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倒計時,吃它一口降溫10℃!


一到夏天,臺臺的命就是各類冰品續(xù)著的。明天就是小暑,還有5天即將入伏。這煩悶的天氣和逼人的溫度讓人苦不堪言,恨不得背著空調(diào)出行。

冰淇淋、冰沙、刨冰、冰飲、冰棍......哪怕只是看到冰字,都感覺渾身清涼好幾度,沒有冰這個夏天怎么活??!
一個熱知識,冰塊可不是近代才出現(xiàn)的。查看我國古人的吃冰史,大約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邦C冰也者,分冰以授大夫也”,據(jù)說冰塊是當(dāng)時“大夫”以上的公務(wù)員才能領(lǐng)取到的福利。

到了商周時期,大家就開始有了“冬季存冰”的習(xí)慣。先在冬季鑿取冰塊,放入冰窖中冷藏,等到盛夏再分發(fā)下去,甚至還增加了專門掌管冰塊的崗位。?

隨著時間推移,人們將冰塊和牛奶結(jié)合在一起,做成牛奶冰沙,取名為酥山,這也是最早的冰飲雛形。而到了元代,游牧民族會在冰酪中加入牛奶和水果,和今天我們吃的冰淇淋類似。

明清時期,冰塊已經(jīng)不是稀奇玩意兒,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提前蓄冰,到三伏天再取出來應(yīng)對酷暑。小販更是抓住商機,在集市上販賣涼水,或是做成其他冰品,種類豐富齊全。

年糕刨冰港式綿綿冰、臺灣紅豆刨冰、老上海刨冰、新疆酸奶刨冰、炒冰清補涼......臺臺仔細整理了好幾種刨冰冰沙,看看有沒有你的心頭愛~
01|老上海刨冰

在上海,即使再多網(wǎng)紅冰沙刨冰扎堆,老上海人只認(rèn)準(zhǔn)一種——最地道傳統(tǒng)的赤豆、綠豆刨冰。

和其他花里胡哨裝飾的刨冰不同。老上海刨冰外觀走的是樸素的路線,裝在透明杯子里,一杯一杯賣。

原先最傳統(tǒng)的老上海刨冰,是直接在顧客面前拿著不銹鋼容器挫冰的,那些粗粗剌剌的冰粒子匯集其中,壘成一個圓柱體,堆在不同口味的糖水上??上КF(xiàn)在為了節(jié)省時間,都換成了機器刨冰,少了以前的風(fēng)味。
而且老底子刨冰店,都是將刨冰盛在八角玻璃杯中,插上不銹鋼長柄勺,小時候的回憶都鎖在這個玻璃杯中。(現(xiàn)在有些上海老面館也會用這種杯子供應(yīng)刨冰)
“爺叔,來一杯赤豆刨冰。”拿到手先別急著喝,先用勺子或是吸管使勁往下戳,直至冰霜球變小,讓糖水和冰碴子融為一體。

舀上一勺冰碴子和小料,不論是清新解膩的綠豆還是甜糯可口的赤豆,混著冰沙一起吃,口感清爽,哈出來的氣都是冰絲絲的,不要太嗲哦~

色彩鮮艷的水果刨冰,里面用的水果大多是罐頭水果,裹挾著獨有的罐頭糖水味,給本身普通的刨冰更添甜蜜。
02|港式綿綿冰

一眾刨冰冰沙里,港式綿綿冰算是老網(wǎng)紅了,也是最早一批火起來的冰品。記得臺臺小時候,港式糖水還沒有那么普及,港式綿綿冰幾乎獨霸一方。?

之所以叫綿綿冰,是因為它的口感像棉花般入口即化、綿軟細膩,外形像“棉絮”般絲縷層疊,每一層中都像夾雜了空氣般蓬松。至于冰渣,根本不存在的。
綿綿冰的門檻也很高,那些看上去形似雪花,但是混著冰渣的雪花冰都是冒牌貨。一份完美的綿綿冰,必須是果汁、牛奶、冰塊混合在一起,最后打成雪花狀,保證每一口都是果味和奶味的混合。

水果,綿綿冰最好的搭檔。最經(jīng)典的必須提名芒果綿綿冰。雪白的綿綿冰上裹滿了芒果果醬,佐上切成塊狀的新鮮芒果,口感綿密,一入口就在唇齒間化為無形,只留冰爽在喉間。
除了芒果外,綿綿冰的口味多種多樣:榴蓮的、巧克力的、紅豆的、芝麻花生的、時令水果的,只要是你想得到的,幾乎都有?;^越多,價格也越高,現(xiàn)在一份綿綿冰的價格幾乎能賣到50元,些許離譜了。

因為含水量多,綿綿冰的融化速度也不是一般的快,一不留神就化成了液體。
03|臺式刨冰
其實真要追溯綿綿冰的歷史,臺式綿綿冰算是鼻祖了,除了常見的水果口味外,它把花生和黑芝麻也加了進來,開啟了香濃派的發(fā)展。

在口味上玩花樣還不夠,造型上也要獨樹一幟。比如火遍魔都的的怪物冰,樣子做得惟妙惟肖的。抹茶味的綿綿冰上頂著兩只用白巧克力做的大眼睛,倒讓人有些不忍心下口。

不過臺臺更欣賞臺式刨冰,份量大、輔料最為花俏,妥妥的古早味幸福。
“紅豆大紅豆芋頭,挫挫挫挫挫挫,你要加什么料哦。紅豆大紅豆芋頭綠豆粉園米苔目花生愛芋和鮮草,芋圓餛飩小湯圓清冰糖水牛奶冰?!迸_式刨冰更為直接,直接把配料唱進歌里。(不會有人沒聽過這首銼冰進行曲嘛,那真是時代的眼淚了)
臺式刨冰里缺少不了一勺煉乳,奶白色的煉乳順著冰碴子緩緩流下,配上現(xiàn)熬的紅豆和手搓芋圓,吃冰的幸福感怎么也藏不住。
04|新疆酸奶刨冰

有人開玩笑說:“沒吃過新疆酸奶刨冰,那你就等于沒吃過刨冰?!弊鳛樾陆κ驳貐^(qū)最常見的解暑飲料,它有個酷炫的名字——“沙朗多克”。
比起用機器出冰,新疆刨冰里的冰碴子可都是實打?qū)嵱门俚豆蜗碌?,動作講究唯快不破。
從一塊堅如磐石的冰塊化為一碗漂亮酥松的冰花,每塊冰塊經(jīng)歷了不少歷練。先在上一個冬天提前取好放進地窖冰凍,等到夏天再拿出來,鑿成冰花,才能解救被酷暑折磨的人們。?

光有冰花還不夠,酸奶和蜂蜜才是新疆刨冰里的靈魂角色。在冰花上舀上一勺用生牛乳發(fā)酵的酸奶,再加上一點甜蜜的蜂蜜,最后來次向上的拋甩,像極了食堂阿姨的“抖勺”,只有這樣的花式表演才能讓它充分融合,讓人直呼疆式topping名不虛傳。
新疆刨冰不能用“抿”來品嘗,直接吞,冰爽的口感中夾雜了些許酸甜,特別清爽。和那些動輒幾十塊的網(wǎng)紅冰比起,新疆街頭隨處可見,一碗7、8元的沙朗多克不親民嗎!
05|海南——炒冰清補涼

夏天的海南,是被清補涼包圍的。哪怕是刨冰和冰沙,也能和清補涼組成CP。

近幾年大火的炒冰清補涼,是以椰奶清補涼為底,再把椰奶和果汁的混合體炒成冰膏,蓋在小料上,比直接加冰淇凌球,口感多了一絲清爽。

香醇的椰奶、扎實的小料和新鮮的水果,三者碰撞在一起,每一口都是驚喜。

吃冰一時爽,一直吃冰一直爽,你們今年夏天都吃到了哪些好吃的冰品,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即使吃不到,光看看名字就能降溫!
文?| 豬弟
圖?| 鐘珩、劉思宇
部分圖源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