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傳》之貫休

? ? ?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
? ? ? 錢鏐當(dāng)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潤州刺史時,以平定董昌功,升任鎮(zhèn)海鎮(zhèn)東等軍節(jié)度使時,眾賓來賀,其中借住在靈隱寺的貫休和尚也過去湊熱鬧,奉上以下這首詩:
貴逼身來不自由,幾年勤苦蹈林丘。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
萊子衣裳宮錦窄,謝公篇詠綺霞羞。
他年名上凌煙閣,豈羨當(dāng)時萬戶侯。
? ? 錢鏐雖然愛慕人才,對貫休的詩贊不絕口,然而覺得貫休對自己的功績寫得太小了,對自己的野心歌頌得太輕了,當(dāng)時的錢鏐已經(jīng)有稱王的心思。故要求貫休將“一劍霜寒十四州”改成“一劍霜寒四十州”,才肯相見。作為一般的酸儒,改就改了。而貫休卻不然,他拍案而怒,說道:“州難添,詩亦難改。孤去野鶴,何天不可飛”。于是便拂袖而去,是個真性情的和尚。貫休離開之際,又寫了另一首明志之詩:
不羨榮華不懼威,添州改字總難依。
閑云野鶴無常住,何處江天不可飛。
????這個故事很有點(diǎn)三國時期彌衡的擊鼓罵曹的氣勢,然而與和尚的身份與修養(yǎng)不合,看來,貫休是被和尚耽誤了儒生。跟齊己有著相似之處。
? ? ? 由于得罪了錢鏐,貫休在靈隱寺是呆不下去了,于是便來到湖北的荊州,成汭羨慕貫休的書法(貫休的草書足可與張旭相媲美),想向貫休請教。由于貫休剛得罪了錢鏐,而成汭又是錢鏐的手下,貫休就沒有理會成汭,導(dǎo)致成汭惱羞成怒,于是便把貫休發(fā)配到公安。從貫休的這個遭遇,我們可以得到一點(diǎn)啟發(fā),在這個人的動物性大于社會性的世界里,千萬不得罪小人。從另一方面來說,做和尚做到被官府的人追著打,應(yīng)該算是比較失敗的了。
? ? 湖北是不能呆了,對于本身就是靠云游生活,靠寺廟掛單的貫休其實(shí)也沒有什么影響,無非是換一處遮風(fēng)擋雨之所罷了。貫休入蜀具體年份不詳,但貫休入蜀對后世造成的影響卻很深遠(yuǎn)。據(jù)說貫休入蜀時,當(dāng)時統(tǒng)治蜀地的是軍閥王建,貫休用他高妙的詩才立即寫了一首詩獻(xiàn)給王建,如下:
河北江東處處災(zāi),唯聞全蜀少塵埃。
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
秦苑幽棲多勝景,巴歈陳貢愧非才。
自慚林藪龍鐘者,亦得來登郭隗臺。
? ? 詩是好詩,馬屁拍得巴皮洽肉。王建亦正是廣攬人才之機(jī),于是貫休和尚便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恩遇,王建先是安排貫休住在東禪寺,隨后便建了新的“龍華道場”。并陸續(xù)加以“龍樓待詔”“明因辨果功德大師”“翔麟殿引駕、內(nèi)供奉”“經(jīng)律論道門選練教授”“三教玄逸大師”“守兩川僧大師”“賜紫大沙門”“禪月大師”等一系列殊榮稱號,并獲“食邑三千戶”的政治地位。這對于出家的和尚來說,能夠同封侯拜相享受同等食邑殊榮,千古以來,估計(jì)就只有貫休這么一位和尚了吧。由于“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情景貼切,屬對工整,因此,貫休也被稱為“得得來和尚”。
? ? 貫休一生留下六百多首詩,這在晚唐也算得上名氣不小,老夫讀其詩,感覺比齊己的詩更自然貼切,貫休的佛法成就也似乎比齊己更上一層樓,在繪畫技能上,齊己是一片空白,而貫休卻獨(dú)有其繪畫技巧,甚至是繪畫中的獨(dú)立門派,對后世影響極大。概括來說,貫休集詩書畫于一身,如果不做和尚,定是杜牧加張旭加吳道子才能比得上這么一個狠角色,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 ? 貫休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成就,這完全取決于他的天賦,據(jù)說貫休七歲便出家和安寺,日讀經(jīng)千字,過目不忘。所以,千萬不要逼孩子去刻苦,所有的刻苦在天才看來就是個笑話。貫休出家的原因雖然沒有史料可查,但大抵脫不了窮困。否則,誰愿意讓這么個天資聰穎的神童七歲便與香燈古佛結(jié)下緣分呢。
? ? 貫休的詩分為詠物,贈送,祝賀等,其各有特色,今錄部分詩,以饗眾友:
《筆》
莫訝書紳苦,功成在一毫。
自從蒙管錄,便覺用心勞。
手點(diǎn)時難棄,身閑架亦高。
何妨成五色,永愿助風(fēng)騷。
《秋過相思寺》
見說相思寺,今來似有期。
瘴鄉(xiāng)終有出,天意固難欺。
晝雨先花島,秋云掛戍旗。
故人多在蜀,不去更何之。
《秋晚野步》
閑步不覺遠(yuǎn),蕭蕭木落初。
詩情拋閫閾,江影動襟裾。
閣北鴻行出,霞西雨腳疏。
金峰秋更好,乞取又何如。
《海邊見羅鄴》
清世詩聲出,誰人得似君。
命通須有日,天未喪斯文。
楚木寒連寺,修江碧入云。
相思喜相見,庭葉正紛紛。
《題令宣和尚院》
軒窗領(lǐng)嵐翠,師得世情忘。
惟愛談諸祖,曾經(jīng)宿大荒。
泉聲淹臥榻,云片犯爐香。
寄語題門者,看經(jīng)在上方。
《送新羅人及第歸》
捧桂香和紫禁煙,遠(yuǎn)鄉(xiāng)程徹巨鰲邊。
莫言掛席飛連夜,見說無風(fēng)即數(shù)年。
衣上日光真是火,島旁魚骨大于船。
到鄉(xiāng)必遇來王使,與作唐書寄一篇。
《送鄭閣赴閩辟》
便便書腹德無鄰,健筆從知又入閩。
鸚鵡才須歸紫禁,真珠履不稱清貧。
武夷山夾仙霞薄,螺女潭通海樹春。
從此應(yīng)多好消息,莫忘江上一閑人。
《落花》
蝶醉蜂癡一簇香,繡葩紅蒂墮殘芳。
因嗟好德人難得,公子王孫盡斷腸。
????貫休詩中用典奇特而自然,可見其學(xué)問之深,在用典處完全不遜李義山,且少李義山詩之晦澀,可謂稱貫休詩為大家之作亦無不可。
????《唐才子傳》如此評述貫休:
????休,字德隱,婺州蘭溪人,俗姓姜氏。風(fēng)騷之外,尤精筆札。荊州成中令問以書法,休勃然曰:"此事須登壇可授,安得草草而言。"中令銜之,乃遞人黔中,因?yàn)椤恫→Q》詩以見志云:"見說氣清邪不入,不知爾病自何來"初,昭宗以武肅錢镠平董昌功,拜鎮(zhèn)東軍節(jié)度使,自稱吳越王。休時居靈隱,往投詩賀,中聯(lián)云:"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武肅大喜,然僭侈之心始張,遣諭令改為"四十州",乃可相見。休性躁急,答曰:"州亦難添,詩亦難改。余孤云野鶴,何天不可飛!"即日裹衣缽,拂袖而去。至蜀,以詩投孟知祥云:"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千山特特來。"知祥久慕,至是非常尊禮之。及王建僭位,一日游龍華寺,召休坐,令口誦近詩,時諸王貴戚皆侍,休意在箴戒,因讀《公子行》曰:錦衣鮮華手擎鶻,閑行氣貌多陵忽。稼穡艱難總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建小忉,然敬事不少怠也。賜號"禪月大師"。后順寂,敕塔葬丈人山青城峰下。有集三十卷,今傳。休一條直氣,海內(nèi)無雙,意度高疏,學(xué)問叢脞,天賦敏速之才,筆吐猛銳之氣,樂府古律,當(dāng)時所宗。雖尚崛奇,每得神助,余人走下風(fēng)者多矣。昔謂龍象蹴蹋,非驢所堪,果僧中之一豪也。后少其比者,前以方支道林不過矣。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