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國家隊”!湘潭大學牛逼,實至名歸!為湘潭大學打CALL?。?/h1>

“湘中靈秀千秋永,天下英雄一郡多”。
自古湖湘多才俊,而偉人故里湘潭,巨匠更是燦若星辰:晚清重臣曾國藩、文化名人齊白石、一代領袖毛澤東、開國元勛彭德懷、開國大將陳賡……這里山連衡岳、水接瀟湘,文脈悠悠、星漢燦爛,這里也生發(fā)出了樸拙倔強、生猛強悍的湖湘精神。
就在這樣的湘潭,一所“黑馬”高校蟄伏、蓄力、騰飛,走上了一條令人振奮的復興崛起之路,在短短40多年時間里兩度沖入“國家隊”,成為第二輪“雙一流”建設的新晉7所高校中,唯二兩所不在省會的高校之一。
她,就是湘潭大學(簡稱“湘大”)。

“計算湘軍”,榮耀歸來
湘江之濱,麓山腳下,偉人故里,一所由毛主席親筆題寫校名的大學于1958年橫空出世,一句“一定要把湘潭大學辦好”的殷切囑托為其快速成長埋下了種子。對于湘大人來說,這是一種囑托,更是一種使命。
雖然次年因故停辦,但1974年國務院即下發(fā)文件恢復湘潭大學。復校后的湘大,建在黃土坡,開在羊牯塘,在田間小路上、泥灰縱橫中開課教學。盡管生活條件艱苦,湘大人卻不甘落后、奮勇爭先,懷著滿腔熱情交出了一份冠絕全國高校的成績單。
1978年,湘大被確定為全國16所文理工綜合性重點大學之一。1981年,湘大便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上世紀80年代初,湘潭大學就有基礎數(shù)學、計算數(shù)學、概率論等3個碩士點獲批,全省獨有,全國領先。
而真正讓湘潭大學聲名遠播的,是其“計算湘軍”的赫赫威名。僅數(shù)學系(現(xiàn)名數(shù)學與計算科學學院)便在復校的40多年的時間里,培養(yǎng)出2名院士。
77級校友袁亞湘,前任中國科學院數(shù)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計算數(shù)學所所長,本科就讀于湘潭大學,后以滿分的成績師從計算數(shù)學界泰斗馮康院士。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5年當選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021年連任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副主席。他在信賴域法、擬牛頓方法、共軛梯度法、子空間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在非線性規(guī)劃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袁氏引理”。

81級校友周向宇,16歲考入湘潭大學數(shù)學系,25歲獲得博士學位。他解決了“擴充未來光管猜想”這一難題,被寫入史料性著作《二十世紀的數(shù)學大事》《數(shù)學的發(fā)展:1950-2000》,并因此而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03年擔任中國科學院數(shù)學研究所所長;201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8年當選為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曾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陳省身數(shù)學獎、陳嘉庚科學獎等殊榮,在基礎數(shù)學領域中深耕不輟,碩果累累。

有人說,中國計算數(shù)學被湘大人所壟斷。而周向宇院士言及任中科院數(shù)學所所長的工作時,開會碰到最多的就是湘大人。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終身教授、計算數(shù)學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許進超,前中國科學院數(shù)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院應用數(shù)學研究所所長曹道民,前中國科學院計算數(shù)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所長周愛輝……在計算數(shù)學界,湘潭大學早已華蓋亭亭,眾多杰出校友就是湘大實力的證明。
盡管先后抱憾落選“985工程”“211工程”、首輪“雙一流”建設工程,湘大人卻不甘落后、臥薪嘗膽,以樸拙、倔強的品格篤行不怠、厚積薄發(fā)。

2017年,湘潭大學數(shù)學學科入選ESI全球前1%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獲評B+;2019年,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20年,湘潭大學又牽頭組建首批13個國家應用數(shù)學中心之一的湖南應用數(shù)學中心,成為湖南數(shù)學界的第一個國家級平臺,承擔“智能導航及遙感數(shù)據(jù)高精度融合的數(shù)學方法”等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重點專項,為湘潭大學的數(shù)學豐碑再添偉績。
2022年2月14日,湘潭大學終于迎來了一場春暖花開:數(shù)學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偉人之托,躬身篤行,一座數(shù)學高峰,巍峨矗立!

群英薈萃,各顯其能
坐落偉人故里、浸潤紅色基因,湘潭大學自誕生之初便極負盛名,復校之后更是有著對標國內外頂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底氣。
早在復校之初,在國務院的支持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等近90所名校向湘潭大學輸送了622名優(yōu)秀教師。百校援建,群英薈萃,各顯其能。先進的教學課程,最前沿的教學理念,比肩國內一線高校的教學方式,百家爭鳴的學術風景,從這時起便在湘大深深扎根,也為湘潭大學各領域的厚積薄發(fā)奠基。

國內古典文學研究泰斗級學者姜書閣、羊春秋、蕭艾,支撐起湘大古典文學一片天空;數(shù)學學院李壽佛教授,培養(yǎng)了袁亞湘、周向宇兩位院士等一批有突出貢獻的“佛門弟子”;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尹世杰教授,培養(yǎng)了中國消費經濟學的第一批碩士;中國流變力學之父袁龍蔚教授,使湘潭大學獲得國內第一個流變學碩士學位授予權。
時任武漢大學哲學教研室主任的滄南教授,1977年奔赴湘潭大學,擔綱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毛澤東思想學術版塊。他提出并建構了“毛澤東方法學”這一全新研究領域,并使湘大成為全國第一所培養(yǎng)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生的高校。他兩次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教師,96歲仍打磨出《詩意中的毛澤東哲學》一書,以40多年的堅守與開拓,為湘大毛澤東思想研究做出巨大貢獻。

正是在一批信仰堅定、滿懷赤誠、學問高深的學者帶領下,湘潭大學以堅定步伐劈波斬浪,在多個領域綻放璀璨光芒。
不負“紅色血脈”之名,其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連續(xù)六年在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位居全國前10%。擁有國家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教育部與中央黨史研究室聯(lián)合共建的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等平臺,成為沖擊下一輪“雙一流”的排頭兵。
無愧“南方法學翹楚”之稱,其法學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B+之績。湘大是湖南省最早開展法學本科教育(1983年)、最早獲得法學碩士(1993年)和法學博士學位(2003年)授權點的高校,是中國南方法學陣地的一顆明珠。其信用風險管理與法律防控走在全國前列,2017年成立全國首家信用風險管理學院,首開信用法治人才培養(yǎng)之先河。
湘大人不僅錘煉出扎實的學術功底,服務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的步伐亦堅實有力。
“神舟十二號”艙外航天服、空間核心艙衛(wèi)生區(qū)子系統(tǒng)等多項空間站系列載人航天裝備的工業(yè)設計任務,都有湘大人的身影;深海采礦系統(tǒng)可靠性研究團隊參與研制的“鯤龍500”海底采礦車,亮相國家“十三五”科技創(chuàng)新成就展,成為我國深海開發(fā)的代表性科研成果;智能導航與遙感研究中心承擔研發(fā)的智能化改造的群枕式長鋼軌鋪軌機組,解決鐵路鋪軌施工關鍵難點,成為北斗定位技術運用于軌道交通施工機械設備智能化改造的典型案例。

經世致用,敢為人先。湘大人對自身的高標準、高要求,造就了湘潭大學的高起點、高發(fā)展,讓湘潭大學走在時代前列,引時代風氣之先。
云程發(fā)軔,筑夢韶峰
“大學之義,不僅在于有一批智推先覺、學啟后賢的名師,亦在于有一批探奧索微、窮流究源的學生。”
在名師先賢的影響下,一大批湘大人學成歸來,重返母校,代際更迭,接續(xù)鑄就湘大人才之輝煌。
78級校友黃云清,毅然回母校任教,成為湘大第一個博士,“幾類偏微分方程高效算法研究”項目榮獲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83級校友舒適,母校任教多年,始終耕耘教學一線,其所帶領的“計算數(shù)學”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他們編寫的《數(shù)值計算方法》成為“十一五”和“十二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為湘潭大學傳遞希望的火種。
為使拔尖人才脫穎而出,湘潭大學設立了數(shù)學類韶峰班,創(chuàng)新性地建立分層分流精準人才培養(yǎng)模式及相應的多層次教學體系,通過實施單獨招生和動態(tài)管理,學業(yè)導師和學術導師“雙導師制”,“小班化”教學、“個性化”培養(yǎng)、“協(xié)同化”育人等系列舉措,已入選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yǎng)計劃2.0基地。
如今,新一代“計算湘軍”活躍在全球算力競技場上,斬獲丘成桐新世界數(shù)學獎、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qū)域賽金獎。在2023年3月25日舉行的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數(shù)學競賽決賽中,湘大5名參賽選手獲得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獲獎率100%,成為湘潭大學嶄新的“金字招牌”。
2022年,湘潭大學被確定為全國55所實施“英才計劃”的高校之一。其中湖南高校僅4所,另外三所為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此外,2022年湘潭大學新增13個國家一流專業(yè)建設點,新增數(shù)量位居湖南省省屬高校首位。截至目前,湘潭大學共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41個、省級15個,一流專業(yè)數(shù)占年度招生專業(yè)數(shù)的比例達74%。

2023年2月,湘潭大學再次實現(xiàn)國家級平臺的重大突破——“數(shù)學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基地”成功入選2023年度“高等學校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計劃”(“111 計劃”)名單,成為獲批的首個國家級引智平臺,學?!半p一流”建設再次取得標志性進展!
值得一提,在2018年湘大的60周年校慶時,為了匯聚更多高層次人才,把自家的教育品牌做出去,湘潭大學附屬附屬實驗學校(小學、初中和高中一體12年制),就此應運而生,由湘潭大學和湘潭市人民政府共建、長沙市一中全面引領與支持的湘潭市直屬12年一貫制公辦學校,旨在加強“英才計劃”與“拔尖計劃”的有效銜接和融合發(fā)展,嚴把“英才計劃”學生的入口關、培養(yǎng)關、出口關,著力培養(yǎng)“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
一入三拱門,終身湘大人。三道相互連接卻又上不封頂?shù)墓靶伍T組成的校門建筑形象,成為湘潭大學的?;罩黧w,也是每個湘大人揮之不去的情結。

有人說,它像漢字“山”,意味著不斷進取、勇登高峰;有人說,它像漢字“人”,三人成眾,眾志成城。它似乎代表著湘大文、理、工的連接,代表著德、智、體全面發(fā)展,而每一道門都等待著莘莘學子來開啟知識的殿堂,每一個開放的拱頂意味著上下通達學習、求索永無止境。
它是湘大的一個記憶符號,一種精神象征,更像是湘潭大學復興崛起之路的縮影。敢為人先、兼收并蓄,奮勇向前,永不止步。風正時濟,自當破浪前行,期待湘潭大學在“雙一流”序列中,搶抓機遇、趁勢而上,再譜輝煌篇章?。ㄎ恼聛碓矗很浛平ㄐ#?/p>
湘潭大學附屬實驗學校#中鐵和著蓮城旁#湘潭大學城
湘潭大學附屬實驗學校#中鐵和著蓮城旁#湘潭大學城
?
湘潭大學附屬實驗學校#中鐵和著蓮城旁#湘潭大學城
?
湘潭大學附屬實驗學校#中鐵和著蓮城旁#湘潭大學城
?
湘潭大學附屬實驗學校#中鐵和著蓮城旁#湘潭大學城
?
湘潭大學附屬實驗學校#中鐵和著蓮城旁#湘潭大學城
?
湘潭大學附屬實驗學校#中鐵和著蓮城旁#湘潭大學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