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又酸又澀的檸檬釀成美味的檸檬汁
人生經(jīng)常會遇到修行時刻。比如剛才寫文章,構(gòu)思閱讀寫作,花了半個多小時,寫作軟件卻出了問題,一點沒有保存成功,全部刪除了。
我一瞬間感覺有些抓狂和崩潰,我把這種卡殼,感到困難的時刻,叫做修行時刻??赡苁莿e人訓斥,我感到不開心,可能是自己做錯事感覺難受,也可能是寫了半個小時的內(nèi)容突然發(fā)現(xiàn)沒保存成功。

修行時刻,大概是遇到困難,遇到危機,遇到問題,我感覺自己被卡住了,內(nèi)心的情緒沖上腦門。
我會怎樣度過這些修行時刻,這決定了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這一次是怎么度過的呢?
原本寫的內(nèi)容是,關(guān)于認知行為療法的一些看法感受和那一刻的思考?,F(xiàn)在好像沒辦法百分百還原出之前寫的內(nèi)容,我再感覺懊惱和憤怒的同時,在想這一刻是不是也是值得記錄的?
于是把這個修行時刻記錄下來了,很多時候,有的人痛苦就只是痛苦,但是有的人可以把痛苦記錄下來寫成段子,創(chuàng)作成作品,這樣痛苦好像就變得值得了。
自己會對痛苦有一些解釋,比如都是他不好,都是這個世界不好,都是我不好,所以才會導致這個事情不順利或痛苦。
這些解釋不斷積累,隨著成長不斷變化,慢慢變成了信念。比如這個社會很險惡,人對人像狼,我就是命苦等。
這些解釋和認知,時間長了會變成抑郁。而針對抑郁,一個非常好的方式是認知行為療法。寫到這里,終于引出了主題。
我發(fā)現(xiàn),我的寫作在變得高級。用自己做案例一點點的引出主題。一步一步慢慢來,回到我真正想表達的內(nèi)容。我覺得自己好棒,中午可以獎勵一下。

20世紀60年代,有位貝克教授,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做臨床心理學教授,有深厚的精神分析基礎,在此基礎上,針對抑郁,她發(fā)現(xiàn):
痛苦的負性的認知,主要是信念和思維,是抑郁癥最重要的特點。并針對這一特點設定了設計了一套短程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對抑郁思維進行現(xiàn)實檢驗。
這是一種結(jié)構(gòu)化的、短程的、著眼于現(xiàn)在的針對抑郁癥的心理治療,用來解決當前問題,并矯正功能不良(不正確或沒有幫助)的想法和行為。
拆解一下定義,首先結(jié)構(gòu)化的,結(jié)構(gòu)化,一聽就很現(xiàn)代,對標精神分析,是之后的。近代有很多不同的哲學和思考,比如說喬治凱利、阿德勒、艾利斯、班杜拉等。
哲學的發(fā)展,現(xiàn)代的進步,產(chǎn)生了很多新的觀念和方法。進入心理學,就誕生了認知行為療法。通過改變想法和信念系統(tǒng),帶來情緒和行為上的持久改變。
第二個關(guān)鍵詞短程。這也是對標精神分析的,如果你見一位精神分析流派的咨詢師,他有很可能會給一個長達幾年的治療方案。
而認知行為療法,一般情況下幾個月或一年就會有很好的效果。療程短見效快,是這個流派一個典型的特征。

最后一個關(guān)鍵詞是著眼于現(xiàn)在。舉個例子,如果你不小心掉到坑里了,就這個事情去見心理咨詢師,不同流派會用完全不同的方法。
精神分析學派的心理咨詢師,他可能會陪你一起反思,這次掉坑跟小時候媽媽打你屁股那次有沒有什么內(nèi)在聯(lián)系?
人本主義學派的心理咨詢師,可能會和你一起坐在坑里,暢想將來出坑后的美好生活。用共情的耐心陪你一起走過這段時光不愉快的歲月。
認知行為療法的咨詢師,可能會和你一起思考想法和信念,陪你在坑里,想是有個梯子,還是用個繩子更好?
不同流派的側(cè)重點不一樣,精神分析更多側(cè)重過去,人本主義更多側(cè)重未來,而認知行為療法更多專注于當下,不杞人憂天。
這些方法都有用,都挺好。世界上的方式千千萬萬,要用哪一種取決于個人的想法,環(huán)境的適合,來訪的狀態(tài)。
就像我剛才遇到刪除的修行時刻,在那個難受的節(jié)點,我該怎么做呢?我是怎么做的呢?我該盡快走出不愉快的時刻,盡快恢復平穩(wěn),寧靜的心態(tài)。

首先我覺察到了那一刻,我有強烈的情緒,很憤怒,抓狂。接下來我產(chǎn)生了一個念頭,我能不能把這一刻糟糕的情緒記錄下來了?
當然可以呀,不斷反思,把負面的情緒變成文章的素材,成長的養(yǎng)料。我在用心,用智慧把又酸又澀的檸檬釀成美味的檸檬汁。
這一刻帶來的成就感,真的無法言喻,感覺很好。每當我寫完文章,我就會感覺自己很好,做一點小努力,對自己很滿意。
謝謝你的欣賞,歡迎留言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