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啊皮影
那還是五十年代的事了。一到農(nóng)忙結(jié)束,村里就會邀來皮影戲班子,來演《岳飛抗金》、《英烈傳》等等,往往一演就是個通宵,有的甚至三日頭排場。一到這個時候,我們這些皮小囡從搭戲臺開始就軋鬧猛了。膽子大的,還會在一邊幫忙做些雜活的同時,手忙腳亂地拿起皮影舞幾下,過過癮也好。等到正式演出時,我們都擠在戲臺口,不是看戲的內(nèi)容,而是??此嚾耸植煌D_不歇嘴不閑地忙碌。尤其是對上手的表演,更是欽佩之至。好的上手,嗓音清脆,語調(diào)豐富,高興時笑聲三轉(zhuǎn)彎,悲哀時哭聲一里路拖長。他能摹效各式人物,“戇將語氣傻,良將語忠賢,旦唱似千金,花言像丫環(huán)”。在特殊情節(jié)需要時,他的一只手里可同時操作三四個皮影。他還能左右場上的節(jié)奏和氣氛,該激烈時驚天動地,該舒展時和風細雨。上手機智靈活,下手隨機應變,口里敘說千古事,掌中對舞百萬兵,兩個人配合得嚴絲合縫。在他們的操縱下,沒有生命的皮影有時扮演了奮勇殺敵的急先鋒,有時扮演了拚命向前的馬前卒,有時也成了屈死刀下的替死鬼。隨著皮影在白色幕布上輕松地移來移去,兩人還時不時地添油加醬,插科打諢,順口吐出的幾句葷話,引得眾人開懷大笑,把農(nóng)民積聚在節(jié)節(jié)骱骱里的困乏都驅(qū)散了。我們的注意力完全被上下手的默契呼應吸引住了,哪怕是演到魯智深倒拔楊柳、薛丁山殺進潼關這樣緊張、關鍵的場景也分散不了我們對他倆的注意力。
上海的皮影似乎都是牛皮或羊皮做的,用大汽燈(那時農(nóng)村尚未通電)一照,白色的幕布上便清清楚楚地映出了皮影的真容。皮影有人頭和身體兩部分組成。身體的種類不太多,在我們的眼里,只有士兵、將軍、元帥等的區(qū)別,有的還在身體上配上不同的兵器。我最感興趣的是皮影頭,它們的種類可多啦,不過在我們的眼里,也只有忠臣、奸賊、文官、武將、皇帝等等。我們一看臉譜就知道他的身份,如牛皋和李逵的皮影頭,樣子很粗獷,有很濃的大胡子。而那個秀氣得有點娘娘腔的皮影頭,我們都叫他仙人。需要哪個人物出場了,找一個身份相符的頭,插到同身份相符的身體上就可以上場演出了。
那時候我很喜歡畫畫,看到這么漂亮、有趣的皮影,手就感到癢癢的。想玩又沒有皮影,怎么辦?禁不住就自己動手做了。皮小囡皮管皮,動手能力都很強。皮影最大的特點是要透明,沒有錢去買真皮來做,怎么辦?小孩子自有小孩子的辦法,大家用白紙做皮影的頭像,用硬紙板做皮影的身體。先在白紙上描上皮影頭像,上好水彩顏色,然后再粘上白紙。怎么樣使白紙變得透明?我們也有辦法。那就是在白紙上涂上菜油,讓它變得透明些。然后再粘上白紙,再涂上菜油,大約要粘四五層白紙,再厚要影響透明度了。等晾干了,再剪下頭像,在頭頸處縫上一根竹簽,供插入身體時用。至此,皮影頭就做成了。皮影的身體應該繪有漂亮的服裝,但我們用硬紙板做就簡單得多了。在硬紙板上畫好樣子,剪成三段,用細線連接好,配上手臂,有的要配上一桿長槍或一把短錘,再縫上操作用的細竹竿,一個完整的皮影就做好了。記得我和小伙伴們當時做過好多種不同身份的皮影身體,皮影頭就更多了。真是兵齊將足,武器精良,如把村莊上男生的皮影集中起來,演它幾場折子戲是沒有問題的。做好了皮影立即上演,先是在墻壁上晃來晃去,感到不過癮了,就鉆到帳子里再操練。那時鄉(xiāng)村小學的活動器具只有幾只不大不小的皮球,同學們課余時間只能玩玩自己做的菱角、“豆腐干”。我們的皮影給學校帶去了一陣新鮮空氣,每天上學去,男同學除了背上書包,手里必定帶著一個皮影。連有些女同學也放棄了踢鍵子、跳皮筋,加入到我們的行列中了。有皮影的日子多開心呀,課余之間,放學路上,伙伴們拿著各自做的皮影,互相追逐著,口里念念有詞,模仿著上下手的表演動作。有的還不停地“呀呀呸”地喊著叫著,借皮影手中的武器,趁機向身旁的同學頭上“殺”去。兩個對手各不相讓時,便會丟下手中的皮影,赤手空拳地扭打起來。有的同學“影”迷心竅,癮實在太大,連上課時也耐不住要在課桌下舞幾下,結(jié)局自然是皮影被老師沒收。不過這沒有什么,家里備用的皮影多的是,大不了明天再帶一個來。
我清楚地記得,在四年級時,我已工工整整地臨摹了幾十個皮影頭,并裝訂成冊,還有大量自制的皮影,一直把它們當作寶貝一樣保管著。不想等我從部隊復員回家,我的那些寶貝被那幫狂呼亂喊“革命口號”的造反派、紅衛(wèi)兵認定為“四舊”,早已以“革命”的名義,連同我過去購買的《紅樓夢》《儒林外史》等書籍通通燒掉了。我的那些寶貝,充其量是一個小孩的手工制品,“大革文化命”的這場“革命”,對這些都不能容忍,更不用說對真正的皮影了。大隊里有一個皮影戲藝人,他家里的皮影那才叫多呢,整箱整箱的,也在這場大火中被燒得一干二凈。后來我從他人嘴里知道了那“振奮人心”的焚燒場面。臂戴紅袖章的造反派、紅衛(wèi)兵,個個都是極其嚴肅、虔誠的臉色,他們知道,正要做的這件前無古人的神圣大事是他們表忠心的實際行動。為此,在焚燒前,他們還集體朗讀了一段最高指示。最愛圍觀軋鬧猛的小孩,不,這時都被稱作紅小兵,他們也是全身心地投入,幫著把一個個皮影、一本本“黃”書、“黑”書,還有字畫什么的,都扔進了火堆中。黑暗中的烈火是給人以方向和力量的。這天晚上那把很明很亮的大火,自然也給造反派、紅衛(wèi)兵指明了方向,使他們有了無所畏懼的力量。這把大火的強烈輻射,還激活了已經(jīng)不很健康肌體里的獸性基因。烈焰升起,火光沖天。皮影和書在烈火中消失了。更多的大人們遠遠地站在屋檐下,不言不語,無言無語。在熊熊的烈火面前,每個人的心情都不同,只有一點是差不多的,都認為這次行動是在按照最高領袖的指示辦事,是最忠于的表示,對“四舊”,對“毒草”,對一切“反動腐朽”的東西,理當大破而特破、大燒而特燒。燒掉這些“四舊”“毒草”,就像打死一只老鼠一樣合情合理,沒有人認為這有什么不對,人們早已習慣了服從。有時我想,如果彼時我不在部隊,焚燒的現(xiàn)場會不會出現(xiàn)我的影子呢?在熊熊的“革命”烈火前,大家表現(xiàn)出少有的革命熱情,都想同“四舊”、“毒草”勢不兩立,再踏上億萬只腳。多數(shù)的時候,善良的人們在不斷地往大火里添木材、加燃料,使烈火越燒越旺,都沒有想到有被大火燒到自己的危險。而等到發(fā)現(xiàn)自己處于可悲的境地時,已經(jīng)晚了,因為你、我、他,一個個成了政治家舞臺上的皮影?!把窖脚蕖?!可恨的“文化大革命”!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155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