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飛“武”,建設何難
——記中國安能三局青白江城區(qū)項目部工程部部長武建何
他總是戴著一副銀色邊框眼鏡,看起來斯斯文文,言語間臉上總是掛著微笑,讓人和藹可親。2019年大學畢業(yè),入職不久的他已經(jīng)參加過三個施工項目部的建設了,他所在的項目部無論是新加入的大學生,還是工作多年的老員工,只要提起他,大伙兒都會豎起大拇指。他就是中國安能第三工程局成都分公司青白江城區(qū)工程項目部工程技術部部長武建何。
武建何在項目部
01 勤奮努力,不負知遇之恩
2019年7月,武建何走進成都分公司的江安河工程項目,成為了安能三局的一名見習生。當他第一次穿上藏藍色的工服時,這個青澀內(nèi)斂的男孩便在內(nèi)心中不斷鼓勵自己“要努力,不辜負中國安能的知遇之恩”。在工作中,他虛心向項目老員工學習,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向老員工請教。帶他工作過的老師傅們都說:“建何這小子,謙虛、好學”。
武建何(左三)帶領大學生在江安河項目實習
2020年8月,江安河項目正處于前期籌備關鍵期,工期緊,任務重,他同時參與工程技術測量和技術方案編寫兩項重要工作。由于是第一次參與工程技術測量工作,為了把工作做好做細,他在網(wǎng)上購買學習資料,利用休息時間自行學習,為了能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具體實踐中,他只要稍有空閑,就扛著10多公斤的測量儀跑到工地上實操琢磨。測量隊長看他勤快好學,經(jīng)常利用休息時間給他講授現(xiàn)場施工經(jīng)驗和專業(yè)施工知識。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不斷的磨練,他不僅能熟練的完成測量工作,還參與完成了施工用電、技術交底等方案編寫30余份,技術交底20余次,有力推動了江安河項目部順利動工。
02 刻苦攻關,尊稱“拼命三郞”
2021年年初,江安河項目正處于施工大干階段,武建何積極投入其中,他同時還承擔著金馬河項目投標的重任,為了能拿下這個項目,武建何主動承擔起部分技術、報價標書的編制。為此,他白天跑工地,精準測量每一組數(shù)據(jù),晚上配合同事不斷制定、跟進施工組織策劃編寫技術方案,時常完善標書工作至深夜。外業(yè)內(nèi)業(yè)都做的井井有條,大家都稱呼他為“拼命三郎”。
武建何正在認真編寫方案
江安河工程項目屬于河道治理項目,由于上游電站較多,疊加流量大,加之河道較窄,無法以常規(guī)圍堰形式施工。而且施工作業(yè)面多,有效施工期短,既要保證工程質量,又要在枯水期內(nèi)完成水下主體工程施工,非常困難。武建何在網(wǎng)上翻閱大量資料,多次跟隨總工程師參與水務局及業(yè)主單位組織的技術研討會議,協(xié)助跟蹤設計調整方案,與項目總工程師、總經(jīng)理等共同撰寫了河道治理工程無圍護灌注樁施工工法,此工法也獲得了中國安能集團公司 2021 年度工法。由于他的業(yè)務能力突出,2021年2月他被任命為金馬河項目部工程技術部副部長。
03 不能將就,嚴謹細致獲稱贊
2021年11月初,江安河項目圓滿完工,由于武建何出色的表現(xiàn),立刻被指派到青白江項目部擔任工程技術部部長職務,從江安河到金馬河再到青白江,一步步走來對于武建何來說不僅是成長,更是一個個更大的挑戰(zhàn)。
武建何每日實地檢查工地情況
武建何走上新崗位的第一天,他就深深地認識到青白江項目是成都分公司進入市政工程領域的敲門磚,對樹立中國安能品牌形象十分重要。成都平原的冬日,一陣陣寒風吹來,凍得人瑟瑟發(fā)抖,鼻涕直流,但他依然堅持每日提前半小時達到施工現(xiàn)場,實地檢查工地情況,現(xiàn)場指導工人施工。有兩名剛入職不久的大學生勸他施工流程不會有什么大問題,不用每天都來,武建何卻沉著臉說:“不行,施工是一項嚴謹?shù)墓ぷ?,不能將就,如果在施工過程中有絲毫失誤,就會影響整個工程質量,再冷也要實地查看,不然晚上睡覺也不會踏實?!边@兩個大學生吐了吐舌頭,搓了搓手,趕忙跟著他檢查起來。 晚上回到項目部,武建何剛吃完晚飯,就又開始忙碌起來,匯總一天下來的材料數(shù)據(jù),辦公桌上厚厚的圖紙資料,儼然已成為他最好的工作“伙伴”。在項目部全體員工共同努力下,2021年11月初,青白江項目部順利完成紅陽東路人行道鋪裝試驗段(800平米面磚鋪裝),2022年1月20日干線公路增設路燈工程全線“點亮”,受到業(yè)主單位的接連稱贊。
“青春是用來奮斗的”,有人問他為什么有這么大的動力?武建何如是說。參加工作至今,短短3年時間,他從一名稚嫩的大學畢業(yè)生已經(jīng)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工程部長。
作者:李瑞超、呂嫣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