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之盟,歷史上真的存在嗎(六)
金匱之盟,歷史上真的存在嗎(六)
金匱之盟大結局。趙光義把可能搶自己皇位的人都肅清了!總算是長出了一口氣!可是突然他腦海里以最快的速度閃過一個念頭,想起一個人,誰???原宰相趙普!想起趙普趙光義冷汗冒出來了……
為什么趙光義冒汗?他想起想當年杜太后臨死前招趙匡胤和趙普進宮的事來了!自己總認為杜太后臨死前會說什么?可是自己通過多個渠道打聽均一無所獲!后來,自己又找趙普,套趙普的話,兩次找他他都一套詞兒:
杜太后好人,養(yǎng)你們不易……
自己都聽煩了!現(xiàn)如今,自己當皇帝了!杜太后遺言的事兒有沒有呢?趙光義心想,按理說,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皇帝了,有沒有這個遺言無所謂,反正我說了算了!可是,趙光義又想到,一旦真有這事兒,遺詔上要是寫的不是我,而是寫的其他的人,德昭,德芳,趙廷美……那可就麻煩了!本來我當皇帝大家就有所懷疑,真要是趙普在把遺詔公布于眾,上面寫的傳位的再不是我,我勒個去!那就壞了!自己的江山也做不安穩(wěn)啊!這件事得及早處理!對于趙普,自己怎么處理呢?
可能咱們有的朋友會給趙光義出主意,殺了趙普不就結了嗎?畢竟只有死人才是最安全的!德昭,德芳,趙廷美都死了,還差他一個趙普嗎?話雖如此,趙光義不能那么做!為什么?因為趙匡胤的勒石三戒,其中有一條,就是不能殺文人!文人在宋朝可以說在中國歷史上是最受優(yōu)待的!貶官、降職都可以!就是不能殺!所以趙光義有點為難!
趙光義只得指使文武百官想辦法擠兌趙普!趙普現(xiàn)在日子不好過,趙匡胤在的時候,由于趙普專權,被趙匡胤貶官,調出京師,任河陽三城節(jié)度使!趙普就不平衡,總想著自己有朝一日東山再起!可是趙光義登基了,趙普這心涼了!因為他和趙光義本身就不對付!趙匡胤在的時候,趙普看不慣趙光義的所作所為,倆人在朝堂上沒少拌嘴!再者,趙匡胤為了逃避趙光義的監(jiān)視想著遷都,也是趙普的主意!更何況趙光義因為遺詔之事找過自己,自己什么也沒說!那也肯定是得罪趙光義了,以自己對趙光義的了解,趙光義不給自己小鞋穿那才怪呢!趙普的擔心果然應驗了!趙光一攛掇時任宰相盧多遜,時不時地就參趙普,今天說趙普做事不謹慎,明天說趙普過于招搖,后天說趙普說錯話……什么理由都有!關鍵是盧多遜一參就準,把這位趙普從節(jié)度使一級一級的擼,最后連城門官都不是了!只能在家思過,還不能到處走,每天讀多少書,不準吃肉等等規(guī)定!好家伙,這誰受得了??!趙普也是實在受不了了!趙普心說話,只有用我最后一招了!趙普從密室拿出一個金匣來,小心翼翼的把蓋兒打開,里面一道圣旨,但是空的,沒寫字!可是玉璽卻在上面蓋著呢!趙普攤開提筆在手寫了幾句話!然后,把圣旨放進去,蓋兒封號!捧著金匣來見趙光義!就說這就是想當年杜太后的遺詔!趙光義看見金匣迫不及待的打開一看,里面圣旨上寫著,傳位于趙光義!就這幾個字,趙光義就猶如吃了檳榔順氣丸一樣,所有的擔心疑慮一掃而光!自己現(xiàn)在名正言順了!只是他也發(fā)現(xiàn),這墨跡不像是多少年前的,象剛寫不久的!哎!管他呢!只要有這遺詔就行!當時趙光義重賞了趙普,并且再一次提拔趙普做了宰相。趙普得償所愿了!
話說到這兒!金匱之盟的謎底已經(jīng)出來了!怎么回事兒呢?杜太后病重的確找趙匡胤和趙普說起傳位之事,杜太后的意思,想著先傳趙光義然后傳趙廷美!并且逼著趙匡胤同意!趙普記錄!趙普呢,善于察言觀色,他看出趙匡胤不同意來了,因此他就沒寫!趙普多了個心眼,他放一個空的圣旨放在金匣之內!他對趙匡胤是這么說的:
如果您百年之后,您的兒子能當皇帝,我就把您兒子的名字寫在遺詔上,這誰也沒意見,如果有一天,真像太后顧慮的那樣幼主登基,我在寫上新皇帝的名字,也算是詮釋了陛下的孝道……
趙匡胤一聽,挺滿意!夸趙普慮事周全!就這么辦!要不說為什么趙匡胤一直沒立太子呢!心里有底!可是趙普呢,這么做,他有私心!趙普心說話,只要這道遺詔在我手里,到了關鍵時刻不但能保我的命,還能升官發(fā)財!他是出于這種心態(tài)!果然,如他所料,自己在遺詔上寫了傳位于趙光義,重新入相位,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這就是全盤金匱之盟的前因后果!其實歷史上的金匱之盟雖然存在,但并不像人們傳的那樣神乎其神,說到底致是趙普玩兒的一個捉迷藏的把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