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EV和Model 3,誰能剎住車?
作為新能源汽車兩款熱門車型,比亞迪漢EV和特斯拉Model 3一直是大家熱議的對象。前段時間,特斯拉官宣Model 3標準續(xù)航升級版的價格下調(diào)至23.59萬,比亞迪漢EV則加推了NEDC續(xù)航里程506km的標準續(xù)航版豪華型,漢EV全系最低價格下探至20.98萬,一波降價操作讓兩款車型再度正面交鋒。
由于電動汽車自身的特性,不同的踏板模式設定會帶來與傳統(tǒng)燃油車不一樣的體驗,這也是大部分消費者在選車時較為關注的點。今天,我們就圍繞著漢EV和Model 3,從踏板模式的設定,試著分析一下兩家廠商對于造車安全的底層邏輯,作為家用轎車,安全性毫無疑問是第一考量因素。
?所謂的單/雙踏板模式究竟是什么?
需要明確的是,不管是哪種模式,車輛上仍舊保留著兩個踏板,即制動踏板和加速踏板。
單踏板模式,就是駕駛者在特定工況下,通過單一踏板(加速踏板)來實現(xiàn)車輛的加減速,和接近剎停等操作。雙踏板模式,則是通過兩個踏板來操控汽車,用加速踏板完成起步、加速的操作,用制動踏板完成減速、剎停的操作,與傳統(tǒng)燃油車基本一致。

之所以在電動汽車上有明顯的單、雙踏板模式之分,主要歸因于電動汽車的一項特殊技術——動能回收。簡單來說,動能回收就是讓電動汽車在減速時將動能轉化成電能,再將這部分電能回充到電池,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強續(xù)航表現(xiàn)的技術。

?雙踏板模式下,雖然松開電門后會有一定的能量回收,但若想達到良好的制動效果與回收效果,駕駛者仍需要踩剎車踏板,這帶來的是與油車幾乎一致的駕駛邏輯與平順的駕駛體驗;而單踏板模式下,當駕駛者松開電門后,汽車就會自動減速來回收動能,其制動效果甚至可以滿足一部分減速工況,可當駕駛員無法很好適應的話,車開起來便會是“一頓一頓”的狀態(tài)。
比亞迪漢EV屬于前者,而特斯拉Model 3屬于后者。

單/雙踏板,只是選擇一種駕駛習慣嗎?
自汽車誕生開始,兩個踏板的功能就被清晰地界定著,油門踏板管加速,剎車踏板管減速。而特斯拉的單踏板模式,相當于給加速踏板賦予了制動功能,這讓本來清晰的功能界定一下子變得模糊了起來。
清研華科新能源研究院增材研發(fā)中心主任張抗抗曾就此發(fā)表觀點,對整個司機群體來說,單踏板模式背后的安全隱患并非與駕駛員熟練與否相關,而是取決于在極端偶然情況下誤操作發(fā)生的概率,尤其是在駕駛習慣遷移時期。

?當駕駛員適應了單踏板模式后,使用加速踏板的時間也會隨之相應增加,用戶一旦習慣在更多情況下只使用加速踏板來進行制動操作,便有可能形成新的肌肉記憶,在遇到緊急情況時,無論是遵循新的肌肉記憶一腳踩下加速踏板,還是說在新舊肌肉記憶間猶豫不定,從而錯過最佳制動時間,誤操作發(fā)生的概率都會大大增加,后果不堪設想。
據(jù)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曾對246例特斯拉失控加速事件進行了調(diào)查,調(diào)查報告顯示,246個案例全部都是踩錯踏板造成的??梢?,單踏板的模式,在緊急情況下更容易發(fā)生事故。

模式的推廣,是否應該保留用戶選擇的權力?
如今,動能回收幾乎是市面上主流電動汽車的標配功能,無論是單踏板模式還是雙踏板模式,他們都是實現(xiàn)電動汽車動能回收的方式。單踏板模式的最終目的也只是為了增加動能回收量、提高汽車能耗效率、提升續(xù)航表現(xiàn),并不是要靠它來實現(xiàn)制動剎車。
雖然單踏板模式也存在與許多車型的系統(tǒng)中,但是大部分都處于默認關閉的狀態(tài),或是駕駛員有權限在符合駕駛條件和安全的前提下,自主選擇打開和調(diào)節(jié)制動力的大小,比亞迪漢EV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
漢EV的動能回收是通過雙踏板來共同實現(xiàn)的,其能量回饋強度也有兩檔可調(diào)(標準、較大)。駕駛過漢EV的朋友應該深有體會,即使在較大回饋力度下,漢EV在駕駛體驗上與傳統(tǒng)燃油車并無差別,可以讓駕駛員在不改變駕駛習慣和保證駕駛安全的前提下,實現(xiàn)和單踏板模式幾乎相同的能量回收效果。

然而,特斯拉Model 3卻“反向操作”,取消了“能量回收制動”的調(diào)節(jié)選項。據(jù)了解,Model 3默認能量回饋力度為最強,這也就讓Model 3成為網(wǎng)友口中的“單踏板模式”。

大部分網(wǎng)友對于這一操作是持反對態(tài)度的,認為這樣的模式簡直“反人類”,操作難的同時還大大增加了安全隱患,就連特斯拉的車主們也時時發(fā)聲,希望可以將動能回收的調(diào)節(jié)權限還給他們。
目前,單踏板模式作為一項運用于家用車領域的新技術,仍有不斷完善的空間。汽車工業(yè)歷經(jīng)百年的發(fā)展,從原先的三踏板變成了今天的遍地雙踏板,未來是否真的會發(fā)展到單踏板時代?這誰也下不了定論。
畢竟,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用戶真正關心的,是落到實處的安全,一絲一毫都不能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