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九七八
公元1978年7月7日,是粉碎四人幫以后,恢復傳統(tǒng)高考以來,第二次高等教育入學考試。
時光荏苒,轉眼過去三十三年;往事如煙,一切好像就在昨天;我的人生,就從那一天開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所以每到7月7日,總讓我想起1978,那個飛火流螢的夏天。我們在烏蘭浩特一中,度過了終生難忘的三天。說起當年的求學生涯,真可謂感慨頗多,好像有千言萬語,一齊涌上心頭,不知從何說起。
當年,我住在河北農村。那時的小學,還叫做“完小”(完全小學)。小學的前四年,是在村里度過。嚴格的說,這里不是學校。因為,它只有一間教室,四十多歲的老頭,領著幾十個孩子,整天搖頭晃腦的,讀著不知所云的課文。這里的孩子,他們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然而,這樣的學習生活,也在文化革命的沖擊下,被完全徹底的毀掉了。因為,我們的老師,那個剛剛四十出頭,就早生華發(fā),聲音總是有些嘶啞,深受村民愛戴的老師,被打成歷史反革命,戴高帽兒游街示眾了。從此,我們的老師時有時無,上課的日子也是時斷時續(xù)。
小學的日子過得飛快。那時候,正趕上學制改革,小學六年改五年。這樣,我在鄉(xiāng)中心校,上了不到兩個月,就和當時的六年級一起升入了初中。也許有人要問,這是為什么?因為一個學期,怎么也有四個月呀!可是,這在當時就是事實。因為,這個初中是由小學改制的,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五一中學”。你想啊,“五一中學”,總不會六月才開學吧。
二年的學習生活是短暫的,感覺是相當?shù)妮p松。因為,學??偸巧习胩煺n。就是說,半天時間上課,半天時間鬧革命。換句話說,那時候,一天只有四節(jié)課。剩下的時間,就由我們瘋玩。這段時間能記住的,是我們的語文老師。他有著不錯的口才,經(jīng)常在語文課里,給我們講《歐陽海之歌》。可初中都念完了,他的《歐陽海之歌》,還遠遠沒有講完,你說究竟上了多少課呢?
高中對我來說,可能來得太早了。因為,在走進高中的時候,我還不滿十三歲。讓我永遠不會忘記的,不是緊張的學習生活,不是艱苦的生活條件,而是250斤的“戰(zhàn)備草”。(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我記得,剛入學的兩個星期,每天放學后的任務就是割草。在河北那個山多地少的地方,想割草談何容易。每次,我們都要跑很遠的路,最多也就十幾、二十斤。不知是誰發(fā)現(xiàn)了秘密,那就是割水草。從學校到水邊,要穿過京承公路,還要走過崎嶇的稻田,總有兩三里的路程。在這里,割草很容易,分量也很足,因為草是從水里撈出來的,可要扛到學校卻是很難。特別是對年幼的我,非常的困難,三四十斤的重量,就像一座大山,壓得你喘不過氣來。我不知道是怎樣完成任務的,但我記得所謂的“戰(zhàn)備草”,最后都喂了學校的毛驢,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讓我感到悲哀的,還有無何止的爭斗!那是一個早自習,無事可做的寶兒,拿起當時的生理衛(wèi)生課本,翻開扉頁,指著毛主席的題詞,“把醫(yī)療衛(wèi)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和同桌發(fā)了一通議論。講了當年小侄兒病重,因為沒錢交押金,醫(yī)院拒絕收治,最后過早夭折的故事??伤睦镏溃瑢W轉身就匯報了,接下來就是沒完沒了的批斗;還有一位同學,因為損壞了班級的理發(fā)工具箱,偷吃了同學自帶的干糧,也同樣遭到無情的批斗,最后索性破罐子破摔,鬧出了更大的動靜,被學校遣送回家;我不過是買了幾張餅,就上了學校的黑板報,題目叫做《五張大餅》。
我的中學時代,遇到很多現(xiàn)實問題,比如:山區(qū)貧困、缺吃少穿,而最嚴重的就是沒有前途。那時,全國高考已經(jīng)停止,高中畢業(yè)就等于失業(yè)。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學校今天批“讀書做官”,明天批“讀書無用”,老師連個象樣的教材都沒有,記得我們高中的最后一個學期,語文就講魯迅雜文,數(shù)學就講函數(shù)曲線。而這些內容,老師沒有教材,學生沒有課本,能學到什么程度,只有老天知道!
幸運的是,高中畢業(yè)的我,沒有留在河北農村,而是到了國營農場,做了一名農業(yè)工人。在這期間,我種過地,放過羊,養(yǎng)過馬,最后開上了拖拉機。我渴望知識,渴望讀書。可是,在那種“讀書無用”、“造反有理”的大環(huán)境下,張鐵生成了交“白卷”的英雄,黃帥成了“反潮流”的闖將,偌大的中國烏煙瘴氣,再也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了。大學連續(xù)十年沒有正常招生,高中畢業(yè)的我,也不能通過政治審查,成為一名“工家兵學員”。
然而,這一切的一切,在1977年10月22日,就徹底的改變了。這一天,《人民日報》刊登了《就今年高等學校招生問題,教育部負責人答記者問》,正式宣布高校招生考試制度的恢復。12月,570萬從18歲到30多歲年齡不等的青年參加了高考,我也是他們當中的一員。可是,這一切來得太過突然,讓我不知如何應對,以致于匆忙上陣,最后只能是名落孫山。
從12月失利到7月再來,中間只有短短的7個月。在這難忘的七個月里,我白天參加生產勞動,晚上在油燈下補習功課,困了擦一肥臉,餓了吃一塊饃,硬是把高中的課程學了一遍。也許你會想,不就是七個月,讀幾本書嘛,有什么了不起呢?可是,如果你是一個農民工,白天在腳手架上勞累了一天,晚上還能看得進書嗎?那種艱難、那種痛苦,只有經(jīng)歷過的人才知道。有一首歌,給了我巨大的鼓舞,“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chuàng)造人類幸福,全靠我們自己?!?/p>
在烏蘭浩特一中,那間寬敞的教室里,我們就像小學生,重新坐回到書桌前。一雙握慣了鋤把的大手,在緊張地書寫著答卷。我真切地感受到,監(jiān)考老師的友好,話語輕輕,腳步輕輕,考場是那樣的安靜,只有筆尖的“沙沙“聲。記得那天是語文考試,天淅淅瀝瀝地下著小雨,等趕到考場時,考試的鈴聲已經(jīng)響起。我抓起卷子,不顧一切的答了起來。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到了交卷的時間,可我的作文還沒有寫完!就在這個時候,我聽到了這個世界上,最最溫馨的語言:“從現(xiàn)在開始,延長時間30分鐘”。大家像遇到了救星!我們許多人的命運,就在那一刻發(fā)生了改變。
一個多月后,高考成績公布了。在前旗賓館的山墻上,貼著入圍考生的光榮榜,我和弟弟的名字也在其中。想想看吧,在前旗上千名考生中,只有一百多人上榜,該是多么轟動和光榮的事啊!1978年9月9日,馬場子弟學校的校長,領著我們兄弟二人,去前旗醫(yī)院參加體驗,去烏市八中填報志愿。常校長逢人就講,他是領大學生體檢,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好像中了百萬大獎一般!
大學四年里,我十分的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我如饑似渴地學習,學習科學文化,學習現(xiàn)代文明,學習做事做人的道理;四年的大學生活,我付出了很多艱辛,贏得了人生事業(yè)的起點,收獲了渴望已久的愛情;大學的四年,讓我養(yǎng)成了,求真務實的良好品質,科學嚴謹?shù)闹螌W精神,永遠銘記“活到老,學到老”,這讓我受益終生的人生格言。
時光飛逝,細數(shù)流年,轉眼間到了2011,我終生難忘的那天。烏蘭浩特一中,六個金光閃閃的大字,爽勁灑脫、運轉變通、韻味無窮;烏蘭浩特一中,寬闊的校園,清新優(yōu)雅,綠樹成蔭,花草絢爛,洋溢著濃厚的文化氣息;我會永遠記住,烏蘭浩特一中,寬敞明亮的教室,親切慈祥的老師,緊張溫馨的考場,足以改變人生的高考試卷。
三十多年來,我從沒有忘記,那段寶貴的時光。我的理想與奮斗,艱難與困苦,流血與流汗,付出了多少艱辛的勞動,度過了多少不眠之夜,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個中滋味,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是不可能知道的。然而,這一切的努力和付出,辛酸和辛苦,痛苦與磨難,都在拿到通知書的那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報。
難忘的一九七八,改革開放的第一個春天。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我們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猶如開足了馬力的航船,乘風破浪揚起了風帆。我們的前途,我們的命運,我們的生活,也在跟隨偉大的時代,不斷書寫新的詩篇。我們那一代人,在漫漫人生路上,經(jīng)歷了很多很多,有大躍進的神話,十年文革的尷尬,下崗失業(yè)的陣痛。而面對這一切,我們是那樣的自信,那樣的陽光,那樣的坦然,因為我們有理想、有夢想,有能力,有魄力,有堅強的臂膀,有無窮的智慧,有超人的勇敢,時刻聽從祖國的召喚。我們要用誠實的勞動,為社會主義大廈增磚添瓦;我們要用聰明和智慧,描繪出祖國最美的畫卷;我們要用辛勤的汗水,精心培育祖國的花朵,迎來百花盛開的春天!
同學們,朋友們,永遠的青春常在,永遠的努力奮斗,永遠的風光無限,用你的無私和無畏,智慧和勇敢,犧牲和奉獻,勇敢迎接人生的風雨,坦然面對生命的挑戰(zhàn),以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走過人生的艱難險阻,攀登你的生命之巔!因為你是生活的強者,經(jīng)歷過難忘的1978年!
公元1978年7月7日,是粉碎四人幫以后,恢復傳統(tǒng)高考以來,第二次高等教育入學考試。
時光荏苒,轉眼過去三十三年;往事如煙,一切好像就在昨天;我的人生,就從那一天開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所以每到7月7日,總讓我想起1978,那個飛火流螢的夏天。我們在烏蘭浩特一中,度過了終生難忘的三天。說起當年的求學生涯,真可謂感慨頗多,好像有千言萬語,一齊涌上心頭,不知從何說起。
當年,我住在河北農村。那時的小學,還叫做“完小”(完全小學)。小學的前四年,是在村里度過。嚴格的說,這里不是學校。因為,它只有一間教室,四十多歲的老頭,領著幾十個孩子,整天搖頭晃腦的,讀著不知所云的課文。這里的孩子,他們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然而,這樣的學習生活,也在文化革命的沖擊下,被完全徹底的毀掉了。因為,我們的老師,那個剛剛四十出頭,就早生華發(fā),聲音總是有些嘶啞,深受村民愛戴的老師,被打成歷史反革命,戴高帽兒游街示眾了。從此,我們的老師時有時無,上課的日子也是時斷時續(xù)。
小學的日子過得飛快。那時候,正趕上學制改革,小學六年改五年。這樣,我在鄉(xiāng)中心校,上了不到兩個月,就和當時的六年級一起升入了初中。也許有人要問,這是為什么?因為一個學期,怎么也有四個月呀!可是,這在當時就是事實。因為,這個初中是由小學改制的,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五一中學”。你想啊,“五一中學”,總不會六月才開學吧。
二年的學習生活是短暫的,感覺是相當?shù)妮p松。因為,學校總是上半天課。就是說,半天時間上課,半天時間鬧革命。換句話說,那時候,一天只有四節(jié)課。剩下的時間,就由我們瘋玩。這段時間能記住的,是我們的語文老師。他有著不錯的口才,經(jīng)常在語文課里,給我們講《歐陽海之歌》??沙踔卸寄钔炅?,他的《歐陽海之歌》,還遠遠沒有講完,你說究竟上了多少課呢?
高中對我來說,可能來得太早了。因為,在走進高中的時候,我還不滿十三歲。讓我永遠不會忘記的,不是緊張的學習生活,不是艱苦的生活條件,而是250斤的“戰(zhàn)備草”。
我記得,剛入學的兩個星期,每天放學后的任務就是割草。在河北那個山多地少的地方,想割草談何容易。每次,我們都要跑很遠的路,最多也就十幾、二十斤。不知是誰發(fā)現(xiàn)了秘密,那就是割水草。從學校到水邊,要穿過京承公路,還要走過崎嶇的稻田,總有兩三里的路程。在這里,割草很容易,分量也很足,因為草是從水里撈出來的,可要扛到學校卻是很難。特別是對年幼的我,非常的困難,三四十斤的重量,就像一座大山,壓得你喘不過氣來。我不知道是怎樣完成任務的,但我記得所謂的“戰(zhàn)備草”,最后都喂了學校的毛驢,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讓我感到悲哀的,還有無何止的爭斗!那是一個早自習,無事可做的寶兒,拿起當時的生理衛(wèi)生課本,翻開扉頁,指著毛主席的題詞,“把醫(yī)療衛(wèi)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和同桌發(fā)了一通議論。講了當年小侄兒病重,因為沒錢交押金,醫(yī)院拒絕收治,最后過早夭折的故事。可他哪里知道,同學轉身就匯報了,接下來就是沒完沒了的批斗;還有一位同學,因為損壞了班級的理發(fā)工具箱,偷吃了同學自帶的干糧,也同樣遭到無情的批斗,最后索性破罐子破摔,鬧出了更大的動靜,被學校遣送回家;我不過是買了幾張餅,就上了學校的黑板報,題目叫做《五張大餅》。
我的中學時代,遇到很多現(xiàn)實問題,比如:山區(qū)貧困、缺吃少穿,而最嚴重的就是沒有前途。那時,全國高考已經(jīng)停止,高中畢業(yè)就等于失業(yè)。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學校今天批“讀書做官”,明天批“讀書無用”,老師連個象樣的教材都沒有,記得我們高中的最后一個學期,語文就講魯迅雜文,數(shù)學就講函數(shù)曲線。而這些內容,老師沒有教材,學生沒有課本,能學到什么程度,只有老天知道!
幸運的是,高中畢業(yè)的我,沒有留在河北農村,而是到了國營農場,做了一名農業(yè)工人。在這期間,我種過地,放過羊,養(yǎng)過馬,最后開上了拖拉機。我渴望知識,渴望讀書。可是,在那種“讀書無用”、“造反有理”的大環(huán)境下,張鐵生成了交“白卷”的英雄,黃帥成了“反潮流”的闖將,偌大的中國烏煙瘴氣,再也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了。大學連續(xù)十年沒有正常招生,高中畢業(yè)的我,也不能通過政治審查,成為一名“工家兵學員”。
然而,這一切的一切,在1977年10月22日,就徹底的改變了。這一天,《人民日報》刊登了《就今年高等學校招生問題,教育部負責人答記者問》,正式宣布高校招生考試制度的恢復。12月,570萬從18歲到30多歲年齡不等的青年參加了高考,我也是他們當中的一員??墒?,這一切來得太過突然,讓我不知如何應對,以致于匆忙上陣,最后只能是名落孫山。
從12月失利到7月再來,中間只有短短的7個月。在這難忘的七個月里,我白天參加生產勞動,晚上在油燈下補習功課,困了擦一肥臉,餓了吃一塊饃,硬是把高中的課程學了一遍。也許你會想,不就是七個月,讀幾本書嘛,有什么了不起呢?可是,如果你是一個農民工,白天在腳手架上勞累了一天,晚上還能看得進書嗎?那種艱難、那種痛苦,只有經(jīng)歷過的人才知道。有一首歌,給了我巨大的鼓舞,“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chuàng)造人類幸福,全靠我們自己?!?/p>
在烏蘭浩特一中,那間寬敞的教室里,我們就像小學生,重新坐回到書桌前。一雙握慣了鋤把的大手,在緊張地書寫著答卷。我真切地感受到,監(jiān)考老師的友好,話語輕輕,腳步輕輕,考場是那樣的安靜,只有筆尖的“沙沙“聲。記得那天是語文考試,天淅淅瀝瀝地下著小雨,等趕到考場時,考試的鈴聲已經(jīng)響起。我抓起卷子,不顧一切的答了起來。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到了交卷的時間,可我的作文還沒有寫完!就在這個時候,我聽到了這個世界上,最最溫馨的語言:“從現(xiàn)在開始,延長時間30分鐘”。大家像遇到了救星!我們許多人的命運,就在那一刻發(fā)生了改變。
一個多月后,高考成績公布了。在前旗賓館的山墻上,貼著入圍考生的光榮榜,我和弟弟的名字也在其中。想想看吧,在前旗上千名考生中,只有一百多人上榜,該是多么轟動和光榮的事??!1978年9月9日,馬場子弟學校的校長,領著我們兄弟二人,去前旗醫(yī)院參加體驗,去烏市八中填報志愿。常校長逢人就講,他是領大學生體檢,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好像中了百萬大獎一般!
大學四年里,我十分的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我如饑似渴地學習,學習科學文化,學習現(xiàn)代文明,學習做事做人的道理;四年的大學生活,我付出了很多艱辛,贏得了人生事業(yè)的起點,收獲了渴望已久的愛情;大學的四年,讓我養(yǎng)成了,求真務實的良好品質,科學嚴謹?shù)闹螌W精神,永遠銘記“活到老,學到老”,這讓我受益終生的人生格言。
時光飛逝,細數(shù)流年,轉眼間到了2011,我終生難忘的那天。烏蘭浩特一中,六個金光閃閃的大字,爽勁灑脫、運轉變通、韻味無窮;烏蘭浩特一中,寬闊的校園,清新優(yōu)雅,綠樹成蔭,花草絢爛,洋溢著濃厚的文化氣息;我會永遠記住,烏蘭浩特一中,寬敞明亮的教室,親切慈祥的老師,緊張溫馨的考場,足以改變人生的高考試卷。
三十多年來,我從沒有忘記,那段寶貴的時光。我的理想與奮斗,艱難與困苦,流血與流汗,付出了多少艱辛的勞動,度過了多少不眠之夜,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個中滋味,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是不可能知道的。然而,這一切的努力和付出,辛酸和辛苦,痛苦與磨難,都在拿到通知書的那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報。
難忘的一九七八,改革開放的第一個春天。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我們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猶如開足了馬力的航船,乘風破浪揚起了風帆。我們的前途,我們的命運,我們的生活,也在跟隨偉大的時代,不斷書寫新的詩篇。我們那一代人,在漫漫人生路上,經(jīng)歷了很多很多,有大躍進的神話,十年文革的尷尬,下崗失業(yè)的陣痛。而面對這一切,我們是那樣的自信,那樣的陽光,那樣的坦然,因為我們有理想、有夢想,有能力,有魄力,有堅強的臂膀,有無窮的智慧,有超人的勇敢,時刻聽從祖國的召喚。我們要用誠實的勞動,為社會主義大廈增磚添瓦;我們要用聰明和智慧,描繪出祖國最美的畫卷;我們要用辛勤的汗水,精心培育祖國的花朵,迎來百花盛開的春天!
同學們,朋友們,永遠的青春常在,永遠的努力奮斗,永遠的風光無限,用你的無私和無畏,智慧和勇敢,犧牲和奉獻,勇敢迎接人生的風雨,坦然面對生命的挑戰(zhàn),以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走過人生的艱難險阻,攀登你的生命之巔!因為你是生活的強者,經(jīng)歷過難忘的1978年!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133020/
我的一九七八的評論 (共 2 條)
- 墨雨 審核通過并說 中國學者一段漫長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