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唐國強為“奶油小生”,是因為他木秀于林

? ? 唐老師是個很謙遜的人,他說話的時候出于自謙,會把自己的姿態(tài)放低,把周遭的困境放大,這是一種無意識的“凡爾賽”。所以聽他講故事,要把他抬高50%,把困難縮小50%。
比如對“奶油小生”的批判。
? ? 我出生的時候,他已經(jīng)不是“奶油小生”了,所以就咨詢了一下趕上唐老師“奶油”時代的父輩。由于父親是搞文藝的,和大眾電影雜志也有一些關系。父親就跟我講,當時對唐國強的批判大多來自內(nèi)部,也就是電影評論界的幾位“老專家”。母親也是個知識分子,她是從《南海風云》開始,一路看著唐國強演戲演出來的。她說80年代初那些大學生對唐國強是非常喜愛和欣賞的。父母的反饋其實解釋了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我查了好多資料都查不到當年對“奶油小生”具體的批判,而全是來自唐老師一人的口述。
? ? ?80年代中國普通觀眾是不會看什么“電影評論”的,沒有人看電影之前先去看什么專家影評。唐國強在普通大眾中的人氣和形象極好,是國民度和觀眾緣最高的青年演員之一。
唐老師所說的“受困于奶油小生”,無非是他想出演電視劇版的《高山下的花環(huán)》,被以“奶油小生”為理由拒絕了,讓他感到了危機。再加上唐國強進入八一廠之后,演的《小花》《孔雀公主》都是北影廠的片子,領導對他不滿,沒有去保護唐國強,沒有為唐國強爭取內(nèi)部輿論。
? ? ?縱觀唐老師的演藝生涯,他相對于別人是非常順利的。我們今天熟知的50后男演員里,像李雪健,陳道明,陳寶國,張國立,也包括濮存昕都是90年代才漸漸有起色,被觀眾熟知,他們都屬于大器晚成型的演員。而早年跟唐國強同時代的男星,郭凱敏,周里京,朱時茂到了90年代以后基本不演影視劇了。所以唐國強是一位有著完整的青年時代,中青時代,中老時代的男演員,是在每個時代都有頂尖作品的演員。
關于三國演義選角的一些議論。
? ? 現(xiàn)在三國劇組統(tǒng)一口徑,說當年反對唐國強演諸葛亮,是因為他是奶油小生云云。這其實是三國劇組出于對唐國強的保護,集體達成的默契,他們選擇性地隱掉了一些事實。王扶林在有幾次訪談中是欲言又止,差點就脫口而出了。唐國強演諸葛亮最大的阻力是來自于他前妻家,前妻家屬曾數(shù)次到三國劇組鬧事打砸,揚言要弄s唐國強。當時整個劇組,上到導演,下到演員同事,大家都在保護唐國強。前妻家屬是明的不行玩暗的,濫用職權動用各種關系找到廣電部領導要求換掉唐國強。好在廣電部和王扶林都很強硬,也相信唐國強的為人和演技,沒有偏聽偏信,而是全力支持唐國強,才造就傳世經(jīng)典。
關于翟俊杰使用唐國強演特型。
? ? 在三國之后,唐國強遇到的阻力就少了很多。當時普通演員演特型被內(nèi)部專家反對也是情理之中。有一點要注意的是,當年特型的電影幾乎都被八一廠包圓,或多或少是有門戶之見的。電影《長征》的導演翟俊杰是八一廠的導演,唐國強當時已經(jīng)轉(zhuǎn)業(yè)離開八一廠,翟俊杰為了唐國強能夠順利演出,摒棄了八一廠那些特型,找到廣西電影制片廠出品電影長征,而又找到廣電部的副部長,讓他出面平息內(nèi)部反對聲。
? ?唐老師在談自己遇到的“反對聲”時,往往忽略了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就是支持他的人更多,而且支持他的人都是位高權重者?;蛟S是也是唐老師不想炫耀這些而有意為之。
關于出演雍正王朝
? ? ?雍正王朝這個劇,當年要拍攝的時候動靜并不大,至少沒有三國和長征那么大張旗鼓。而且唐國強那時候極為低調(diào),幾乎不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里。所以普通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有這么一部作品將要拍攝,更不知誰演了誰。最開始不看好唐國強演雍正的,無非是劇組的導演胡玫以及制片人劉文武。后來這倆人跟唐國強吃散伙飯,唐國強把對雍正的理解又闡述了一遍,倆人才決定啟用唐國強。所以對唐國強飾演雍正的阻力僅僅來自于導演和制片人的“成見”,也不是什么奶油小生。
? ? 所謂“奶油小生”,對于八十年代的普通觀眾來說,是一個形容美男子的褒義詞匯,但是在一些“專家”和別有用心的人那里,意思就變成了:你只有顏值,是靠出賣色相走紅的演員。
? ? 在1998年南方周末的一篇報道里有這樣一段話,道出批判“奶油小生”現(xiàn)象的本質(zhì):
但好景不長,外國硬派小生、文化俊男進中國,對比之下,唐國強成了“奶油小生”,人們開始毫無顧忌地對他批貶。
十幾年后,學者分析唐國強的“悲劇”,認為他是無辜的。他實際背負了觀眾對當時整個電影藝術的不滿,他們把對電影一味歌功頌德不觸動現(xiàn)實和人心深處隱秘心弦的膩煩,撒到了當時紅星唐國強身上。不可否認,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內(nèi)心隱匿著同性間原始的嫉妒。
? ?所謂“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紅眼病”也一直是人類的七宗罪。唐國強承受的壓力有多大,拉的仇恨有多多,也就能反襯出當年他有多紅,他給國民心中留下的形象有多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