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學粵語,年輕人都開始氪金了

前幾日沖浪時,刷到一條信息頗為意外:一個蠻出名的國際語言學習網(wǎng)站,居然出了粵語教程。
?

之所以意外,是因為它們連泰語的教程都沒有,卻先上線了一門方言課程。
消息一出,軟件的下載量立馬飆升。評論區(qū)里也異常熱鬧,天南地北的精神廣東人一擁而上,一副“不通關(guān)不罷休”的氣勢讓我感到又歡樂又好奇。




粵語現(xiàn)在這么吃香了?這屆年輕人,卷完學歷、卷完運動,又來卷方言了?
我們找到幾位花錢報班的粵語學生以及粵語學校的老師,打算一探究竟。

老北京學粵語,那叫一個地道
抖音博主馬克西姆,明明是個“老北京”,卻能說一口地道的廣東話。


去年4月,馬克西姆在自己的短視頻賬號上發(fā)了一條名為《老北京學粵語》的視頻,視頻中的他,能在普通話和粵語之間完美轉(zhuǎn)換,驚呆一眾網(wǎng)友,甚至還有人表示“這比老廣都說得標準”。

更讓他沒想到的是,一覺醒來,自己登上了多個平臺的熱搜,光是微博熱搜就上了2次,視頻總播放量超過2000多萬。
視頻中出現(xiàn)的《廣州話正音字典》,也因為這則視頻賣到斷貨。
馬克西姆的粵語學習史,還得從08年談起。
因為一部《李小龍傳奇》,馬克西姆徹底迷上了李小龍。他找來一切和李小龍有關(guān)的影視資料,發(fā)現(xiàn)其中多以粵語為主,他基本上都聽不懂。
這怎么能忍?當時只有12歲的馬同學,開始研究起了粵語。
馬克西姆通過看港劇+翻詞典,慢慢學起了粵拼。第一次知道有粵拼這個東西的存在時,馬克西姆很震驚?!霸趺雌匆暨€能有那么多奇怪的組合的?”

一節(jié)課都沒上,馬克西姆靠自己琢磨,就掌握了極為標準的粵語。
“很多人都覺得要去個有語言氛圍的地方才能學會,但我當時身邊一個講粵語的人都沒有,還是學會了。其實泡在港片里,也算是自己給自己創(chuàng)造了一個氛圍吧。”
因為偶像學會了粵語之后,馬克西姆才慢慢意識到了這門方言的珍貴之處。
“粵語其實非常有意思,很形象并且?guī)в泻芏嗟涔??!?/strong>
“就比如粵語中的‘沖涼’一詞,意思是洗澡。這個詞就非常能反映地方的特色,因為廣東一年四季基本上都很熱;還有一個詞叫‘老竇’,來源于《三字經(jīng)》——相傳竇燕山教子有方,所以在粵語中,大家都會把爸爸叫‘老竇’?!?/p>

會說粵語,真的自帶光環(huán)
小盼學粵語的原因很簡單:去年年底部門聚餐,除了她以外,大家都講白話,但只有她聽不懂,領(lǐng)導還要用蹩腳的普通話再給她翻譯一遍。聽的人和說的人都很難受,當時小盼就覺得自己是時候去學個粵語了。
小甲也有過不少和小盼相似的經(jīng)歷,并且在工作中偶爾也會用到粵語,但這些都沒有讓她下定決心去學,直到上個月。
她因為一場活動遇到一個男生,對方說粵語的樣子突然就讓她很上頭。
“也不知道為啥,小哥一說粵語,整個人的氣質(zhì)都不太一樣了,本來我對這款無感的,但是當時就覺得他帥到晃眼。”
對粵語一直不感興趣的小甲,居然第一次有了學粵語的想法。她火速報了個班,打算悄悄學會粵語,然后驚艷身邊的老廣,但結(jié)果并不理想。
打擊來自小甲的一次嘗試。
上過一段時間的粵語課后,她決定去菜市場練練手,她把可能會用到的句子練了很多遍,特意挑了一家一直在講粵語的攤點,自己開口飆了句粵語后,店家一聽,反而和她說起了普通話。

小甲的同學老田,對此感受更深:“我一開始只把它當個方言去學,以為說話變個調(diào)就行了,沒想到粵語還有自己單獨的詞匯和語法,感覺自己更像是在學一門語言?!?/strong>
雖然有了一次在菜市場的受挫經(jīng)歷,但是小甲對粵語的熱情并沒有減少。
“我前幾天聽老師用粵語讀宋詞,有被驚艷到,打算今年在公司年會上狠狠裝一下,哈哈哈哈?!?/p>


粵語“沒用”但有趣
教了15年粵語的張老師,明顯感到身邊的粵語氛圍在逐漸變?nèi)酰核緳C不會說、服務(wù)員聽不懂,就連隔壁家的小孩也很少和家人講粵語了。
“但很奇怪的是,我這邊學粵語的學生反而變多了?!?/strong>黃老師有同感,“尤其是外地人(廣東以外的人)和外國人變多了?!?/p> 41歲的黃老師,教了10年粵語,也遇到過很多外國學生。 “我之前遇到過一個澳大利亞的學生,學粵語是因為要和當?shù)氐娜A人做生意。前兩天突然給我發(fā)消息,說她最近看懂了莫文蔚的粵語采訪,很興奮,很有成就感?!?/p> “最近有個學生,因為看了《聲生不息》跑來跟我學粵語?!睒I(yè)余愛好填詞的楊老師,還補充道,“粵語,因為它有九聲六調(diào),選擇上會更加豐富一些,成曲之后的效果也會更好。” 至于什么樣的人學粵語最快,接受采訪的幾位老師給出了相似的答案:廣東籍學生、英語好的人、女生。 但是學得快不意味學得好,梁老師坦言:“一些有天賦的學生還是沒能堅持下來。一是覺得枯燥,畢竟粵語和普通話完全一樣的發(fā)音,只占5%,剩下的都需要不停地記憶和練習;二是一開始就沒有想清楚為什么要學,后來覺得粵語沒想象中有用也就放棄了?!?/p> 8年教齡的梁老師,總結(jié)出了最近2年學生群體的變化:來上課的人,從老板變?yōu)閷W生;學習的目的,從工作需要變?yōu)閭€人興趣;學員們的要求,也從“必須會說”變成了“聽懂就行”。 “真的想學會粵語,還是得靠興趣,太功利不行的?!睆埨蠋熯€發(fā)現(xiàn),這兩年學生們對粵語背后的文化更感興趣。 有個學生讓她印象很深刻,“那個學生一開始來,只是為了會唱粵語歌,后來發(fā)現(xiàn)粵語中的俚語都很有意思,最后居然跑去和舍友搞了一個粵語俚語的小展覽。雖然港樂和港片的影響力日漸式微,但粵語自身的魅力不減反增”。 撰稿?| 李大爾? ? ?編輯 | Jasper ??校對?| 賴曉妮? ? ?排版 | 幺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