在我看來,這事情或許還真離不開兩個字“規(guī)訓”。
03.“低幼化”或許已經(jīng)從表皮,逐漸深化到骨髓深處了
“低幼”二字在過去專門指代子供向作品,用于滿足學齡前兒童的精神需求,而鑒于小孩子的理解能力以及心智能力的或缺,此類作品也基本不會(或者說不能夠)牽涉到深刻的觀念,也不能夠出現(xiàn)“不正確的畫面”---

《小豬佩奇》便是模范的子供向作品...
正常來說,低幼只是動漫創(chuàng)作的一個小分類罷了,在此之后還會看到少年漫、青年漫、大人漫等等創(chuàng)作分類,分別用于滿足各種人群的精神需要---

講談社旗下便有面向少年的《周刊少年MAGAZINE》和面向青年的《周刊YOUNG MAGAZINE》...
但荒誕的是,在暫無分級制度的地域(比如我們這里),長久以來動漫都會被一視同仁為“低幼作品”,目標受眾也絕對離不開所謂的心智不成熟的小孩子。
因此,但凡劇中出現(xiàn)稍微激烈的打斗戲碼,或者稍微用烤羊的畫面玩樂調侃,亦或者抬著電鋸說著一兩句“臭狗熊”來醞釀劇中人物的敵對關系,這系列操作都難逃被舉報的厄運,最終也就自然回避不了所謂的下架和整改咯---

但正如前文所說前輩國漫的被舉報是“高大上”的, 而現(xiàn)如今的國漫卻只能糾結于“服裝和發(fā)型”。我不否認所謂的社會寬容度確實有所提升,但如果如此雞毛蒜皮的“外觀造型”都會接連遭到抨擊,那這所謂的提升也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
再結合上最近幾年被贊譽為國漫崛起的系列佳作的劇情設定(甭管《大圣歸來》還是《哪吒》《白蛇》等,其實都有些許的迪士尼和皮克斯的合家歡風格),想來也不難理解國內動漫制作人早已被所謂的舉報氛圍所規(guī)訓住了,而如今的國漫市場也難尋能夠帶有深刻主旨的作品了---

因此不難想見,并非這一屆網(wǎng)友寬容大量(于是他們便只對《一人之下》和《菲夢少女2》中雞毛蒜皮的造型問題發(fā)起舉報),而是如今的國漫創(chuàng)作者已經(jīng)不再具有挑戰(zhàn)“家長們審美觀念”的膽量了。
除了雞毛蒜皮的細節(jié),舉報者也沒有什么東西能夠控訴了!那如此“卑微和低幼”的國漫發(fā)展現(xiàn)狀,我們真能予以樂觀的崛起期待嗎?
答案我真不知道,我只希望已經(jīng)足夠糟糕的2020年,別再接二連三的出現(xiàn)如此荒誕的舉報事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