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秀成就了咸豐皇帝
在作秀的功夫上,愛新覺羅·奕詝不見得比楊廣高明多少,或者奕詝更顯得木訥些,而楊廣頗具無師自通的拿手把戲,事實上,二人分別登上了大隋、大清的第一把龍椅,可見這作秀有時是頂管用的。
那么,愛新覺羅·奕詝是怎樣由四阿哥而皇太子,進而成為咸豐帝的呢?
道光26年,65歲道光帝感覺到自己身體越來越糟,便想到了立儲的問題。道光帝有九個兒子,當時,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已死,五阿哥過繼給了惇親王,七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尚年幼,實際可以考慮立為太子的只有四阿哥奕詝、六阿哥奕了。奕詝、奕也知道“考驗自己的時候到了”,便向各自的師傅討教對策。奕的師傅旬秉恬是個實在人,不會彎彎繞,教奕說:“上如有垂詢,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其意在朝廷、在國事,可以說有這樣的師傅便有可能調(diào)教出志在社稷的國家接班人來,可惜,奕師徒倆打錯了算盤,糊涂的道光帝心里裝著已經(jīng)不是家國,在意的是皇太子對自己是否仁孝了,這一點,奕詝的師傅杜受田深諳此道,揣摩準了道光帝的小心眼,他獻計道:“阿哥如條陳敶政,知識不敵六爺,唯有一策,皇上若自言老病,將不久于此位,阿哥唯伏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誠而已。”奕詝言聽計從,道光帝大悅,說皇四子仁孝,皇太子非其莫屬。其實,奕很有政治頭腦,只是道光帝糊涂了,鼠目寸光,以致明珠暗投,試想,一個用哭哭咧咧的作秀竟能賺來太子的國朝,在為政上怕是每況愈下的了。
咸豐帝20歲登基,在位11年,31歲便大撒手,后人評說咸豐帝是無遠見、無膽識、無才能、無作為的“四無”皇帝,極盡貼切。滿清由乾隆朝末便走向了下坡路,到咸豐朝內(nèi)外交困,加之咸豐治國乏術(shù),雖有作秀的小聰明,終究是排不上大用場,以致國難接蹤而至。
作秀這一點,隋煬帝楊廣可謂是最大的贏家,手段高明遠在咸豐帝之上。楊廣覬覦太子位已久,便干起“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絕活來,一“手”是極力做秀,矯飾出好學、沉穩(wěn)、敬接朝士、絕聲妓歌舞的樣子,儼然品學兼優(yōu)的“后備干部”;另一“手”是結(jié)黨羽,暗中使絆子,構(gòu)陷太子楊勇,使楊勇終受疏遠而被廢。及至文帝病重時,楊廣終于露出狐貍尾巴來,探聽內(nèi)廷消息、非禮小媽陳貴人,文帝后悔得捶胸頓足,怎奈悔之晚矣??上攵?,這等貨色掌權(quán),大隋自然其亡也忽焉。
從來就有人善于作秀,也便有人喜歡看作秀;作秀是給別人看的,作者處心積慮,算盤撥拉得流光锃亮,功利入我囊中;看者看得眼花繚亂、不明就里,這便是作秀者的高明所在。歷來官場不乏作秀手段,幾千年衣缽流轉(zhuǎn),真真假假全在手段里,怎奈濁者自濁、清者難清。想來,看清某人是否在作秀,視角固然重要,關(guān)鍵時可不能走眼呀。(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11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