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馬燈
朱金華
夕陽拽著紫紅的紗幔依偎黃昏,得得馬蹄扯著滿載瓦缸瓷罐的架子車碾過門前起伏坑凹的土路,車把式左手邊兒懸掛著泛著光亮的那盞燈晃晃悠悠,伴著一車的興奮湮沒在山腳的那道彎。紗幔卷起在夜幕里,只有這盞燈灑下一路清輝,久久未見褪去。我沿著光亮狂奔,總也追趕不上,停頓在路的邊緣揣摸,漫漫道路有燈的陪伴永遠不會孤寂。便開始惦量起這燈的美麗了。
末后,我在生產(chǎn)隊的倉庫里近距離觀賞起這燈來,這盞叫馬燈的燈高尺許,上下鐵質(zhì)打造,底部盛油,中間是圓筒玻璃罩,罩外一根鋼絲圍繞,以防在行進中撞擊易碎的琉璃罩,這洋玩意兒是燒煤油的,那個光比一般燈更亮照得更遠。名字是緣于它常掛在馬車上用作照明,在這深山野嶺只有屈尊在驢車牛車上或會場的中心了。
這都是童年的記憶。2003年喬遷新居,小學(xué)讀書的兒子在母親給了他選擇自己臥室壁燈的權(quán)力時,他就選擇了一款背景為《松鶴圖》的木板上鑲嵌一盞馬燈的壁燈,時不時我會打開這盞燈,在燈前翻閱品讀《古文觀止》,還有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懷舊的思緒縈繞心頭,我是在母親買下生產(chǎn)隊破舊的那盞馬燈下就著幽暗的燈光讀完《三國演義》、《西游記》、《東周列國故事》、《薛仁貴征東》、《羅通掃北》的,我對馬燈有一種特別的情感,這盞懸于壁間的馬燈常常讓我回到童年,回味讀書的快樂。雖然童年距離我越來越遠,甚至像月亮那樣遙不可及。這盞燈總讓我回到那美好的現(xiàn)實。
午睡前閉合窗簾,在這盞燈下閱讀《吳冠中撕畫》逸聞時,心情從來沒有像此刻這樣沉靜。大師撕毀那些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每幅價格百萬港元的畫作,坦言在有生之年要撕毀掉自認為不滿意的作品,以免流傳后世。大師的嚴謹怎能不讓我們這些后輩汗顏,有什么理由不沉下心來精心創(chuàng)作藝術(shù)作品呢!
我從沒敢狂言“是金子總會發(fā)光”,我又一次在馬燈下受到心靈的洗煉和升華。禁不住雙手合十默默祈禱,禱告由這盞美麗的馬燈伴隨不會流于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浮華。(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11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