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柳是感性之物。雖寒意料峭,但她耐不住寂寞,飽漲芽苞,吐出柳穗,抒發(fā)靜寂已久的激情,表達出自己的意愿。由鵝黃到嫩綠,是早春最優(yōu)雅之物,在春風中最解風情。感知著春日的溫度,她細膩如絲的情感捕捉春的氣息。點點芽苞綴于萬條金絲中如小小音符,等待春風流過琴弦。黃鸝是她最青睞的歌者,她們相濡以沫,在春光中縱情吟唱。
三月是一段美好的時光,柳色若有若無,此刻是柳色觀賞的最佳期。嫩黃的薄霧縈繞陳年的枝條,如夢般揮之不去。三月底正是柳色的妙齡,再過些時日就會變成深綠,柳葉也長大了許多;褪去了稚嫩與矜持,多了幾分張揚與夸張;恐怕再也沒有這么美的觀賞效果了。正如韶華易逝,容顏易老。
嫩綠的柳條是春色中最美之物,雖不及桃花杏花那么艷麗,但青青柳色如詩如畫,如霧靄縈繞樹冠,的確美不勝收。遠遠望去一樹樹鵝黃弄碧,一排排綠霧繚繞,這美景的確醉人三分。黑壯的樹干是男人雄壯的身體,托起如水的女人。柔美的柳條如秀發(fā)在風中搖曳,亦如飄蕩的水草自由暢快。柳枝萬條垂下,如串串蝗蟲聚在枝條。數(shù)不盡的蝗蟲匯于一起,奏響了早春最具動感的暢想曲。最好不去折柳,免得驚飛一樹綠蟲。
最妙是細雨,點點雨絲潮濕了枝條。柳色細潤了幾分,增色了幾分。和風細雨中柳苞發(fā)育成了彎彎細眉,如美目盼兮。嫩嫩柳葉如新月,剛學會了幾絲嫵媚,卻含著幾分澀澀的嬌羞。
柳風陣陣如古風悠悠,將如煙往事吹盡。在柳下曾有多少悲歡離合、折柳相送;又有多少佳人樹下相望、望斷天涯路。柳歷來被人們所欣賞、鐘愛。在《詩經(jīng)》中有“楊柳依依”,仿佛是永遠也訴不完的相思依依。唐詩中有“萬條垂下綠絲絳”、“兩個黃鸝鳴翠柳“;經(jīng)典的名句穿越唐朝的春風飄然至今。“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是詩人留下的滄桑的哀怨,陣陣柳風吹不盡那已凝固的情感;仿佛跨越千年依然悲涼。宋詞中有“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比碎g最是離愁,楊柳下總是傷心無數(shù);柳下醉飲,縱是酒醒也消不盡深深的憂傷。佇立萬絲下仿佛思接千古,思緒悠悠仿佛古塤吹奏出的、來自遠古的泣訴。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寫的是明月如水、佳人柳下浪漫相約,只是迷人的良辰美景易逝;今宵柳月依舊不見去年人,凄怨中透出經(jīng)典的憂傷。清風明月的背景下,柔柳定格成唯美的黑白照片。(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唯有志摩這樣的大家才能寫出這樣絕美的句子。夕陽中的柔柳鍍上金色,的確美艷無比,正是嬌艷絕倫的新娘!
欣賞著柔美的柳條在風中飄搖,竟自失起來,悠悠思緒與飄舞的柳枝交織一起在風中飛···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22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