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七月半
寫在七月半
今夜就是七月半,老人們常說死去的人會在今天的日子回到自己家中拿錢用,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在今天夜里給死去的家里人燒紙錢。
吃完晚飯,婆婆就叫我把草紙印了準(zhǔn)備燒掉。她找了三支香帶著紙就走了,我給她打著電筒走在身后。我們來到公路邊就把紙燒了,點燃香插在旁邊。我看見婆婆一臉虔誠的樣子也笑不出來了。突然我發(fā)現(xiàn)這樣很好,老人們心中都有個儀式的寄托。過年的時候,給去逝的人燒點紙錢,這既是孝道的傳承更是懷念的寄托。如此,不但不會覺得自己的親人不在了反而會覺得他們就靜靜的在自己周圍,他們安詳?shù)靥稍谛淞掷?。七月半的時候,也不忘了給亡靈燒點紙錢,活著的人過的很安慰。
小時候我經(jīng)常故意挑刺說些鬼神的話,總是覺得他們很封建迂腐。現(xiàn)在長大了才理解他們的智慧。婆婆經(jīng)常說這些都是做給活著的人看的,死人哪知道什么。我現(xiàn)在覺得她說的話很有道理。從小到大,只要過年我和父親都要去給過逝的爺爺上墳。雖說只是燒點紙錢上一炷香,但是千百年來傳承至今都沒有廢止。婆的墳在哪里。父親說他還小的時候就和爺爺每年去給他的爺爺上墳,以前還要給磕頭作我小時候就知道自己有個沒有見過面的爺爺,他的墳就在小樹林里。父親說過他的爺爺和婆揖的。我們的根就在這里,我們是一輩又一輩走過來的,我們不會忘了自己的祖先。
老人自有他們的智慧。他們活著有自己精神的寄托,婆婆也是那樣的。一天我就突然懂了,他們就是希望能為兒孫做點什么。那時我還在學(xué)校里,婆婆打電話來說她給我種了地瓜叫我放假早點回家。沒過幾天她又說家里的草莓熟了沒有人吃,問我好久回去。記得小的時候,婆婆給我們姐弟兩栽了好多果樹,一到果實熟了我們就爬到樹上吃個夠?,F(xiàn)在姐姐嫁人了,我在外求學(xué),回家的機(jī)會和時間都很少,婆婆有些不習(xí)慣了。她帶大了自己的兒女,接著又為了我們姐弟忙碌。十幾年過去了,她都習(xí)慣了有我們的生活。突然我們都不在她的身邊了,她就把寄托轉(zhuǎn)移到了養(yǎng)貓貓狗狗,種植以前我們愛吃的菜,也許這樣他們感覺會好點。
沒有精神寄托的人活著就像行尸走肉,魂不附體,沒有任何的意義和激情。有了精神寄托,人活著才有方向和堅持活下去的勇氣,這樣的日子也才叫日子,否則就是坐著等死。我以前曾經(jīng)無意和婆婆開玩笑說她種的地瓜到時候沒有人吃,她沒有回答,眼中竟然有淚。我深深的知道自己犯了一個多么大的錯,我的一句話把老人苦心經(jīng)營的精神寄托敲碎了,碎了一地。她過了會兒說如果她不種點地瓜她還可以干什,她不種我們喜歡吃的菜我們回家吃什么。突然我感覺到歲月的滄桑和無情,我被婆婆幾句簡單的話洗腦了,那是我聽過最簡單感人的話。我馬上就說多種點,孫媳婦也快要來了。婆婆的臉上又揚(yáng)起了笑意,把皺紋擠在了一起。(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我不知為何喜歡大山,也許是我們就是山里人生生死死活在山里死在山里的緣故。看見大山就感覺到家的味道,感覺到心很平靜,似乎看見了家鄉(xiāng)的那些人,看見了自己的父母,看見了婆婆佝僂著腰種地瓜的樣子。落葉歸根,我的根就在四川的山,家里的山。
多年后,我也會帶著我的孩子去給他的爺爺上墳,告訴他我小時候的事情;多年后,我也會在七月半的時候燒點紙錢上一炷香;多年后,我也會給自己的兒孫種地瓜;多年后,我會像所有的老人一樣重回大山的懷抱,躺在那片小樹林里。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168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