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情動人滿瀟湘
仲秋時節(jié),瀟湘大地天高云淡,菊黃桂芳。岳麓山上丹楓白露,秋色醉人。
9月19日至21日,“尋找中國好課堂 . 第二屆中國詩詞教學大會”在長沙吉美大酒店多功能報告廳盛大舉行。在短暫的三天時間里,詩詞課堂教學的各路專家向來自全國各地的語文教師及其他詩詞愛好者盡情演繹了詩詞教學的精妙神奇,讓聆聽講課講座的與會者贊賞不已。
報告廳里經(jīng)久不息的熱烈掌聲就是對授課講座者的由衷肯定和贊美。成尚榮、唐江澎、孫紹振、余映潮、趙謙翔、王崧舟、陳國安、王良、戴建榮、王海興、陳琴等專家名師的名字在我們與會者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烙印,長沙怡雅中學和諾貝爾搖籃教育集團的優(yōu)秀學子的精彩表現(xiàn)讓我們更加領(lǐng)略到了詩詞教學的神奇魅力。
這一詩歌教學大會的文化盛宴將永久落戶星城長沙,這一盛事不僅給長沙市民帶來一年一度的文化視聽享受,也將給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增添新的亮點,同時也必將給日益重要的詩歌課堂教學注入不竭動力。
“以詩為旗,傳承文脈,彰顯文化自信”,詩詞教學大會高揚詩詞文化的鮮艷旗幟,讓今天的炎黃子孫更有信心去傳承弘揚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
“以詩為魂,致敬時代,講好中國故事”,詩是中華文化的精魂,這個偉大時代的所有中國故事都可以用中華詩詞這一優(yōu)秀文化來傳播頌揚。(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以詩為心,砥礪人生,遇見詩和遠方”,詩歌是華夏子民的精神食糧,我們的人生應(yīng)該與詩為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抵達開滿鮮花富有詩意的勝境遠方。
“首屆中國詩詞教學大會湖湘宣言”就是今天的中國人弘揚傳播中華詩詞文化的心靈獨白,也是今天的中國人昂首挺胸顯示泱泱中華文化自信的精神吶喊,更是今天的中國人決心建設(shè)文化強國的莊嚴承諾。
中國是詩詞文化高度發(fā)達的古老國度,“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痹娫~是我們破解華夏民族歷史文化密碼的最好鑰匙。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就在這塊廣袤富饒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從最古老的詩歌中,我們能讀懂他們的復雜心聲。
我們都知道,《詩經(jīng)》《離騷》分別是我國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可以這么說,“風騷”就是我國詩詞創(chuàng)作的文學濫觴。
從詩詞創(chuàng)作的歷史,詩詞大家和詩詞作品的數(shù)量,詩詞作品的題材形式,到詩詞作品的內(nèi)容手法,我們都可以驕傲地說,中國確實是一個詩詞文化蔚為壯觀的國度。說到《詩經(jīng)》《離騷》,談到唐詩宋詞,提到李白、杜甫、白居易,論及婉約豪放兩派,我們中國人無人不知,外國人也很熟悉,因為中國詩歌確實超越了民族和國界,詩詞文化不僅是中國的文化瑰寶,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
從塞外大漠邊關(guān)到春雨杏花江南,從古國蜀道到嶺南天涯,從西域天山到海曲江岸,九州八荒,高山湖泊,樓閣亭臺,古剎村落,凡有人煙之處,都是詩畫的境界 ,詩人的故鄉(xiāng)。
“揮毫當?shù)媒街坏綖t湘豈有詩。”湖南是中國地理版圖上的一個重要區(qū)域,也是中國文化版圖上一個不可或缺的地方。瀟湘熱土從來就不缺動人的歷史佳話,而詩風詞韻就是演繹湘楚文化并給人最大藝術(shù)享受的音符氣息。
沅湘澤畔留下了愛國詩人屈原的流放腳印,長沙故郡流傳著逐臣賈誼為對答君王的苦心奏疏,漂泊湘耒的詩圣杜甫曾抱病孤舟苦吟心系民瘼的不朽詩篇,朗州古城誦唱著劉司馬留下的《秋詞》佳句。歲月悠悠,時光荏苒。今天,我們?nèi)匀煌涣擞乐莩峭夂氠灥牧谠覀円餐涣霜z中悲壯吟詩的譚嗣同,我們更忘不了橘子洲頭以詩言志雄冠古今的毛澤東······湖南的山山水水都涌動著詩情畫意,天下許許多多的詩詞名家都與湖南的山山水水結(jié)下了不解的文化之緣。
“惟楚有才,于斯為盛?!薄按髮⒒I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guān)?!焙希@是一塊孕育英雄豪杰的熱土,也是一塊盛產(chǎn)詩詞歌賦的沃土,湘風楚雨賦予了湖南人吟詩作賦的靈感才思,而詩詞歌賦又給了無數(shù)湖湘兒女驚天動地的壯志豪情。
詩詞文化流傳久遠,意蘊富贍。吟詠詩詞,欣賞詩詞,教學詩詞,這是一個恒久彌新的文化話題。“吟安一個字,拈斷數(shù)莖須?!薄盀槿诵云У⒓丫?,語不驚人死不休。” “讀書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吟詩難,賞詩不易,教學詩歌更需章法。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薄袄疃盼恼略?,光焰萬丈長?!?a target="_blank">優(yōu)美詩篇流傳千古,優(yōu)秀的詩詞鑒賞家既是詩詞名家的知音,更是無數(shù)讀者的良師益友?!读辉娫挕?、《滄浪詩話》、《人間詞話》《唐詩宋詞鑒賞》等詩詞鑒賞名作都是詩詞鑒賞評論家嘔心瀝血、含英咀華之作,他們提出了許多寶貴的詩詞鑒賞理論和看法,這些詩詞鑒賞名作確實值得我們品讀鑒賞。
今天的學生勤于誦讀詩歌,是令人欣慰的大好現(xiàn)象。傳承詩詞文化,弘揚中華文明,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共同責任。
法無定法,讀詩教詩沒有固定不變的最好方法,但萬變不離其宗,無論怎么教詩讀詩,我們都必須抓住“詩言志”這一根本特點,并積極調(diào)動我們的生活審美經(jīng)驗,展開我們的豐富想象和聯(lián)想,進入詩詞為我們營造的優(yōu)美意境,這樣,我們也就能妙解詩歌了。
當然,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還是有的,比方說,知人論世、意象分析、情境感悟、詞句品讀、情韻賞讀等方法都是很重要的鑒賞之法。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詩賞詩,因詩因人因情因境因時而異,這是毫無疑問的。
詩詞歌賦,既是文化,又是藝術(shù),老師教詩和學生學詩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提高我們的文學藝術(shù)修養(yǎng),陶冶我們的高尚情操,培養(yǎng)我們正確的審美價值觀。如果我們只是為了應(yīng)付考試去讀詩教詩,那么詩詞教學就會誤入歧途。
“不學詩,無以言?!被?a target="_blank">鳥蟲魚、飛瀑流泉、光風霽月等四季風物皆可入詩。詩詞歌賦關(guān)乎情感,它來源于自然和生活,它聯(lián)系著歷史和現(xiàn)實,甚至滲透著宇宙哲理。詩歌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符號,更是一個古老國度的心靈密碼。有人說,詩歌是中華民族的特殊宗教,我認為,詩歌就是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信仰,“興于詩,成于禮,立于樂?!痹姇Y樂教育對青少年的成長太重要了。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秋菊綻放時。在這個美麗的金秋時節(jié),在星城長沙,我們這些鐘愛傳統(tǒng)文化的師生為了心中的詩和遠方,與眾多專家和嘉賓相聚在吉美大酒店,在這里度過了難忘的三天三夜。
現(xiàn)在,雖然時間已經(jīng)過去十多天了,但開幕式上《詩情直上重霄九》的豪邁雄壯旋律仿佛還在我的耳際縈繞,專家們那激情洋溢循循善誘的講課講座情景依然還在我的眼前呈現(xiàn),“重回漢唐,詩興中華”誦詩會那流光溢彩引人入勝的盛況好像還在舞臺上一一快速轉(zhuǎn)換。
芙蓉國里秋風吹,處處江樓涌詩情。一年一度的長沙詩會讓我們重回漢唐,讓我們尋覓到了中國文化之根,讓我們的疲憊心靈在中國詩的故鄉(xiāng)的每一棵大樹下得到了棲息和安放。
【作者簡介:何濟民,網(wǎng)名天涯望海樓主人,筆名端木、云水鶴,中學語文高級教師,中國散文網(wǎng)創(chuàng)作會員;作品散見于報刊網(wǎng)絡(luò);喜歡以特別視角觀察生活,喜歡在文字中穿行,喜歡以文字紀錄生活。生活即人生,人生需要真善美,文學藝術(shù)可以讓人無限接近真善美的極致?!?/p>
著作權(quán)申明:非經(jīng)允許,不得擅自轉(zhuǎn)載原創(chuàng)作品。
如需轉(zhuǎn)載,請加本人微信聯(lián)系(微信號:hjmyunshuihe)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anwen/vwmcpk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