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讀為思妻詩,倒過來是思夫詩
順著讀為思妻詩,倒過來是思夫詩,千古第一奇詩,不一樣的才情,貫穿古今。這個詩人叫做李愚,估計(jì)很少有人讀過他寫的詩更別提了解他這個人了。但是就是這樣一個默默無聞的人在歷史上留下了一篇非常神奇的詩篇名叫兩相思,這首詩是一篇回文詩。這種詩比較特殊,一般來講只能從一面去讀和理解,但是它不一樣,這種體裁可以將多方面的內(nèi)容完全融合到詩歌之中,而且其閱讀方式也是不同的,從可以選擇按照一般閱讀順序或者反著來。據(jù)悉這種形式最早是在前秦時期出現(xiàn)的,后來逐漸流行到各地被文人雅士所接受。但是一般的文人們都將這種形式作為一種游樂之選,很少有人正經(jīng)去寫回文詩的,因?yàn)閺男问胶脱喉嵉慕嵌葋碚f非常受限,所以想要以此留名非常之難。
思妻詩
枯眼望遙山隔水,
往來曾見幾心知?
壺空怕酌一杯酒,
筆下難成和韻詩。(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途路陽人離別久,
訊音無雁寄回遲。
孤燈夜守長寥寂,
夫憶妻兮父憶兒。
《兩相思》
順著讀,又被稱為《思妻詩》:
枯眼望遙山隔水,
往來曾見幾心知?
壺空怕酌一杯酒,
筆下難成和韻詩。
途路阻人離別久,
訊音無雁寄回遲。
孤燈夜守長寥寂,
夫憶妻兮父憶兒。
《思妻詩》是以男人的角度來讀的,他望穿秋水,眼睛都已經(jīng)干枯,可是自己卻與妻子相隔良娣。即使是酒壺喝空,也不敢再飲一杯,因?yàn)楝F(xiàn)在的思念之情,讓他無從下筆,難以集中精力寫詩。路途太過遙遠(yuǎn)坎坷,阻隔了丈夫的回家之路,離別這么久,音訊全無,書信也遲遲未能寄回來。孤燈之下如此寂寞的長夜,丈夫只好苦苦思念妻子,也思念著自己的兒子。
這首詩已經(jīng)非常情真意切,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將客居在外丈夫的思念之情寫得入木三分。相信曾經(jīng)旅居的人,都會有著同樣的感受。然而,這首詩反映的卻不是單相思,
它倒過來讀就是《思夫詩》:
兒憶父兮妻憶夫,
寂寥長守夜燈孤。
遲回寄雁無音訊,
久別離人阻路途。
詩韻和成難下筆,
酒杯一酌怕空壺。
知心幾見曾來往,
水隔山遙望眼枯。
這首詩的空間和人物角色完全轉(zhuǎn)換,變成了在家鄉(xiāng)等待丈夫歸來的妻子發(fā)出心聲:兒子思念父親,妻子也在思念丈夫,寂寞長夜形單影只。丈夫遲遲不能回來,寄去的書信也沒有回音,這么久的離別恐怕是因?yàn)槁吠静煌?。雖然詩已經(jīng)寫好,可是我遲遲不愿意下筆,只好一杯杯喝酒,卻生怕酒壺空了無酒可以消愁。我知道你的一片真心,可是隔山隔水,讓我望眼欲穿。
順著讀,就是《思妻詩》,倒著讀,就是《思夫詩》,所以合起來被稱為《兩相思》。這是一首千古奇詩,它單獨(dú)拿出來,也可以在閨怨詩或者思鄉(xiāng)詩中占據(jù)一席之地,合起來更是千古一絕。它反映了兩個主題,寫得舉重若輕,瀟灑自如。
中國歷史長出現(xiàn)了很多偉大的文人,他們以自己驚才絕艷之筆,在歷史長河中流瀉下文字的光輝。其中詩詞是古代文人經(jīng)常用來表述思緒的載體,很多經(jīng)典都流傳至今。下面就來說一下此詩被譽(yù)為千古第一奇詩,男人一定要順著讀,而女人則要倒著讀。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anwen/vjkdp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