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歷史上的“瓊恩·雪諾 ”,人類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亞歷山大大帝
今天講的是一位征服者的故事。
公元前356年7月20日,亞歷山大三世在馬其頓出生了。
據(jù)說在亞歷山大出生前,他的母親奧林匹亞絲夢見雷電擊中她的肚腹,而他的父親腓力二世則夢見自己用一個有獅子的形像的印章封印了奧林匹亞絲的肚腹。我們知道歷史上的很多帝王出生時都有異象,不管是不是人為制造的謠言,反正有這樣神諭,當時的人都相信亞歷山大是宙斯的兒子。

而亞歷山大之后也確實成為了亞歷山大大帝,擊敗了強大的波斯帝國,建立了一個橫跨亞非拉大陸的龐大帝國。
不知道《冰與火之歌》的作者馬丁先生是否有借鑒過亞歷山大這段歷史,因為從亞歷山大的經(jīng)歷中我發(fā)現(xiàn)和“守夜人”領袖“瓊恩·雪諾”有3點非常相似。
【在血色婚禮中繼承王位】
公元前336年,馬其頓首都埃格,所有王室成員聚集于此,為慶祝伊庇魯斯的亞歷山大一世和腓力二世女兒克麗奧佩脫拉,也就是亞歷山大妹妹的婚禮。
腓力二世來到城內(nèi)的戲院,在戲院里被他的貼身侍衛(wèi)保薩尼亞斯刺殺。刺殺者得手后連忙逃走,并逃到埃格城門前,騎上協(xié)助者備妥的馬匹逃遁,但最后終被三名腓力的侍衛(wèi)追上并被殺。

他宣稱,是馬其頓的敵人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為了消滅馬其頓而暗殺了國王,這也成為了亞歷山大攻打波斯的重要理由。
在亞歷山大完成馬其頓希臘聯(lián)邦的統(tǒng)一后決定出征波斯,在出征之前有這樣一個故事:
說亞歷山大把手下將領和士兵都叫來,告訴他們:
“這是我所有的地產(chǎn)收入、奴隸和畜群,這些將全部屬于你們。”
當時有位將領迷惑不解,問道:“陛下,您把所有的東西分光,把什么留給自己呢?”
“希望!”
亞歷山大干脆利落地答道,“我把希望留給自己!它將給我?guī)頍o窮的財富!”
就這樣,亞歷山大懷著對無窮財富的渴望,和他的軍隊離開故土,踏上了千里迢迢的征程。
【不顧家族反對和蠻族女子結(jié)婚】
在和波斯的戰(zhàn)爭中,亞歷山大一路向東,然后他打到了一個地方,巴克特利亞。這個地方到今天都能給蘇聯(lián)和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制造很多的麻煩,它的名字就叫阿富汗。
據(jù)說和巴克特利亞戰(zhàn)斗過程中,俘虜了巴克特利亞一個貴族的女兒,羅克珊娜。根據(jù)古代歷史學家所記載,羅克珊娜容姿端麗,舉止高雅,甚至被贊譽在當時全亞細亞的美女中排在第二,貌美僅次于大流士三世的王后斯妲特拉一世。

但就和“瓊恩·雪諾”一樣,亞歷山大也義無反顧的迎娶了羅克珊娜。盡管此舉為他贏得了巴克特利亞貴族的支持,但馬其頓士兵對此非常不滿,認為他們的國王不該娶一個俘虜為妻,而且還是東方蠻族女子,這也為日后亞歷山大的失敗埋下伏筆。
【一生未敗卻遭遇兵變】
和“瓊恩·雪諾 ”相似的第三點就是兵變,不過和“瓊恩·雪諾 ”被手下刺殺不同,亞歷山大并沒有被暗殺,只是他的士兵們對領袖的常年征戰(zhàn)不滿而不得不撤兵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亞歷山大一樣,希望殺到“世界盡頭”。

之后亞歷山大還不滿足,繼續(xù)向印度進軍,他在印度河西部取得一系列勝利后企圖繼續(xù)向印度河東部進軍。
但是前面講的,他的軍隊由于常年戰(zhàn)爭,已經(jīng)精疲力竭,不肯東進,而且當初出兵的理由是為腓力二世報仇,現(xiàn)在仇也報了,財富女人也有了,為什么還要繼續(xù)打呢?亞歷山大不得不返回波斯。
【C叔有話說】
實際上亞歷山大建立的帝國壽命很短,因為亞歷山大很年輕就死了,死后帝國就分崩離析。
但歷史上似乎總有一些因果的東西,亞歷山大促進了東西方的文化交融,他在東方建立的幾十座城市,都逐漸發(fā)展成為商業(yè)中心。
如埃及的亞歷山大港至今仍是埃及著名的大海港,亞歷山大的部下托勒密還在這里造了著名的亞歷山大圖書館,而圖書館又吸引了許多研究者加入,歐幾里得在這里寫出了《幾何原本》,亞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也在這里留有手稿,古希臘醫(yī)師,后來被譽為西方醫(yī)學奠基人希波克拉底也留有手稿。
而4大文明古國,巴比倫、印度、埃及都被干趴下了,所以有很多假設,如果亞歷山大打完印度往最后一個文明古國中國來會怎么樣?當時的戰(zhàn)國七雄是不是打得過呢?會不會影響中國統(tǒng)一呢?
當然了,歷史沒有如果。
我是C叔,一位興趣使然的歷史up主,公眾號:C叔聊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