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毛俗語
三四十年代內蒙古河套,肥沃的環(huán)太平原,有大陰山為屏障,得黃河之水灌溉。草美水美,“風吹草低見牛羊”。牛羊的發(fā)展,養(yǎng)活了千千萬萬走西口外鄉(xiāng)人。
河套三件寶,
糜米、苦菜、爛皮襖。
黑夜睡覺當鋪蓋。(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天陰下雨頂在頭上,
太陽曬了羊鏟鏟遮上,【當太陽傘用】
熬了【累了】鋪上,
冬天取暖離不開老羊皮,
夏天遮羞全靠爛羊皮。
前吊羊皮后吊氈,
走路好比簸箕扇。
穿的爛,走的慢,
山藥圪蛋家常飯。
虱子多的捉不跘,
石頭碾子下面來回轉。
五馬倒六羊,
六羊倒七兔,
七兔倒了些嘰嘰咕,
【雞】
嘰嘰咕倒了一條爛皮褲,
被狗咬的穿不住。
頭帶毛氈帽,
腳穿毛噶蹬,
鋪的毛合子,
背的毛搭鏈子。
風掃地,
月點燈,
轉轉碗,
湯照影。
一門一窗,
半個水缸,
人起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