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膠屆的勞斯萊斯,金錢鳘魚膠為何能稱霸魚膠之王呢
大家好,我是魚膠愛好者,魚膠品種千千萬,金錢鳘魚膠不了解一下,別人還以為根本不懂魚膠呢,今天就讓魚膠愛好者袋大家了解一下金錢鳘魚膠是如何成為魚膠之王的!
了解“魚膠之王”的故事
眾所周知,金錢整魚膠堪稱“魚膠之王”,位居魚膠之首,非常罕見,是魚膠中最貴重的品種,素有“貴如黃金”之說,美國一家媒體曾公布了9種全球最貴食物,其中金錢鳘魚便位列其中。金錢魚膠在潮汕、福建、香港等地區(qū)一直備受推崇,效果更是一等一的好。所以在民間他的作用一直廣為流傳。
金錢鳘魚膠的分類
金錢魚膠最大的特點是有兩條長長的“胡須”。潮汕人根據(jù)“須”的大小分為“小須金錢”和“大須金錢”。
1、小須金錢膠(國內(nèi)海域)
魚種:
小須金線的魚種學名黃唇魚,屬石首魚科黃唇魚屬,是稀有、珍貴的大型海洋魚類,是我國的特有魚種。黃唇魚最長可達2米,最重達100多公斤,是南中國海石首魚科中體型最大的物種,也是全世界最大型的石首魚種之一。
產(chǎn)地:
國內(nèi)海域,廣東沿海、閩南漁場、長江口一帶海域
特征:
1.“須”的特點是從頭到尾都是直的,“須”的兩邊沒有齒印狀的邊緣。
2.膠體頭部中間處有一“V”字形的直紋膠質(zhì),行內(nèi)稱“金錢舌”。若膠體從中間切開,則“金錢舌”分布于膠體兩側(cè)。
3.膠體頭部表面并不光滑,兩邊有一些凸出的膠質(zhì),俗稱“八卦了”。
4.在膠體上半部的中間,有一個自然而成的小孔,稱為“金錢孔”。
5.對著光線照射,小須金錢正面的膠質(zhì)呈現(xiàn)“水波紋”,背面則較為光滑。
6.取自雄魚的公膠(即小須金錢公肚),其膠身有一對法令線,在背面尤其顯眼,肉質(zhì)為“厚薄肉質(zhì)”,即膠身呈現(xiàn)“中間厚、兩邊薄”或中間薄、兩邊厚”;取自母魚的母肚則沒有法令線,整個膠體厚薄均勻。
大須金錢膠
魚種:
大須金錢的魚種學名為麥氏托頭石首魚,屬石首魚科托頭石首魚屬,是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灣特有的一種石首魚。
產(chǎn)地:
墨西哥加利福尼亞海灣
特征:
1.大須金錢的“須”呈結(jié)節(jié)狀,一節(jié)一節(jié)的,俗稱“豬腸須”;而小須金錢的“須”是直的。
2.一個完整的大須金錢,其“須”最長可達膠身長度的2~3倍。因此,大須金錢的“須”常因長度過長而要盤上幾圈。相比之下,同等大小的小須金錢的“須”長度要短一些。
3.大須金錢的膠體頭部較為光滑,沒有小須金錢的“八卦門”,也沒有“V”字形的“金錢舌”。
4.大須金錢與小須金錢一樣,具有獨特的、細膩的“金錢肉質(zhì)”;正面膠身紋路多數(shù)像“水紋”,背面像“山紋”。以前的老膠常帶褶皺,俗稱“老人紋”。
5.大須金錢與小須金錢一樣,膠身上半部分有一個或幾個“金錢孔”。小孔是自然而成,并不是人為捅破導致的。
6.大須金錢的公肚與母肚均沒有法令線和出水孔,公肚與母肚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公肚的膠身尾部較薄。而小須金錢公肚與母膠的辨別特征是公肚有法令線且呈現(xiàn)“厚薄肉質(zhì)”,母膠沒有法令線,整個膠體厚薄均勻。
仿冒的金錢鳘魚膠
金錢鳘魚膠名氣非常大,市面上出現(xiàn)很多模仿、冒充、偽造金錢鳘的魚膠。
比如赤嘴膠中的石肚,就是挑選質(zhì)量最好的赤嘴鳘魚膠做成像小須金錢的形狀,區(qū)別在于石肚沒有耳朵;比如北海膠中的北海金錢,因為膠質(zhì)紋路和金錢鳘有點類似,也有兩個耳朵,所以經(jīng)常被人冒充金錢鳘魚膠來賣,其實只要見過金錢鳘膠的都能區(qū)分得出來;比如很多魚膠手藝人,用各種魚膠定型成金錢鳘魚膠的形狀,然后接上兩條須,假冒金錢鳘魚膠。有的手藝人技術(shù)很好可以做的比較逼真,也有拼的四不像的
如何區(qū)分大須和小須金錢的區(qū)別:
上圖就是小須金錢和大須金錢的正反面明顯對比圖,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來上圖的這個小須金錢他的整個須都是直的,而大須金錢的須是一結(jié)一結(jié)的,其次就是就是他們的頭部對比一下還是比較明顯的。
如果還有不太了解的小伙伴可以繼續(xù)看下圖的對比歸納表,再對比上圖的正反面圖就可以明白小須金錢和大須金錢到底有什么不同了。
提醒:目前以上二者均為禁止國際貿(mào)易的物種,目前處于瀕危滅絕狀態(tài),目前國內(nèi)已經(jīng)禁止買賣金錢鳘魚膠,請大家珍惜保護動物。
后語
大家好,我是魚膠愛好者,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啦,喜歡我的小伙伴可以轉(zhuǎn)發(fā)給身邊朋友哦,點贊加關(guān)注了解更多魚膠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