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考據向】人物設定淺析·謝拉格(一):喀蘭貿易-角峰&訊使

這一期來聊一聊謝拉格勢力的干員。因為這個勢力有五名干員:角峰、訊使、銀灰、初雪、崖心,放在一期估計講不完,所以先說一說喀蘭貿易的兩名打工仔員工。

·角峰
角峰的外文名為Matterhorn,來源于阿爾卑斯山脈中的馬特洪峰(英語、德語Matterhorn)。馬特洪峰位于瑞士與意大利之間的邊境,接近瑞士小鎮(zhèn)采爾馬特(Zermatt)和意大利小鎮(zhèn)Breuil-Cervinia。馬特洪峰名稱的由來是德語Matt(意為山谷、草地)和horn(山峰呈錐狀像一只角),這也是為什么用馬特洪峰的英文名來作為角峰的外文名的原因;馬特洪峰是阿爾卑斯山脈中最后一個被征服的主要山峰,原因不只在于攀登技術上的種種困難,也在于此峰陡峭的外形給予早年攀山者的心理恐懼。這其實也對應了角峰給人的初印象:沉默寡言,但也具備著凌厲的氣質;


結合角峰頭上的角彎處近似方形且末端向后彎曲、以及其出身謝拉格的設定來看(關于謝拉格的考據見CV2891303),其對應的動物原型為青藏高原牦牛(也稱藏牦牛、西藏牛,拉丁文學名Bos?grunniens)。這一點在精二立繪中其背后的晶體也得以體現(xiàn);


其實藏牦牛因為叫聲象豬鳴,所以也被稱為豬聲牛......
此外在干員檔案中提到,角峰出身北謝拉格?,F(xiàn)實中的藏北高原(也就是所謂的羌塘高原)是野牦牛的重要棲息地;
角峰的祖上出身于謝拉格北部,那里環(huán)境惡劣,人們終日與自然抗爭。為了讓他人更好地生存,所有北謝拉格人一旦出戰(zhàn)即視自己為死者。正是這份信念,將他們,還有像角峰這樣的后代,塑造成了戰(zhàn)場上最為勇猛的戰(zhàn)士。(信賴相關5)
角峰手上的武器是廓爾喀刀,也就是國內所說的尼泊爾軍刀,是尼泊爾的國刀,并且是廓爾喀士兵的榮譽象征,是世界上公認的最符合力學原理的反曲刀。廓爾喀刀是一種反曲刀,刀肚較寬,刀身向前彎曲,像一條狗腿,所以也被形象的稱為狗腿刀。在刀身與刀柄的連接處有一個V型凹槽,實戰(zhàn)中用來導流鮮血,以免玷污刀柄。

在有記載的戰(zhàn)爭歷史當中,廓爾喀彎刀第一次被世人熟知是在1814年駐守印度的英軍士兵在尼泊爾西部與廓爾喀士兵的戰(zhàn)斗中。廓爾喀族給人的一貫印象就是尚武,據說廓爾喀族人的成年式就是用一把廓爾喀彎刀與一頭公牛對決,并要求一刀砍下牛頭(角峰:???);而廓爾喀人曾經作為雇傭兵在國際范圍內也有著較高的知名度。在外人眼里廓爾喀人是拿錢做事的冷血殺手,其實不然,廓爾喀族是一個熱情善良,熱愛生活,勤勞勇敢的民族,直到他們的土地受到了侵略,他們才將手中農耕的彎刀化作殺敵的利器,從農田轉向戰(zhàn)場。廓爾喀人在戰(zhàn)場上的勇猛和農耕民族的特質也符合角峰的性格。這些在干員檔案中也有所體現(xiàn);
角峰從小就是被當做銀灰家侍衛(wèi)來訓練,他的父親,祖父,都是銀灰家榮耀的近衛(wèi),他自然也以此作為目標(信賴相關2)
和物產豐富的外國相比,謝拉格的可食用動植物品種一雙手就能數(shù)過來,即使是銀灰這樣富裕的家族,平常也只是粗茶淡飯。不過在角峰開始掌勺后,一切都變得不太一樣了。他在廚藝上的造詣令人目瞪口呆,用著謝拉格的寥寥食材,卻能做出本地人完全沒有嘗過的豐盛美食。難怪謝拉格的政客們從前去議事廳開會,現(xiàn)在卻只想著往銀灰家會客廳跑。(信賴相關3)
角峰的祖上出身于謝拉格北部,那里環(huán)境惡劣,人們終日與自然抗爭。為了讓他人更好地生存,所有北謝拉格人一旦出戰(zhàn)即視自己為死者。正是這份信念,將他們,還有像角峰這樣的后代,塑造成了戰(zhàn)場上最為勇猛的戰(zhàn)士。(信賴相關5)
戰(zhàn)爭以后廓爾喀軍人身名遠揚,他們并不張揚的性格和戰(zhàn)場上的驍勇善戰(zhàn)也成為了很多國家招募雇傭兵的主要兵源,直到2012年尼泊爾政府考慮廢棄傭兵制度,這個驍勇卻不好戰(zhàn)的民族才迎來了新的契機。或許,追隨銀灰的角峰有朝一日也會和廓爾喀人一樣,放下手中的武器,徹底遠離戰(zhàn)斗的宿命專心做飯。
這是我的拿手菜,味道怎么樣?(信賴觸摸)

·訊使
訊使的外文名Courier意思是“(遞送包裹或重要文件的) 信使,通訊員”,基本上和中文名對應,也大致符合他的身份——斥候(偵察兵)。
在干員檔案中提到,訊使送過的信會帶有淡淡的香味;結合精二立繪中的動物形象(蹄分雙趾,頭部無角,嘴部獠牙外露)以及訊使人物造型的主色調,基本可以認定其動物原型是黑麝(拉丁文學名Moschus fuscus),俗稱獐子、褐麂、黑獐子,是我國的一種特產動物,分布區(qū)僅限于中國西南部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區(qū)的部分地區(qū)。


提到麝鹿,基本上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與其相關的麝香。麝香是一種傳統(tǒng)的名貴香料和中藥材,是麝的雄獸腹部下方生長的香腺和香囊(注意,只有雄麝才有香囊)中分泌和貯存的一種外激素或信息化合物。麝鹿這類動物因可以提取麝香而一度遭受人類的大肆捕獵(主要是雄麝,但也有腦殘的獵人以為雌麝也有香囊而去捕獵雌麝的,總而言之就是快被人類打光了)、瀕臨滅絕。而訊使干員檔案和立繪中展示的身上眾多的傷口似乎就影射了麝鹿族群的遭遇;
訊使身上的傷痕,大多來自于謝拉格人而非野獸, 畢竟銀灰位高權重,有數(shù)不清的人意圖刺殺他,而訊使,則永遠在暗處與這些人對抗著。與叛亂者爭斗的故事,他從不會說半個字,只有訊使身上的傷痕,記錄著它們的存在。(精英化2解鎖)
值得一提的是,在訊使的干員檔案中提到,如果你去問他為什么信件上會帶有香味,訊使會臉紅而且很不好意思......
唔?信件上會留下淡淡的味道?是錯覺吧,錯覺。?(晉升后交談2)
人們喜歡從訊使手中接受信件。不僅僅是因為他那吸引人的面龐和陽光的性格,被他所遞送的信件總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也是原因之一。在談及這件事時,訊使會立刻岔開話題,如果繼續(xù)追問就會變得支支吾吾,臉也會變紅,和平時的他完全不一樣。(信賴相關4)
哎喲,你臉紅啦,來讓我看看
不要啦刀客塔你干嘛
實際上,雄麝分泌麝香的器官——香囊是雄獸的副性征之一,為橢圓形的袋狀物,埋于生殖器前的組織深處,香腺處于香囊的前方和兩側,主體部分包繞在香囊的前方,向后側方逐漸變細,伸向囊的腹面兩側。同時,麝香在生物學上稱為外激素,具有濃厚而奇異的香味。這種香味平時是它們彼此相互辨認、增加交往,以及減少同競爭對手遭遇的通訊聯(lián)系手段,在繁殖期間則具有吸引異性的強烈作用(說白了就是催情香)......然后仔細想想,信件上有香味、吸引異性的強烈作用、提到會害羞、甚至還會臉紅,莫非訊使你是把信放在......woc
完了我有點無法直視訊使了......
呃,我們言歸正傳...
從初始立繪中可以看出,訊使的武器是一把彎刀,精二立繪看的更加明顯;

結合訊使作為斥候的身份以及其戰(zhàn)斗風格來看,他的武器實際上屬于騎兵軍刀或者馬刀。不過歷史上青藏高原周邊地區(qū)并沒有大范圍的使用過這種造型的騎兵刀。就歷史資料來看,騎兵刀大致分兩種造型:直刃和彎刃,彎刃軍刀主要為游牧民族的騎兵所使用。訊使的彎刀相較彎刃軍刀而言,刀刃的弧度過于彎曲,推測其刀刃部分的設計應該來源于彎刃軍刀的鼻祖——舍施爾彎刀(也就是俗稱的波斯彎刀)。(刀柄我等下會提到)



舍施爾彎刀的英文名稱是“shamshir”,來源于波斯語,具有兩層含義:第一種意思是“劍”的統(tǒng)稱,第二種是獅子尾巴之意。在一般人被影視游戲作品毒害過深的刻板印象中,過于彎曲的刀身偏向輕巧,劈砍無力的同時又不利于突刺。其實這是將彎刀的實戰(zhàn)效果以及騎兵步兵的作戰(zhàn)需求混為一談的。實際上在高速運動的狀態(tài)下,刀身并不需要有太多分量,因為借助加速度的加持,即使是一把不開刃的輕刀也可以殺敵;輕便的刀具更適合單手揮舞、能有效減少體力消耗,并且可以實現(xiàn)一些復雜的操作;直刃的刀劍在劈砍時,一旦刀筋不正(即運刀軌跡不能保證刀刃在攻擊方向上),有時候一點點偏差,就會給刀身或劍身產生一個很大的側向力。而舍施爾彎刀的設計卻解決了整個問題。這種彎曲的刀刃在砍中目標后,運刀軌跡會轉變?yōu)橐粋€切割的軌跡,這樣刀身受到的沖擊力就被“卸”掉了,不容易側彎或者折斷;和直刀和反曲刀不同,舍施爾彎刀的這種切割效果基本上是在運刀過程中自然形成的,而直刀和反曲刀則需要“劃”上一刀才可以達到切割效果;在高速運動狀態(tài)下,時機瞬間即逝,根本沒有時間做多余的動作,這時候舍施爾彎刀切割的優(yōu)勢便被體現(xiàn)出來。雖然沒有厚重刀身帶來的強大慣性,但是加速度配合彎刀的切割效果,照樣可以給予目標很大的殺傷力;
此外,使用舍施爾彎刀在握持刀柄下方的鉤狀彎曲時,只需要腕部稍微向下,彎刀的刀尖便呈現(xiàn)成向前的姿態(tài),可以進行刺擊,這使得舍施爾彎刀在戰(zhàn)場上的使用更加靈活多樣。不過,訊使的彎刀在刀柄方面并沒有按照舍施爾彎刀來設計,而是采用了波蘭人的做法:
舍施爾彎刀的優(yōu)點使其在誕生后的數(shù)個世紀廣為流傳,成為各國效仿的對象,在15、16世紀,東到蒙古,西到土耳其,南到印度,北到東歐,都裝備了類似的彎刀形制。而在實戰(zhàn)中,波蘭人發(fā)現(xiàn)這種彎刀重心靠后,必須用刀身后部才能進行有力的格擋,而用刀身后部進行格擋又容易傷到手部,故而彎刀又被加上了護指,這樣一來近代騎兵軍刀(saber)正式成型。
此外,仔細對比會發(fā)現(xiàn),舍施爾彎刀的刀鐔為十字型,這其實是刀鐔與刀鞘之間的一個鎖閉機構,讓刀身與刀鞘更加緊密,以防止在顛簸的馬背上刀鞘松動。受到舍施爾彎刀影響的很多騎兵彎刀都有類似的設計。訊使并不是騎兵,所以他的彎刀沒有采用十字型刀鐔這種極具騎兵色彩的設計,而是改為了現(xiàn)代刀具的卡榫式鎖閉機構。

這期專欄差不多就這樣了。話說回來,仔細看角峰和訊使的身材,再看看銀老板,你們喀蘭貿易的男性成員怎么一個比一個色 情......
下期專欄還是謝拉格,也就是銀老板一家。我這段時期是真不想寫深海獵人了,我的san值都要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