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冊里的那些生活故事和車(四)
我估摸著這個系列以后應該全是拍車的了




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本田工廠要比我想象的組裝的歷史久遠的多,大部分的雅閣車型這里都有組裝過。












說來大棕熊當年也在國內蠻火的,最近逐漸也淡出視線了,斯柯達在國內的銷售策略問題很大,非要把自己搞成比大眾高級的牌子,但是配置又明顯不如大眾。











馬自達2三廂版這個車其實很少見,日本目前這款車導入的車型全部為教練車,要啥配置啥沒有,但是有個6氣囊,考試車也是這個車,還是地板踏板,屬實是讓學員從一開始就be a driver了。















不管大家怎么叫捷尼賽思,我還是習慣于叫捷恩斯了,不好改口。








































當時我記得很清楚,最早2019年12月的時候,我室友在A島看到了一些關于covid的消息,于是他們喊我搜推特,我打開倒是也看到了不少消息,但是那時候完全不當回事兒,因為要考雅思還要考期末考試,哪有功夫研究這玩意兒?
后來逐漸的新聞里呈現出來的情況也愈發(fā)的緊急,我在小年過后就帶上了口罩,但當時我還愿意傾向于認為這只是一種過分的腦補造成的恐懼,家里人也大多沒有發(fā)覺問題的嚴重性。
后來在臘月28的時候,去采購過年所需的食材的時候,我開車正好路過藥店,進去想買點醫(yī)用口罩,很顯然,那時候別說是醫(yī)用口罩了,就連無紡布口罩都沒有貨,跑了十來家藥房都是這樣的情況,這時候我和家里人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也就是從這個年開始,今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大家的生活或者說甚至命運的齒輪,都發(fā)生了轉動,指向了一個和以往我們預想截然不同的道路。





也就是在這一天之后,我們那的小區(qū)基本上可以自由的外出采購物資了,我也終于不用在小區(qū)里每天研究停著的車了。
剩下的部分,下一期我再發(fā)吧。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