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就是沖天一喊》是怎么“喊”的?
昨天看完《活著就是沖天一喊》的前17章以后,一直沒有找到作者陳年喜的“喊”,每一個故事的調(diào)性給人感覺都是十分平靜,甚至是克制。
在第27章,陳年喜給出了答案:
我盡可能表現(xiàn)得冷靜一些,試圖用冷靜抵達(dá)客觀。愛恨情仇與思想,盡可能深藏期間。

陳年喜在開篇2個章節(jié)的結(jié)尾,各用到了一次“隱喻”這個詞,或許這就是陳年喜想要給讀者呈現(xiàn)的,做一個記錄者,不摻雜情緒,只記錄事實。至于意義,則在閱讀者、看見者的心中。
礦工受傷沒人管,陳年喜沒有去說工頭沒良心,礦工不小心,而是,將過程一字一句的記錄下來。
逐利者將樹皮全部剝?nèi)?,甚至為了拿到一些私人的樹皮,用一些不道德的手段,陳年喜沒有對任何一方有所偏袒,而是,記錄下來。
陳年喜所做的,就是向讀者傳達(dá)一個真相,哪怕這個真相不合邏輯,不講道理,但它就是發(fā)生了。
這就是陳年喜的“沖天一喊”,很“安靜”的一喊。
《活著就是沖天一喊》按順序分別講述陳年喜礦工生涯遇到的人和事、家人的大小事、村子周邊的大小事。
每個故事的長短篇幅不一,或者幾百字,或者幾千字,但這些故事的共同點是:它們是真實的,盡量不摻雜作者本人的主觀情感的真實。
跟隨著陳年喜的文字,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我們從未見到過的世界,另一個真實的世界。
這本書能夠成為得到選出的能解釋當(dāng)下中國的年度書單的top10,我認(rèn)為并不是它本身的優(yōu)秀能和其他九部作品相比,而是當(dāng)下的大環(huán)境下,人們的意識在覺醒,人們需要真實,而不是那些美化后的故事。
就像《人世間》《人民的名義》《覺醒年代》《開端》等反應(yīng)較為真實的電視劇突然大火一樣,這才是人們想看到的作品。
而《活著就是沖天一喊》就是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被多數(shù)人選擇的一部作品。就因為它的真實,它給讀者展現(xiàn)了一個有一個一般情況下在影視劇上看不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