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海漣漪
段桂梅
一盞茶,一縷香,一捧書卷細細量。是誰,深夜閑談,一襲青衫寒了夜色?如豆的青燈下,書香暈染,茶香繚繞,馨香氤氳。
——題記
早晨推開窗,看著陽光穿透每一片樹葉,緩緩地落在我窗前的書頁上,以一種寧靜而又樸實的方式與心交流,從心底里,我開始感到一種從容與滿足。
品味文化經(jīng)典,這是一件多么值得讓人愉快幸福的事情!我甚至找不到一種更為細膩的感覺來形容,偶爾心血來潮,想提筆寫些什么,卻如何也不能把這種感覺詮釋得鏗鏘有力,很怕自己不能承受那份圣潔,很怕自己會玷污了它,南宋理學(xué)家朱熹在《朱子語類》里講說:“讀書須讀到不忍舍處,方是見得真味。”我想我們?nèi)绻苓_到這種境界,就最好不過了,我們只有追求一種忘我的狀態(tài),達到與書籍渾然一體的境界,才能從中體會出讀書的趣味。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睍娜の叮驮谝粋€“妙”字??!古人、古賢、古書,都是傳統(tǒng)文化積淀的代稱,讀古人書,與古賢為伍,能夠加強人的道德素養(yǎng),提升人的個人修養(yǎng)。經(jīng)典文化,驚起了精神家園的一層漣漪,蕩漾開來,縈繞在整個心頭!
讀《莊子》,讀到的是空靈的澄凈,心如澄澈的秋水,行若不系之舟,平淡得讓人無所適從,就如同那甘之如飴的淡淡清泉,給人以平靜致遠,給人以超脫外物。(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讀《陶淵明集》,讀到的是恬淡、悠然。歷史的天平上,五斗米的分量到底有多重,堪用千年的時光,照著蟾宮清輝,來細讀它的刻度。只一襲布衣,一葉扁舟,洋洋灑灑,揣一懷淡淡的怡然,順著平平仄仄的江風,奔向南山腳下,留下彭澤縣到桃花源遙遠的一程,引無數(shù)癡者醉者循著浩浩蕩蕩的菊海醇香趕來,卻不曾破譯任何密碼,只一群群醉倒在儼然屋舍,桑柳綠巷中,不愿在烏紗織就的樊籠里勾心斗角,執(zhí)著于那半畝田園,半截短褐,以一份莫之夭閼的悠然態(tài)勢,于歷史的史冊中不朽,創(chuàng)造隱者的巨擘翹首。
讀《漱玉詞》,讀到的是縷縷愁思,讀到的是易安的凄涼與哀傷。讀她的辭賦,就像曉風牽出的殘月靜靜揮瀉著幽幽清輝,照在一灣逝水中,有言不盡的滋味,道不完的愁腸……
品味文化,品味經(jīng)典,品出一曲清音,品出世態(tài)繁華萬千。在經(jīng)典文化的島嶼里,我點一盞心燈,伴著清風陣陣,暗香縷縷,于其中暢游,我相信當我到達彼岸的時候,我的內(nèi)心島嶼必將是一番勁風過后碧空如洗,云淡風輕的曼妙景象。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10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