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實世界真的有少女前線里的遺跡會怎樣?

最近有人向我提及有關遺跡的事,說是現實世界真的有遺跡存在的話會發(fā)生什么。所以我就按照個人推測和世界觀的劇情來解釋一切了。

首先,遺跡在哪里呢?
除了兔子有北蘭島遺跡之外,大毛有通古斯河遺跡,位于西伯利亞揚斯克11的Okb-456,位于烏克蘭的Okb-37,位于北極圈冰蓋下的Okb-10,位于伏爾加河畔卡普斯京亞爾的Okb-88和位于擇捉島的Okb-115。其中以位于揚斯克11的Okb-456和位于北極圈冰蓋下的Okb-10。鷹醬則是位于南極冰架麥克默多考察站的D-1,位于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的D-2,位于加利福尼亞州中國湖的D-51和位于懷俄明州沃倫的D-9。
(至于約翰牛和高盧雞等其他國家我好像沒有發(fā)現一些資料,如果有的話請在評論區(qū)回復。)
然后,遺跡科技投入到我們的社會中會有什么影響呢?
1.民用
涉及到民用工業(yè)的各方面領域。僅作者推測,如強大的高速計算機、能降低成本的可控核聚變、高端人工智能、化工、原材料工業(yè)和航天等高新技術,以及NGA論壇上猜測的時空穿越技術。
2.軍用
常規(guī)武器的話,各軍種的武器裝備都應用了一些遺跡技術。尤其是有關材料學和各種設計以及電子技術的應用。
在遺跡中挖掘出的機械單位殘骸被運回了本土,在這些殘骸的基礎上,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成立了著名的溴工廠。之后誕生的U-2、SR-71、F-117、F-22、F/A-00基本上都是出自于對這些殘骸的研究和反向測繪。
在冷戰(zhàn)高峰時期,鷹醬在遺跡技術上鼓弄出新型航空發(fā)動機,而毛熊則是在遺跡技術上搞出類似于大蘑菇威力的武器……(所幸毛熊是瘋子但不是傻子)
而毛熊的梭魚和鷹醬的坍塌氣體的出現,便是冷戰(zhàn)高峰期間的博弈產物。以下是坍塌氣體的描述:
玻璃實驗房內,一名被實驗者被固定于手術床上,實驗房上方逐漸由黃色氣體進入,實驗者沒有什么異常,黃色氣體逐漸開始液化,玻璃實驗房內壁上出現淡黃色液珠,實驗者開始慘叫,其皮膚開始被液體所侵蝕,這并不類似于任何一種強酸所產生的溶解,液體看起來是直接將實驗者皮膚從骨上剝離,好像其被看不見的東西所吃掉了一般。
這是在D9貝塔-祖瑪所進行的第一次試驗,我們最早在遺跡地下接觸到這種聚合體的時候便是氣體,在提取試驗后,我們發(fā)現它幾乎無法被物理液化,只有當它接觸到有機物時,才會自行液化,侵蝕接觸到的有機物,有機物侵蝕結束后,又會自行恢復成氣態(tài),在這次試驗中,玻璃實驗房內唯一暴露的有機物是被實驗者本人,在與黃色液體接觸后,自身的皮膚組織開始溶解,整個溶解過程約為300秒。
而毛熊的梭魚很可能是類似于戰(zhàn)術戰(zhàn)略導彈或者是無法解釋的事物,在偏振光提到有關梭魚的這一兵器的描述。
哈維爾:之前我曾告訴過你這里曾經有過梭魚節(jié)點,而這個節(jié)點正是被運送到萊科的鐵血工廠的那一顆,最后又被你在貝萊貝萊德回收。 ????????
這個基地本身是波羅的海艦隊潛艇兵的戰(zhàn)略航母港之一,這里曾經儲藏了整個波羅的海艦隊為了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準備的梭魚。 ????????
然而這座基地真正危險的并不是梭魚那些武器,而是最底層的某個設施——我們知道它被稱為【海星】。 ????????
梭魚的啟動必須依靠“遺跡”本身的信號觸發(fā),為了遠超啟動這些武器,舊蘇聯架設了OGAS網絡傳遞塔沙巴爾-B“遺跡”的三進制信號。
我不知道梭魚到底是什么原理運作的,除了內部構造上更接近機械之外,還有一大堆先進到我目前無法使用分析手段解釋原理和材料什么的。
在小說提到《The Colder War》梭魚的原型“仆役”。這一還原過程應該非常高效:在開伯爾山口的行動中,“梭魚”先后受到了包括但不限于AK74突擊步槍、60/80mm迫擊炮、反坦克火箭筒(沒有明確說明,也許是RPG)105毫米炮的直接打擊,但整個過程中“梭魚”毫發(fā)無傷。這就表明其單質的還原過程速度以微秒計,并且效率之高可以將超音速飛行的彈頭/破片在短距離內完全分解成金屬單質粉末,從而抵消掉火藥動能類武器的殺傷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梭魚”作為人類第一種基于遺跡技術研發(fā)、具有充分的戰(zhàn)略價值的兵器,卻沒有相關資料表示其參與了第一次南極戰(zhàn)爭——考慮到當時羅克薩特聯兵敗如山倒的情況,“梭魚”恐怕是當時唯一一個能和南極聯邦正面對抗的武器。這不禁讓人浮想聯翩。
還有的就是冷戰(zhàn)中開發(fā)遺跡里面的抗坍場粒子云和塌縮輻射的三防和抗干擾技術應用到民用領域和軍用領域,軍用的話就是低成本高效普及加裝抗塌縮輻射的防護服和設備,民用的話就是在污染區(qū)里開發(fā)工業(yè)設施和礦產的同時利用護盾和一些防護設備保護開發(fā)區(qū)。(可能要防被感染動物光顧和競爭對手的搞事)
在考慮武器和防護開發(fā)的同時,鷹醬和毛熊在冷戰(zhàn)后期研發(fā)出的EILD疫苗以及后來的抗EILD基因改良,就是針對各種坍縮輻射污染事故和復雜戰(zhàn)場的醫(yī)療。(我終于知道指揮官是怎么在坍塌液爆炸中活下來了。)
然后說了那么多,你們可能會想小國開發(fā)遺跡怎么辦?
大流氓不會管制嗎?會,如同蘑菇也會被編號好管制其流動,因為控制權和按鈕都是大流氓管理的。(黨費-3的發(fā)射按鈕還在某兔手中)
永遠不要低估黑市,因為你也不知道會不會商人的背后是一個國家。 但是小國終究是小國,其實力終究不如大國,別想狼從虎口硬奪食。
科研方面,能夠開發(fā)到遺跡的國家基本是五大流氓和發(fā)達國家水平,只有他們才有開發(fā)遺跡的能力。小國想要搞這玩意要做好被大國情報機構發(fā)現并趁虛而入的風險,以及……你根本沒這么強的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