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是柳姿喚鄉(xiāng)愁
醉是柳姿喚鄉(xiāng)愁
文/金罌粟
濟南的春,即將慢慢拉上帷幕。岸邊的柳,在風(fēng)拂泉韻中悄悄的豐潤起來,盡管經(jīng)歷了三月的倒寒,四月的怨雪。
也許是因了“四面荷花三面柳”的文化熏染,也許是因了“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的愜意心情,反正和眾多市民一樣,見了柳樹就特別親。于是啊,鐘情的泉城人,就把她栽的到處都是,街道、庭院,大明湖畔、小清河邊,千佛山頂、黃河沿岸。
當(dāng)燕子聞訊趕來的時候,柳,便再也耐不住委屈了一冬的雪藏,于睡眼朦朧中,輕舒腰身,小心的抖掉冰凌的衣,慢慢頂破枯燥的枝皮,急迫的探出滴露的芽,伴隨著蝶蹁舞燕和千束萬朵的花,輕輕的將一縷清香送入人們的鼻,撒滿人們的心,潤紅人們的臉。掐幾枝嫩條圈成圈,往小姑娘頭上一戴,一個翠仙柳姑便應(yīng)然而出,真謂美意非常。濟南的柳,美是美的,濟南的柳,更是柔的。美的讓人隨舞,柔的讓人心顫。
漫步于小清河岸邊,在滿目的青綠中肆意遙想:春來了,還沒來得及喬裝細(xì)扮;秋走了,是誰顧得將金果的甘甜清嘗?開天自從堯舜始,醉是風(fēng)采屬盛唐,輕舟一桿千帆過,誰留余音伴滄桑?……突然,一股莫名的傷感極不協(xié)調(diào)的沖刺心頭。不知道是柳姿的過于嫵媚,還是哪根細(xì)枝不小心撥動了心中久沉的鄉(xiāng)思,記刻著我無限夢想和童真的老家門口的那棵老柳樹,是否也和泉城的柳一樣變了模樣?(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你,從遠(yuǎn)古走來,春風(fēng)化雨之時,卻浸染了本色春天的濃濃愁思。
茫茫天地之間,你平添了幾許綠意?漫漫古今一路,你又奉獻了多少鄉(xiāng)愁?也許只有那些大膽種入《詩經(jīng)》里的詩意楊柳,才會如此這般!
似乎看見一位將要征戰(zhàn)的年輕人,正站在家鄉(xiāng)的小徑旁。俯視家門口那幾棵柳樹,終于發(fā)出這樣深沉的悲吟:“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呵,那“依依”,是楊柳的鄉(xiāng)戀;那“霏霏”,是征士的別淚。
你,從大唐走來,春花爛漫之際,你鐫刻了多少人生的綠色軌跡。詩圣子美的“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卻盡生?”一語道出了早回?fù)崛嗉亦l(xiāng)的柳葉的渴望和心聲??粗铀μ缴砘ㄩ_的水波,我似乎又聽到豪放飄逸詩仙太白的吟唱:“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wù)哿?a target="_blank">春色未曾看?!?/p>
怎能相信,在巍巍巴蜀大地上,為何大唐詩人會情不自禁的輕誦起“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這般多情的戀歌?難道從《詩經(jīng)》里發(fā)芽的濃濃鄉(xiāng)情,竟然會被這淳樸率真的蜀地民風(fēng)所沖淡?那“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的壯觀瑰麗,還不能畫盡春天里家鄉(xiāng)飄拂的楊柳?怎敢相信,在漫漫長安古道邊,為何大唐詩人會疾書出“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這般憤懣的詩章?難道從《詩經(jīng)》里生長的深深別意,竟然還會被這深廣憂憤的情愫所置換?那“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的顫音,難道還不能唱夠春天里邊塞深沉的楊柳曲?
你,從大宋走來,春月圓缺之時,你反射出漫漫時運的征途。
在繁華的京都遠(yuǎn)郊,大宋詞人會苦詠那“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這般傷感的哀歌?那“夾岸曉煙楊柳綠,滿園春雨杏花紅”的亮麗,那“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的清新,難道還不能傳遞春天里楊柳的神韻?那“春未老,風(fēng)細(xì)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的超然,難道還不能關(guān)照春天里楊柳的灑脫?
我問詩經(jīng),我問唐詩,我問宋詞,我問泉城的柳,也向這曼舞的柳問我故鄉(xiāng)。
“又想老家了?”妻伸手遞過半疊紙巾。
“嗯”
“老人祭日的時候,我陪你回去吧,……”
2013年 4月27日于泉城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157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