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洛陽橋
那天,偶得一日清閑,決定去一趟洛陽,看望兩個在那做小生意的孩子。早上九點多鐘,我從晉江出發(fā)。因為想順路拍幾張照片把玩一下,所以就自己騎上摩托車,穿過晉江大橋,向惠安洛陽駛?cè)?。一路上,走走停停,拍了一些晉江沿岸和洛江沿岸的風景照片。中午時分,才到孩子們的店里。吃過午飯之后,我又從洛陽轉(zhuǎn)道泉州,順著314國道一路騎回。
我到洛江的時候,從洛江大橋過來,往左一看,看到隱在一處的洛陽橋。說實話,從洛江大橋經(jīng)過,不只是一、兩次的事了。然而,對近在咫尺的洛陽橋,卻從來沒有專程去拜訪過一次。這一次,因為是自己騎車經(jīng)過,無論如何也要去看一下。所以,我過了洛江大橋之后,就向左轉(zhuǎn)過,去看一下天下聞名的洛陽橋。
有關(guān)于洛陽橋記載,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她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四大名橋之一。和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齊名。洛陽橋原名“萬安橋”,由當時的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造。北宋皇祐五年既公元1053年開始修建,至嘉祐四年既公元1059年建造完成。前后歷時七年時間,耗資白銀一千四百萬兩,建成了這座接??缃幕◢弾r大石橋。
蔡襄其人原籍仙游楓亭鄉(xiāng)東垞村,后遷居到莆田蔡垞村。宋天圣八年進士,后任館閣??薄⒅G院、直史館、知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并出任福建路轉(zhuǎn)運使,知泉州、福州、開封和杭州府事。因其為人忠厚正直,清和信義,且學識淵博,書藝高深,在中國的書法史上,留下一筆清名。素有“蘇、黃、米、蔡”之稱。
洛陽橋的建造工藝,在當時的世界建橋史上,堪稱一絕。其中最為別出心裁的“種蠣固基法”,是世界上笫一個把生物學運用到橋梁工程的創(chuàng)舉。當時的人們建成橋墩之后,在靠近海水的巖石上,種養(yǎng)海蠣,讓海蠣在海水中自然生長繁衍。海蠣經(jīng)過一代又一代的生長繁衍,迅速將橋墩下的花崗巖石塊,連結(jié)成一大片大塊在塊的整體,構(gòu)結(jié)成牢固的橋墩基石,確保了橋墩穩(wěn)固,鑄就洛陽橋平板石橋跨越千年的基礎(chǔ)。
洛陽橋建成的近千年來,經(jīng)過十數(shù)次的修復,其中較為嚴重的幾次大修有:宋紹興八年既公元1138年;明宣德年既公元1426-1435年間;明萬歷三十二年既公元1597年;清雍正八年既公元1730年;民國二十年既公元1932年;原因都是因為風潮或地震所引起的坍塌損壞。1993年3月—1996年10月,國家又撥出巨款,對抗日戰(zhàn)爭受損的橋梁進行再一次大修復。(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據(jù)記載,北宋的洛陽橋建成后,全長為3600百尺,寬15尺。1961年5月,洛陽橋經(jīng)福建省政府批準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洛陽橋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為“國家重點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0月重修完成之后,洛陽橋的橋長為742。29米、寬4。5米、高7。3米。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洛陽橋了。
我那天隨機拍了一些照片,下午二點多鐘,橋上開始不斷走來一些討海的漁民,那些綁著頭巾的惠安婦女,她們挑著籮筐,走下灘涂,向停在水邊的小船走去。我調(diào)整相機,目送她們的身影,向大海中劃去,慢慢的,在這等待晚潮的歸來……
回家后,我清理了一下照片,深有感慨,寫了《洛陽橋》小記,又寫了一首小詩,詩名叫《洛陽橋的潮聲》和這幾幅圖片一起發(fā)到空間和網(wǎng)站上。
都說,你那聲聲的
呼喚,穿過歷史的樊籬
從亙古的花崗巖石壁
激拚出,大海的潮聲
似如遠古歲月的涌動
向今天的你我,襲來
海蠣和巖石早已是兄弟
他們告訴我,兄弟啊兄弟
就算再過一萬年
一萬年,我們的身和心
依然緊緊地,緊緊地
相依相偎……
我們守著,唐詩一樣
齊整的石板,我們守著
宋詞一樣,久遠的歲月
洛陽橋,你那千年的潮聲
洛陽橋,你這幾世的姻緣
一如滾滾激蕩的洪波
萬年之后,依然故我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1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