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的鴛鴦林誓言
距金華市區(qū)19公里的曹宅鎮(zhèn)有座千年古剎,人稱“曹宅大佛寺”。
始建于北朝梁武大同六年的大佛寺,距今已有1460多年的歷史,大佛寺不僅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積淀,更有被稱之為“華夏一絕”的鴛鴦林。
四月末的江南小城,綠的鮮活、綠的蔥郁。遠遠近近的綠樹枝蔓,和著溪畔的微風,只見,微風中還在探枝綻綠的葉兒,在陽光下泛著光亮。風,傳送著的粉色花香,沁心入懷,讓人清意出許多遐想。
入院拾級大佛寺前的香樟、銀杏樹下,發(fā)現(xiàn)香樟樹它花開了。道右的彌勒佛正袒肚樂著他那張開懷的笑臉,笑過了燃香煙霧里傳送的遍遍禱詞,笑過了歲歲年年那花相似,笑過了塵世碌碌眾生糊涂徑去;丁點的香樟落花,忽,敲擊著彌勒佛的石肚,獨舞后填個小小的粘貼,便醉在阿彌陀佛機緣的氛圍里。
再往前,就是大佛寺院的放生塘,一口筑壁二尺余的放生塘。有魚兒掀起的水暈正圈圈渾圓,“阿彌陀佛邊我生,百年修緣各自成”。見那放生塘邊那排圍堰的石壁,有高大的香樟樹,也成了護圍的壁巖。巧匠們沿大樹主桿砌起的空余縫隙,旁開了千年綠樹的續(xù)延。放生護綠總是情,被這一幕護綠的溫馨場景所感動了。(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大佛寺正殿,就嵌隱在山丘石壁之下,寺院前后左右都有山丘護衛(wèi),左右山丘的間距只有二三十米,西向百余米之外的山丘成了這大佛寺前一道天然的屏障。山丘似瓣,寺院似蓮,臺蓮兒瓣開,阻隔了紅塵凡世的渲染。是的,大凡寺院的堪輿選址最講求幽靜的地理環(huán)境。禪道喻蓮,欲出紅塵污泥而不染。
靜禪不染塵世,‘紅塵’它偏就撞來。在大佛寺南北向的山丘坡地有天然景觀,野生的樹木,棵棵枝枝長成鴛鴦雙對,曹宅大佛寺鴛鴦林堪稱“華夏一絕”,這兒的鴛鴦樹們與寺院一起相守了千余年。
北坡鴛鴦樹林朝陽,陽光照射得非常充足,所以,樹木長的比南坡背陰的鴛鴦樹林更結(jié)實粗壯,更能顯現(xiàn)鴛鴦樹的特點。又因,北鴛鴦林有專門的石階,拍照攝影更容易些,所以,選擇北鴛鴦林觀景。過大佛寺正殿明堂內(nèi)橋,向左轉(zhuǎn)穿佛殿偏室,來到殿后院,只見山崖壁下一溜地石刻著羅漢們,躡著腳輕輕而行,生怕驚擾了他們。
上石階沒幾步,就到了北鴛鴦樹林,細看這兒的樹木有70%的樹,是鴛鴦成雙成對。在這里,不同的樹種幾乎都能同根雙生,看那塊狀的根部非常肥厚,兩棵或多棵的樹枝就從那成團的根塊部長起,高高低低大大小小錯錯落落基本都是,自然天成,難得一景。
鴛鴦林的樹木品種,分布最多要數(shù)天然的香樟樹了,這兒的香樟樹個兒都很高,有的香樟樹已長成需一人合圍,有些樹木我認不得樹種,喚不出名字。真是“天意結(jié)成鴛鴦對,地此修作姻緣雙”。
“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蘭芝啊仲卿,看這鴛鴦林能系你倆的情殤!
天然鴛鴦的情侶,見有心人將這些成對的樹木系上紅繩,以示連理之好。細看正奇怪納悶這里的松樹也能這樣配對成雙。
攀紅巖崖欲上山頂,只見,巖底的一棵香樟樹花開得正旺,飄來的陣陣花香,讓伴游人贊不絕口,撫摸著、嗅著這香樟樹朵朵花葉,感慨這自然鬼斧神工的巧作。
殿后的山丘只有七八十米高,不一會兒山頂就要到了,山頂?shù)臉淠绝x鴦成對就沒有山腳那么明顯,細瞧,巖地土壤發(fā)生質(zhì)的變化,碎石狀的熔巖代替了紅土層。沿山頭的開鑿的山路,去南坡鴛鴦林。沿途有絲絲徐來的野風煽情,徒生逗留的欲望。只聽,松枝上傳來了清脆的鳥鳴“天恢恢……”,啊呀,好個小鳥,你叫“天恢恢”,我說“地大大”,拿出數(shù)碼相機成功地抓拍了那只立在松枝上的“天恢恢”。
開鑿的山路,陡峭而窄小,幸好有扶手相助,才勉強能扭轉(zhuǎn)身軀歪斜著下得南坡山頂,山頂建有一涼亭,涼亭內(nèi)懸有一口古銅鐘,還有一看守銅鐘的老人。老人見有人下來,就用本地話熱情地招呼我們坐下歇息,在這里只要付五塊錢就能將銅鐘敲得山響??吹贸龃藭r的老人他不需要我們敲鐘,更需要的是與人攀談(曹宅大佛寺只是省級風景名勝,來的都是本地人,所以游客較少)。老人他說:“這兒的樹就沒見它們長個,他小時候這般大,七十多年過去了,還是這般大,真是奇怪哦!”
與老人作別沿南坡而下,發(fā)現(xiàn)有很小的結(jié)對的鴛鴦樹正在初成長,看著這幼小的樹苗,雖認不出它是啥樹種,羨慕之情還是油然而生,讓我想起了古老的俗語“只羨鴛鴦不羨仙”。愛之久遠,??菔癄€之后,有生命的恐怕就屬這樹木了。鴛鴦樹啊鴛鴦林,能成長久愛的誓言。但愿天下的有情人終能成眷屬!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