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萌勛貴其實不是那么戲劇性被一天之內(nèi)貶為平民
明粉的大萌其實不是真大萌 而是三個大萌的層累
第一就是東林(姑且用做文人代稱)的萌史
這里面把勛貴宗室仿佛不存在了,只有慷慨悲歌的文官和壞太監(jiān)
題外話,大萌勛貴其實不是那么戲劇性被一天之內(nèi)貶為平民
戲劇性其實是5年時間發(fā)生的
多爾袞在北京取得政權之后,他命令,屬于明朝勛貴的田地,不能讓新朝的權貴或官員占用。給戶部的這一命令引起震動;而明貴族卻因此一度對帶青表示了很大的支持。這些明朝貴族開始申報自己在京城周圍的田產(chǎn)。但是一年或更多的時間以后,大量的這種莊田被沒收為旗地了;至1649年,像湖廣這種地區(qū)的明朝國戚也被當作平民一樣對待,甚至被迫服勞役。 《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第三輯
這些土地不具有“封建”的性質,也就是說,旗人不是通過提供兵役而換取土地所有權的。田主死后,田地并不轉授他人,參見 《奧蘭贊布統(tǒng)治下的莫臥兒貴族》莫臥兒的授田制度可以作為比較
1645年6月8日,多爾袞接到了大量“土寇”的奏報。他讓其大臣解釋,為什么如此眾多的不法之徒。10天后,他收到了給事中李士焜的奏書。李在其中談到:都城周圍300里內(nèi),大多數(shù)明朝勛貴土地已為旗人所占奪,而舊日居民被迫為盜。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第四輯
關于政府的救濟措施也見同上書,第54—55頁。1653年的安置流民法規(guī)定:凡有能力招徠一定數(shù)量流民,在盛京安居樂業(yè)者,習文者授縣丞、主簿,習武者授把總。被奪去產(chǎn)業(yè)的部分人最后落居于遼東
真實的大萌是勛貴本位
睿親王把大萌勛貴 家產(chǎn)一網(wǎng)打盡,一部分勛貴?押送遼東老努修的城邊開荒
說到底大萌的支柱是確實是文人而不是勛貴和王爺,
大萌王爺勛貴早就衰弱了,可惜卻站著大部分資源和位置
第二大萌其實是 20世紀初開始的扶桑之影子
第三就是 亞美利亞的影子 ,資本主義大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