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北大青鳥Python:我走出了心理困境

-
by董同學:一階段學習感悟
-
斯科特·派克說,“人生是一連串難題,是一個不斷面對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焙迷谖覀兊娜松事菪较蚯?,沒有解決的問題會被我們重復遇到,來昆明北大青鳥Python培訓,是我遇到的很好的一次改變時機。
-
我想要學習python已經(jīng)很久了。之前拖延了好久都沒有行動起來,單純地歸咎于“懶”是很容易的,可是這并沒有為進一步行動提供任何有效幫助。我一直在思索這件事情。
-
首先是我的“畏難”情緒。人在處理事情上總習慣于避重就輕,也就是“逃避”,它是無意識發(fā)生的,我們卻深受其害而不知,這也是自學比較困難的一個原因。
-
回想起高中時,我物理和化學學得比較差,我甚至總結出每次考試都會失誤的知識點,只要把這些知識點掌握,就可以把成績向上提升一個水平。對,我頭腦中全部都知道,但就是沒有去做這些事情,我在“逃避”。
-
可是,“人生本就是苦難重重”,楊絳先生也說“人生實苦”。想象我們一生順遂而輕松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逃避無法解決問題,只能失去合適的時機,最終積重難返。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那就再勇敢一點吧!
-
從我的學習習慣上講,我是一個很容易陷入細節(jié)的解構主義者。本來在一個框架的引導下向前走著,可是路途中會不斷分叉,每一個觀點、詞語深究下去背后都是一個宏大的知識體系,由于我總是不斷旁生枝節(jié),便向著叢林更深處邁進,接著就會從一個主題跳到另一個主題,最終不知道去到哪里。
-
這樣做的問題在于兩點,一是過于關注細節(jié)而無法獲得全貌,過于解構而無法整合;二是精力和時間有限,這樣不斷向分叉的小路行進總會使我最終疲憊不堪。
-
老師告訴我們:“什么重要,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才是解決之道“。帶著目的性去獲取知識與知識漫游完全是兩件事情,前者需要在整體框架下盡快獲取基本概念和之間的連接,過于細節(jié)和瑣碎的知識不要也罷。教材也很重要,昆明北大青鳥的教材脈絡結構清晰,例子相對簡單,講解異常詳細甚至到啰嗦的地步。
-
希望我寫出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反思,一方面可以督促自己思考,一方面也能給讀者帶來些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