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老子道德經(jīng)注》第二十四章翻譯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l?企者不立,
王弼:物尚進(jìn)則失安,故曰“企者不立”。
譯文:萬物崇尚榮利就會失去安定,所以踮起腳的人站不穩(wěn)。
l?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
王弼:不自見,則其明全也。
譯文:不自我表現(xiàn),才能被顯明。
l?自是者不彰,
王弼:不自是,則其是彰也。
譯文:不自以為是,才會被表彰。
l?自伐者無功,
王弼:不自伐,則其功有也。
譯文:不自我夸耀,功勞才能被認(rèn)可。
l?自矜者不長。
王弼:不自矜,則其德長也。
譯文:不自負(fù)自大,德行才能提升。
l?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
王弼:其唯于道而論之,若郤至之行,盛饌之馀也。本雖美,更可薉也。本雖有功而自伐之,故更為肬贅者也。
譯文:以上如果從道的角度來分析,那就像郤至的行為,是過于豐盛的酒食。本來的樣子就很好,但過多了就會讓人厭惡。本來是有功勞的,然而卻自我夸耀,所以就像人身上多余無用的肉瘤。
l?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也。
王弼:無。
譯文:這些行為令人厭惡,得道之人是不會這么做的。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