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三顧
話說羅貫中據(jù)陳壽所撰《三國志》為主體,加入民間傳說故事及各未曾載錄的史料而作《三國演義》,從而登上四大名著的寶座。
其中多少英雄故事讓無數(shù)人們所感嘆。羅貫中更是強調(diào)故事的“生動”,平添多少故事傳說,倒弄巧成拙,為英雄智士們臉上抹黑,無奈地被丑化。其中,以“三顧茅廬”為甚。詩人甚至兒童都耳熟能詳?shù)摹叭欀Y”,其實在原著中,只有寥寥數(shù)字:凡三往,乃見。羅兄卻以一章之述,打造如今廣傳的“三顧”,真令人深感無奈。本來羅貫中出于好意為雙龍?zhí)聿?,殊不知,結果卻差強人意。
或說孔明聽得徐庶的講述;假裝義正言辭地把徐庶趕跑了。然后在假裝正義地給劉備布下三次別樣的“空城計”。自己卻逍遙作樂。本來劉備已經(jīng)完全符合諸葛亮的理想標準:武強文弱,一窮二白,義廣天下,大可一展宏圖,卻非得屢費心思去試其誠心?怪哉!怪哉!而劉備這個老牌演員也樂于陪孔明作秀,以他比辣椒油還管用的演技,一起上演“茅廬三顧”之典故了。三次錯拜:一拜其友,二拜其弟,三拜其岳,以劉備如此厚的臉皮,算是成了,此戲足矣!劉備倒不要緊,可苦了關張二人,在門外苦等三次,“三顧之禮”,實則雙龍互相測探的無聲戰(zhàn)爭。劉備,潛龍也;何不知臥龍之心,于是便促成“三顧”。連最好一顧也等了一個時辰,終于得見臥龍。羅貫中不可不謂用心良苦,為雙龍增添幾分色彩,可能是黑色。
如此別樣的“三顧”,固怪之矣,何須畫蛇添足?拋卻別樣,返璞歸真,方為至美。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269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