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人生如盒,價值誰定
不確定
我不喜歡不確定性。
越窮的人越不喜歡不確定性。
有人說我人窮志短。大概“人窮志短”,說得的確就是我這種人了。
但卻因為這四個字,我漸漸變得富裕了一點。起碼沒有上天臺,也沒有被逼得隱姓埋名,甚至還有閑心在家里這敲下這一段不怎么勵志的文字和你扯閑篇。
仔細想想,這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如果我當初志不短那么一點,跟著去買了基金、比特幣......后果我想不出,因為這超出了我的想象力。
也有一件事,有點可氣。
那就是我沒法找到那些當初嗆我的人,似乎我得到XX崩盤后,他們就不怎么上網(wǎng)了。
定義
其實活著本來就是這樣,你只是想好好的吃一碗面條。只因偶爾遇到了初中同學(xué),就莫名在你許久不在的社交圈子里被傳成了一個只吃得起面條的人。
所以,分享朋友圈這件事,也從單純的分享生活,變成了分享你覺得拿得出手的生活。從此,有些人住在了火鍋店,有些人住在了會所,而有些人成了公司的活廣告,有些人則從此銷聲匿跡了。
當然這些銷聲匿跡的朋友,有一個忘記設(shè)置了朋友圈權(quán)限。
他的最后一條朋友圈,好像是投資了什么P2P。不知道他的投資最后成功沒有。
希望他只是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不想與舊時的朋友聯(lián)系了。
盲盒
說起來盲盒,應(yīng)該是我最討厭的東西之一。
這本身就是一場必輸?shù)馁€博。販賣的卻是他人“以小博大”和“不勞而獲”的期望。不過倘若真的“多勞多得”,誰又會去喜歡不勞而獲呢?
當你從盲盒中,獲得一個物品——雖然這個東西大概率是滯銷貨,賣都賣不出去的那種。
你會努力說服自己,它原本的定價是什么?我盲盒的花費又是什么?這波不虧,這樣可以。
但商品的價值,一個是他人賦予的概念,一個在于你是否需要它。
當你為了說服自己不虧,而以他人的定價說服自己接受一件自己乃至大多數(shù)人根本不需要的東西時,你就已經(jīng)輸了。
洗腦
然而,我無法拒絕。
因為如果想要玩爐石傳說和皇室戰(zhàn)爭,唯一的辦法,就是開卡包。
我聽說原神和崩壞三以及陰陽師都是這樣。
甚至,游玩異度神劍2,也逃不過這該死的抽卡。
所以,想要玩,就只能接受這種不確定性。
即使我把它們玩成了免費游戲。但當我因為開出一張我根本不需要的傳奇卡牌而歡呼雀躍時,我也已經(jīng)輸了。
好像,有些事,只要生活在這個世界,就是避免不了的。
交友
交朋友,甚至追星。其實很多時候,也和開盲盒一模一樣。
當他本身的價值不夠高,卻給自己的定位太高時,你打開他的那一刻。要么是給自己洗腦,要么就只能是失望。
就像有許多人,可能是因為幾首歪詩認識的我。
也可能是因為一兩篇深度游戲解讀,加了我的QQ。
我猜大概他們的年紀都不大,因為一開始,他們總會把我捧上一個我自己都看不懂的高度。
“你是怎樣才能想出這樣的思路,寫出這樣的文章?!?/span>
其實,我真的只是心思太多,花的時間又多,又肯做蠢事,才把文章熬出來的。
后來,這些粉絲,大概就沒和我再有什么聯(lián)絡(luò)。大概是發(fā)現(xiàn)聊天時,并沒有感覺到我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也沒有在我比較粗鄙的對話中,感知到什么藝術(shù)性。最終才大失所望的吧。
尾聲
我們其實都是人,很普通的人。
普通人的思想也有很深邃的地方,只是他們的音量比較小而已。
如果一定要給自己下定義,也就給自己定義成普通人吧,將自己最好的一面拉到最滿展現(xiàn)給他人,你的短板卻撐不起這張皮,最后只能成為一個虛有其表的氣球。
把長處隱藏起來,這樣才不會在他人擁抱你時,被你直接戳成刺猬。
在以后的長久交流時,或許還能發(fā)現(xiàn)你的靈光一閃。
如果人生真的像盲盒一樣。
我希望我給他人帶來的更多是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