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您今天要來只通怪嗎?「蛇女郎」
前言
通常怪獸同其他卡一樣,本應是《游戲王》里的重要一環(huán),很多時候卻連身為卡的事實都沒有被認同:本體被視為廢紙,描述被稱為廢話。
K社偶爾會把一些遠古時代的通常怪獸翻出來畫進卡圖里,但更多時候他們無人問津。加之時代更迭之后,K社推出通常怪獸也少了,很多不出名的通常怪獸甚至為玩家們所遺忘,失去了身為卡的意義。
通常怪獸采用率雖然低得可怕,但不乏有趣之處,值得娓娓道來(吐槽)。
目前似乎還沒有多少專門解說通常怪獸的文章,因此決定開坑,至少教通常怪獸們留點念想。
如果未來K社能像翻出「圣夜龍」一樣翻出其他通常怪獸,那再好不過了。
順序按照在YGOMobile中基于“通常怪獸”的搜索結(jié)果的倒序(也就是說最后一篇將會是「青眼白龍」)。
其他的廢話放在文章末尾,總而言之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你的想法。
※標#的部分表示節(jié)選自CNOCG/中國游戲王聯(lián)盟的內(nèi)容,基本不做改動。?
※標$的部分表示摘自日文WIKI,基本不做改動。

戈耳工,美杜莎,美貌的年輕女子,卻會在與之對視的瞬間將對方變成石頭。
這個故事自然不必多說,在深入人心之余,也讓K社有了靈感來源。
前有米斯蒂的卡組「爬蟲妖」,抓住【美女】的關鍵詞(※不包括第七期發(fā)售的卡)下功夫:

后有七皇篇里頻繁出場、教人印象深刻的【巖石】化戈耳工「蛇頭守護者」:

而OCG中還有一張單卡,上述兩個特征弱化嚴重,卻保留了明顯【蛇】化特征的“女郎”。
——我這么說,應該算委婉了吧?[思考]

「蛇女郎」

收錄于Labyrinth of Nightmare - 悪夢の迷宮 -(LN),罕貴度為N。
描述:以為是美女而隨便靠近的話,便會被吸干全身的血液。
*日文原卡名「スフィラスレデ?!??Spherous Lady。
編者注:Spherous 這個詞英文里并沒有,相似的有Spheroid(球體);Sphero(球面)。
※另外,Sphero 也是一種機器人的名字:

CNOCG對此的解釋是:
#「スフィラス」可能取自「スフィア(Sphere,恐怖的)」和「デンジャラス(Dangerous,危險的)」,「レディ」即「Lady」。
不過,sphere 這個詞能查到的用法,是球體(※不知道你記不記得?Ⅴ哥的「No.9 天蓋星 戴森球」就是「Dyson Sphere」)/天體(※所以我手上的DM3的漢化組,將其譯作了「天體淑女」)/包圍(※動詞)及其引申義;并且,除了本身能作形容詞(※球型的),看作名詞的話,省略最后的e并加上-ous的后綴,也是改形容詞的常見用法。因此,這個解釋于我個人來看,大抵有些強行。
——事實上,「蛇女郎」本就是意譯,「スフィラス」的意思連Wiki都直言不知道。
而法語的卡片里,將這一部分譯為「Sphyra」,甚至已經(jīng)完全變成了(疑似)專有名詞:

(※好像是這把槍的名字叫「朱彈 Gallia?Sphyra:Outseal」,具體的也不太懂。)
如果要探究原本的意思,可能要追溯到原本的出處:
$這只怪獸最初是DM3中登場的「コンストラクション/Construction/構(gòu)筑」怪獸,并且其形象與OCG卡圖不同,下半身更接近舞女。

※「構(gòu)筑」這個名字是個人翻譯,僅供參考。
「構(gòu)筑」系統(tǒng)指的是使用決斗之后得到的「零件」,構(gòu)筑合成游戲中原創(chuàng)的大型怪獸。這些「零件」千奇百怪,并且分為「上半身」「下半身」各70種,因此理論上可以得到4900種原創(chuàng)怪獸。
編者注:我還沒玩多少,所以不確定是不是真的能容納這么多……游戲初期的背包容納量是200×5=1000,而只有前800個位置是編號的,收錄了原作+OCG已有的卡。找到游戲本體之前,看到有網(wǎng)友疑惑為什么后面是空著的,這時才知道后面的位置是留給這些「構(gòu)筑」怪獸。
(上述截圖里,右下角有兩個數(shù)字:上面指「上半身」的編號,下面指「下半身」的編號。)
參考玩過的其他《游戲王》電子游戲,聯(lián)機模式下大概率是沒有獎勵的,那么游戲內(nèi)的「零件」應該只能通過與NPC決斗獲得,那么,隨著「零件」數(shù)量的增加,人物等級與背包容納量應該也會同步提高。問題是,DM3的網(wǎng)絡評價里,包含了一項「游戲時長過短,幾小時就刷完了,不夠盡興」……大概是沒辦法見到全部「構(gòu)筑」怪獸了。
另外,雖然「構(gòu)筑」怪獸很容易獲得(※打兩局勝場就能獲得兩個「零件」),但決斗等級太低時,高等級卡會被限制使用,加上「零件」的獲得是隨機的,沒有金手指(bushi)我沒辦法操控,所以暫時還沒辦法確認,「構(gòu)筑」怪獸們是不是都有描述/效果(※如果有的話,工程量巨大!)。這個還請等我以后補充。(※有空玩再說吧。)
——總之,DM4之后卡圖大幅度變更,上半身是石像,下半身則是蛇的模樣??梢哉f,除了卡名、土魔族和攻守數(shù)值以外,基本就和原版沒什么關系了。

※所以這個巖石族,大概就源自于最初分配的「土魔族」。順帶一提,DM3浩如煙海的「構(gòu)筑」怪獸里,DM4只收錄了其中7種,而這7種中,又只有「蛇女郎」得以OCG化。
——1/4900的待遇,重新繪制一下卡圖,不過分吧?
因此我們得以看到,蛇尾被繪制得過分搶眼、石像部分被繪制得像是真人,服飾變得復雜而表情變得猙獰的,簡直不倫不類的「巖石族」怪獸。
這不算壞事。不如說,和同包里另外三只過晚OCG化的通怪對比,以這個卡圖質(zhì)量,不改成效果怪獸是真的浪費。(※K社彼時已有將原作里無效果的「巴風特」魔改的先例。)
——當然,我說這么多是想要說明,「Spherous」可能一開始就沒有暗示“蛇”或者“恐怖”的意思,原本的「零件」里本來就有諸如「番茄頭」「漿果唇」的無厘頭名字。我目前是偏向于,制作組由于其描述的關系,聯(lián)想到了“美女蛇”的傳說,所以給她(?)繪制了蛇尾。
現(xiàn)有的描述也不一定是DM3里的,這同樣還請等我后面再看。

老年人累了累了,還好這是日更挑戰(zhàn)最后一天了……[躺平]
※這是上一篇的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