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的《心》
《心》,是一部講述了青年人面對人際關(guān)系時的內(nèi)心的一部小說。他的作者夏目漱石,日本近代文學史上的“國民大作家”,在他即將離世時創(chuàng)作了這部看似簡單清新但卻讓我們對人際關(guān)系、對社會道德有所思考的作品。 故事的前兩篇主要是講述了大學生“我”,遇到了一位怪異的先生,他對社會與人心都有許多奇特的評價,“我”自然是很喜歡他的獨特,喜歡與他交流,甚至超過了生活多年的父親。而在一次“我”回家探望重病的父親時,先生給“我”寄來了厚厚的遺書,這也是小說的最后一篇。遺書中講述了他前半生:早年被叔叔騙去家父遺產(chǎn)的先生,喜歡上了他在東京寄宿的家庭中的小姐;而他的朋友K,一位正在事業(yè)和道德上迷茫的青年也喜歡上了小姐。先生假意幫助K的情感道路,但卻又率先一步與小姐訂婚,這也導致了K的自殺和先生一輩子的內(nèi)疚與自責。 這本書很短,你很快就能讀完它,但它的意蘊卻很濃厚。別人家的月亮是不是更圓?人為了愛情能到什么地步?不持久的善意算是善意嗎?青年的注意力是不是就是不集中的?讀完這本小說,你可能會對以上與我們的青春緊密相關(guān)的問題有更深的思考。同樣的,對書中人物的心理想法的分析也會讓你明明不解卻又饒有趣味。 在暑假,我也將花更多時間
對《心》這本書投稿更多我對其中人物、情節(jié)和主題的探究,以及我對其中價值觀的理解。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