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青青的棗兒
每天來去匆匆,院內(nèi)的花草果樹,我從來無暇顧及,只知道,梅雨季節(jié)時,先是油桃紅了,接著水蜜桃可以摘,待到桂花飄香,棗兒已是紅遍后院,刺骨的寒風(fēng)吹落紫薇花后,前院的桔子正在褪去它的青澀。這一切,當然都是我父親的杰作,而我,只是個品鮮茗香、品頭論足,舞風(fēng)弄月自稱的墨客而已。
后院的那棵棗樹,是7、8年前父親種下的,記不得什么時候開始結(jié)果的,現(xiàn)在已是碗口粗徑。疏于修剪的緣故,斜出的虬枝盤旋而上,密集,粗壯。茂密的棗葉,夕陽下婆娑多姿,在空地上投下串串斑駁陸離的倩影。青青的棗兒像翡翠,似瑪瑙,沉甸甸地掛滿枝頭,有些斜枝已不堪重負,搖搖欲墜。摘下一顆青棗咬一口,雖然有點澀,但伴著清脆的聲音一種清涼的舒適便落進了心里,那種涼不像放進冰箱里的水果的涼那樣生硬,而是一種自然的,就仿佛在你熱的時候吹來了涼爽的海風(fēng)那般愜意,而那甜滋滋的味道卻是海風(fēng)不能給予的了。
這棵形單影孤的棗樹在后院最不起眼,靠在圍墻邊,默默生長。若不是青青的棗兒惹人側(cè)目,初來乍到的人幾乎很難發(fā)現(xiàn)它。去年,果兒結(jié)得太多,壓斷了一根大枝,本以為今年的長勢會大打折扣,誰知,它一如既往,不但沒有因為少了根大枝而少結(jié)果,反而棗兒掛得更多,我實在難以理解。我想,與其謳歌它的品質(zhì)高尚,不如贊美它的純真樸實吧。棗樹上有刺,也還有蜇人的毛毛蟲,采摘青棗需要耐心和細心,不然很容易讓自己負傷,可見,隨意摘取青澀的果實往往會付出代價的。
再過些日子,秋風(fēng)吹起的時候,棗兒開始懂事了,臉兒也會像戀人般害羞得紅彤起來,青棗就成熟了。春分一過是秋分,打棗聲喧隔隴聞,三兩人家十萬樹,田頭房瘠曬紅云。很是期待。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15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