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李紅梅詩歌精選
路
文|李紅梅
攝影/湯鴻彬

挽著萬水千山
鋪開光陰的脈絡
路,是一條條等待
書寫著人類無法企及的地老天荒

啟程比到達更貼近勇氣
每一雙腳印呼應一盞星光
風帶不走的,都留在路上
途中收集的鳥鳴
終究折疊在歲月的信箋里
而認真走過的每一步
都刻下了比腳印更深的喜悅

云中有多少寄托
腳下就有多少綿延
腳步丈量的,不是路有多長
而是夢有多長

比路更遠的
是心中的鋪陳
穿過故事的拐角
一直延伸到言語不能抵達的地方
無需終點

佳作賞析(山高林密):
東北,一個內(nèi)涵豐富的地緣概念,讓詩人擁有了剛烈豪放的詩情。讀李紅梅老師的《路》這首現(xiàn)代詩,總有一種渾樸厚重的詩意交響在字里行間回蕩。這是詩人情懷與理想的深度融合,她以生命中潛藏的藝術(shù)筆墨,發(fā)出了昭示人生理想的絕唱。這是一首極具個性,極有才華的詩作。

第一節(jié):開篇詩人以路的描寫,弘揚詩的正道,昭示出一種詩創(chuàng)的精神力量。詩人寫道“挽著萬水千山/鋪開光陰的脈絡/路、是一條條等待書寫著人類無法企及的地老天荒/”。詩人筆下的路,與她的理想和詩歌創(chuàng)作聯(lián)系在一起,則是再貼切再形象不過了。每個讀者都可以就詩歌與內(nèi)容的關(guān)系做豐富的聯(lián)想和解讀。在這物欲橫流的時代,每個人都在不同的路上行走,而詩人選擇的路,始終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堅持走詩歌創(chuàng)作的理想之路,這是一條文化與精神發(fā)展的文明之路,也是一條真善美的靈魂之路。

第二節(jié):詩人重點描寫路途行走的艱辛與磨礪,抒發(fā)了其中的收獲和喜悅之情。面對各種搖動凡心的誘惑,精神追求與文化弘揚日漸消沉低迷,總要有人堅守在靈魂的高地,保持精神的高度。詩人寫道“啟程比到達更貼近勇氣/每一雙腳印呼應一盞星光/風帶不走的/都留在路上/途中收集的鳥鳴/終究折疊在歲月的信箋里/而認真走過的每一步/都刻下了比腳印更深的喜悅/”。不難看出詩人獨守其道,在八面來風之中把住一桿信仰的旗幟,卓然而立。

第三節(jié):詩人以良知和敏銳的洞察力,正視路途行走的生存環(huán)境,從而進一步探究自然的內(nèi)在規(guī)律和夢的有機聯(lián)系。表現(xiàn)了對理想追求的深層思考?!霸浦杏卸嗌偌耐?腳下就有多少綿延/腳步丈量的、不是路有多長/而是夢有多長/”。詩人立足現(xiàn)在,矚目未來,緊緊圍繞路的意象渲染夢的主題,去開掘靈魂的宏奧。

第四節(jié):是有思想、有見地、有藝術(shù)含量的結(jié)尾,詩人表達了力透紙背的文化追思和理想之夢的透視?!氨嚷犯h的/是心中的鋪陳/穿過故事的拐角/一直延伸到言語不能抵達的地方/無需終點/”。思維的鋪陳要比路遠,能抵達語言無法抵達的地方,而且這種思維一直在延伸。抒寫了理想的大情懷,通過路與夢的深切反思,表達了作品的深邃意境。

整首作品視野開闊、想象遼遠,情感起伏跌宕,節(jié)奏張弛有度。語言優(yōu)美流暢,以宣敘的方式描寫和抒情,時而自然流淌,時而激越奔騰。而詩的主題表達則是多向度思維的體現(xi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