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街
雨街
文/方僧
清晨,一埸突如其來的細(xì)雨,澆涼了老街的悶熱,夜黑咧的月食也被淹沒在陰雨里了,我漫步在雨中的街市上,感受清欣的雨意和集市的熱鬧。
余曲老街地處長安鬧市之中,古來人稱“城壕里”,光這“城壕”二字,甚是覺得神秘、陰森和怪異。因?yàn)?,余曲?zhèn)并無城可考,凡能叫“城壕”者,必有區(qū)別于其它街巷的神奇之處,不是地域偏辟怪異,就是曾發(fā)生過令人費(fèi)解生畏的故事,至于余曲老街的形成和神秘,我不知道?或許老街同北京的琉璃廠大街一樣,也有很多的故事或趣聞呢!早中為市,日午集散,一到下午就顯得異常寂靜,聽說辟靜得狼能把娃拉去都不知道,我看叫作“城壕”一點(diǎn)也不為過啊?
這里的繁華熱鬧比冷了其它街道的清閑寂寞。
獨(dú)有老街,一到雨天,滿街撐著五顏六色的大傘,大傘下又匯集了許多五顏六色的小傘,食客們便在各式傘下聚集著,這便是雨中的余曲。我透過傘的縫隙,看見街面上梧桐樹的葉子淌著雨滴,不時地滴在大傘頂上,繼而又滾落在行人的小傘上,或被風(fēng)吹散,或又滾落在行人腳下,匯集成溪而流去,若大的一條街道,形成了千百條小溪,雨中便有了一條傘河,小傘也隨著溪水流動著。(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老街的吃食自古名氣大,勢扎的也大,遠(yuǎn)近的群眾都知道,老街的吃食大多數(shù)是方便小吃,現(xiàn)做現(xiàn)賣,立等可吃,以快捷為特點(diǎn),人稱中式快餐,所以生意就特別紅火。只有花圈店和香燭紙表的攤子出奇的清閑,攤主亦然是擺著一副攸閑的神情,似乎街上生意的涼熱與自己毫無關(guān)系,那怕無人問津也決不徒增煩惱。俗話說:“三年還等不出個閏臘月來呢?”從容等待的樣子,不難看出攤主不召急的心思。其實(shí),誰心里都有一本經(jīng),香蠟供品那是個冷熱貨,知道人人遲早都得用上。
光就“余曲老街”這名子就覺得古雅了許多,老余曲人都說金貴著呢!在百姓心里有著很重的份量呢?街的北十字是自發(fā)形成的人市,一年四季聚集著四鄉(xiāng)八村的農(nóng)民,老想用勞力換幾個油鹽錢。攆也攆不走,趕也趕不動,任憑你使盡魔法也摳不散這伙人的勞動熱情,把個東坡上的正規(guī)勞動力市埸涼了好些年無人問津。
街兩旁擠滿了做生意的攤販和前來購東西的主顧。街市的鋪面從南往北,全建在三尺高的磚臺上,有的還鑲了石條,這必是與雨有關(guān),一到雨天,東坡和北坡上的水都在老街匯集,形成一條雨河,水面上漂著各式雜物,向南流去,直入皂河。我想,這也許就是“城壕”的意境吧!從福音堂向南多以日用雜品,生產(chǎn)資料,裁縫鋪,醫(yī)藥鋪居多。向北半里之遙,街旁鋪面和樹蔭下的路旁全是吃食攤點(diǎn),尤其是天剛麻麻亮,各個攤點(diǎn)就忙活著生爐子搭炭,添油和面,收拾準(zhǔn)備起來!一會兒炊煙飄緲,爐火初紅,油煎湯沸,香氣溢鼻,食客們便從四面蜂涌而至,老街頓時人聲沸騰,吆喝聲也時起彼伏,生意也就開始紅火起來了。一條街,吃食五花八門,用品要啥有啥,你就是尋個蒲扇,鐵銑,套環(huán)繩,都能輕松尋到,你要是想吃皇上吃的御繕,老街的人也能做得出來。搜羅老字號的鋪?zhàn)?,那一定很多很多,從北向南?shù):三食堂的紅肉煮,楊全壽的羊肉泡,劉樂鳳的餃子,徐克昌家的葫蘆頭,張忠堂的炒條粉,孫茂海的蔥花餅,王老五的灌灌饃,田世興的粽子,邱居祥家的油糕,那簡直是禿子的頭發(fā)無數(shù)啊。但是,如今這些老字號老牌子己所剩無幾了,有的輾轉(zhuǎn)移店失了傳人,有的掙了錢歇了店撂下手藝出門云游,有的云里霧里的飄著遠(yuǎn)去了……。
往事如煙,那些離我遠(yuǎn)去的名吃,贊頌著歲月的美好,讓人們回憶起生活的真味。
后來市埸經(jīng)濟(jì)的深入,四鄉(xiāng)人都看上了老街這塊風(fēng)水寶地,各種小吃都涌入余曲老街,據(jù)說有臺灣的醬曲餅,有東北的雜糧煎餅,有四川的土渣餅,有河南的糊辣湯,秦鎮(zhèn)的涼皮,漢中的米皮。但是,長安人從小吃慣了大老碗盛燃面的本土食物,對于一岸子來的那些蠻聲叫賣,一時還聽不慣,口味也吃不慣。只有積沉下來的《蔥花餅》,還保留著木炭燒考,大塊和面,大碗波油,蔥花伴醬,咸菜稀飯,色香味型均未改變,那爐堂的火一年四季都旺旺的。杜曲江坡《硬豆腐》也擠入老街市埸,沒有店面,一人、一車、一鐵鍋,硬度適中,酸辣有度,也就那么簡單,也就那么好吃。過去人常說:“硬看四奎他媽拂粽子,不看臘果家的燈影子?!边@說明老街過去不但有美食,而且還有雜戲助興,滋潤得很呢!
今天的余曲,巳經(jīng)不是昨日的老街了。
余曲早就無人記得了,城壕更是離我們遠(yuǎn)去了,韋曲也變成了航天基地,長安也已是西安的后花園了,這些與咱老姓的日子都無關(guān),知道也不打糧食,也就少操那閑心。
經(jīng)久的歲月釀出吃食的快活享受,至今還留在人們的腦海中久久不能忘懷。我一有空閑必去老街,吃食巳不重要,重要的是感受那街的味道和心中的懷念。
在這個陰瀝的五月,老街的過去令我懷念而感動,我為我們失去的優(yōu)秀傳統(tǒng)而流淚!為今日的生存境遇而悲哀……。
2011年五月于余曲老街廟中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16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