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地尋找美好的風景
詩意地尋找美好的風景
——淺談羅東勤近期的散文創(chuàng)作
陳忠
一直想為羅東勤寫點評析文字,可是一直找不到恰當的切入點。得知羅東勤要結集出版自己的第一本散文集,很是高興,便動筆淺談一下。
羅東勤和我同是九三社員,她又是省散文學會的會員。曾多次編輯過她的散文作品,平日交流的也比較多。羅東勤寫作很勤奮,散文寫得很舒展也很有才氣,她的散文具有悲憫情懷,字里行間彌散著憂郁的氣息,親情和人性是她散文中主要的暖色調,讀她的散文猶如圍爐夜話,促膝談心,從中體會到一種平淡里的人情世故的味道,羅東勤的散文寫作在敘述上有濃濃的主觀感受色彩,對于生活的感受都涉及心靈深處。
我喜歡羅東勤那些寫親情的散文,那是她心靈家園里呼吸的記憶,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眷戀和難舍的情感根須所在。從她的散文中總是能感受到濃濃的親情氛圍。比如《母親的婚事》、《沉淀在碗中的愛》、《艾老師》等。我們讀著讀著就情不自禁地“心與心的距離近了。人間天上卻又多了多少悲情的淚水,多了多少痛心的懺悔?!?span style="position:relative;left:-100000px;">(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羅東勤是個情感內斂的女作家,情感細膩使她的文筆也隨之變得細致,這可以從她的文章中找出印記。如她的《住在樓洞里的瘋娘》,她只是抓取了瘋娘的幾個生活的細節(jié),就把瘋娘的活靈活現地刻畫出來了,在她的筆下,充滿了對這位瘋娘的悲憫與憐愛:“我本沒有想探尋瘋娘的來歷,盡管我知道瘋娘的身后,一定有一段不尋常的故事。但婆婆還是說了她一些不中聽的話。我聽著婆婆不屑的解說,再看看不遠處起起蹲蹲的瘋娘,總感覺陣陣涼意襲上心頭。人,怎么會這樣呢?”再如她的《六嬸》,從丟下六叔和兩個年幼的孩子一走了之六嬸寫起,寫六嬸的結婚入洞房被人指指點點說是個留不住的女人,寫和六嬸相處的日子和六神的懷孕引起家人的猜疑,以及我對六神由憐愛到反感的心理歷程,寫的很是精彩和出神入化。
羅東勤的散文沉穩(wěn),樸素,或是寫故土鄉(xiāng)情,或是寫親人朋友,或是寫自己生活片段,她的散文透著探討人們內在的善良品質和生存命運的格調,同時也表露出她的人生態(tài)度和對理想的堅守。
她的《鄰居張嫂》,寫一個喪夫后獨自堅強地支撐著并養(yǎng)育兩個孩子的女人,“鄰居們都說她日子過得太出格,每天吃那么多的藥還不如多吃點好東西。張嫂聽了也不解釋,依舊我行我素。宿舍區(qū)里年年修剪瘋長的法桐樹,張嫂就年年跟著修剪師傅撿拾那些修下來的樹枝子,不怕累,不嫌麻煩,拖到樓下,一天到晚地收拾,捆成一扎扎的柴,堆在樓下的小屋頂上,曬干以后,夏天好用來點爐子燒水;夏季菜多的時候,價格格外便宜,張嫂會提一只大籃子從市場買來一籃一籃的豆角和野菜,焯好曬干,做冬日的干菜,這樣就能省下一些買菜的錢;侄子從老家山區(qū)里弄來一些苦菜和銀杏葉,她自己動手洗干晾干再用細火焙干,裝在一個個精致的小匣子里,就成了她日常最好的茶葉?!弊x到這里,不由得心里有些酸楚。
我還看到了如《漳州女》、《媽媽天堂遠嗎》這樣的作品,同樣透出羅東勤的人文情懷和對人性的關照。細讀她的每一篇散文,我們都會發(fā)現,她很善于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所寫的事件中去,讓讀者閱讀之后身同感受。
羅東勤的散文是來自親身閱歷的,她總是從記憶中出發(fā),獨自一個人帶著夢想行走在尋找美好的旅途上。對溫暖中盛開的藍草莓總是頻頻回首,對青澀的戀歌總是給予一片晴朗的天空,并由此將讀者帶進有翅膀飛翔的自由境界中,尋找到更美更燦爛的殿堂
在此文結束的時候,我想說的是,希望在今后的散文創(chuàng)作中,羅東勤應注意散文詞匯的提煉,在語法修辭上多下些功夫,多些詩性的語言,文本中多些深刻的思索,多些獨特的視角,并逐漸形成純粹個人化的特質。
作為文友和兄長,我期待羅東勤真誠地打開自己的心扉,在今后能創(chuàng)作出獨具個人魅力與藝術價值的散文佳作,看到她奔跑在散文的大道上,亮出自己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最后,以羅東勤的一段文字,結束此文:她說她很喜歡女作家王英琦說過的這句話:“詩意地活著比什么都好?!彼运x擇了詩意人生,選擇了這種“極樂”生活,她甚至在自己的名片上都冠以“唯美理想主義詩癡”。可見她對詩的熱愛有多深,對生活的追求有多真。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九日凌晨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14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