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婆婆,厚道,精明
母親是厚道的。
然而在我小時候卻把這厚道看成了軟弱的代名詞。在我小的時候,因為家境清寒,真是沒少受別人的欺負。那些大小孩欺負我時,我自然會奮起反抗,可被母親知道后,拖回來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罵,有時甚至還有皮肉之苦,母親的理由就是你打不過人家你就不會躲啊,人家比你大呢。每每這時我就會對著母親恨恨地說:就是因為你們太老實,別人才敢欺負我。而母親卻說:孩子,能吃虧的人添福呢。我就在心里問:可你的福都添到哪去了呢?同時也在心里暗暗地發(fā)誓等我長大后我絕不容許任何人再來欺負我們家。
母親呢,自然不會把我一個小屁孩的話放在心上,依然以她自己的方式對待周圍的人和事。那時生產隊里時不時的要開個大會小會什么的,大伙都喜歡擠到我們家那破舊又狹小的屋子里來,害得我們姐弟連個寫字的地方都沒有。母親呢,又是遞煙又是端茶,忙得不亦樂乎。也有人問,你向隊里申請過要電費茶水補助什么的沒有,母親就笑著回答說:沒有,花不了幾個錢的。我的母親大人啊,圖的也許就是旺旺的人氣。
長大后,我用自己掙的第一筆工資給家里打了一口搖井,為的是不讓父母再到村里那口露天的水井里去挑水。自我們家的井打了以后,附近那些沒打井的人家都到我們家來搖水,經年累月的,母親也從沒表示過不高興。弟媳過門以后對此有她自己的看法,母親呢,依然是那句話:沒事,花不了幾個錢的。其實呢,那口井到現(xiàn)在已有十多年歷史了,因為光顧的人多,搖手都不知道換了多少次了。他們當中也有人提議要合伙來分擔搖井的維修費,母親硬是沒答應。
這就是我偉大而平凡的母親,幾十年如一日,以她的善良、厚道和熱情感染著她身邊的每一個人。每次回娘家那些來我家搖水的老人總是跟我念叨我母親的好,讓他們沾了不少光,我呢,自然也拎得清那些話都是由衷的,發(fā)自心底的,透著沉甸甸的感情的。
電視劇《老伴》里面馬建秋的父母從小就告誡他們做人要厚道,他們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在生命的最后時光里,他們不遺余力地出奇招想妙法,幫五個兒女渡過了一道又一道坎,包括事業(yè)上的,感情上的,生活上的。跟母親的厚道相比,他們的厚道里不失精明,也是我更看重的。這樣的老人。(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跟母親相比,我的婆婆是精明的。在我小的時候,母親和婆婆有不少相同之處,年紀相差不大,都有一個少言寡語老實巴交的丈夫,都有幾個年幼的孩子,都擁有一個清貧的家。所不同的是婆婆生性潑辣,率直。只要有人來侵犯她的家園欺負她的家人,婆婆就會咆哮著,怒吼著,沖鋒陷陣在前,公公則在后面吶喊助威,場面可真夠壯觀的(當然這些都是我結婚以后道聽途說來的)。那個時候的婆婆是家里的頂梁柱,她任勞任怨地操持家務,對丈夫是掏心掏肺的好,對子女則是呵護有加(這些我現(xiàn)在也有很深的感受)。對外呢,婆婆的態(tài)度就是該你的我一分也不會少給,不該我的我一分也不會多拿,誰要是憑白無故來欺負俺俺堅決不同意。結婚十多年了,我跟婆婆的關系一直都很好,甚至可以說從沒有過隔閡,并不是說我有多賢惠多孝順,而是婆婆在做人方面的確有她的過人之處。
電視劇《我們倆的婚姻》里夏小寧的婆婆是一個中年喪偶、說話滴水不漏,在兒女面前有著絕對權威的老人,可就是這么一個精明的老人,在與兒媳的第一次見面時就給了她一種無形的壓抑感,以至于后來婆媳關系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與婆婆的精明相比,我更看重的是哪一種答案自然不說就明。在非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上,偶爾的一次裝聾作啞,沒人會把你當成傻子,有時還會讓人心存感激。水至清則無魚,許就是這個理吧。
母親和婆婆是我生命里最親的兩個老人,雖然性格截然不同,處世方式也大相徑庭,但她們都擁有一個幸福的晚年,有孝順的兒女陪伴左右,有頑皮的孫輩承歡膝下,對她們而言,這就是人生最大的滿足。她們都是值得我尊敬的。
后記:電視劇《老伴》終于播完了,我是用心用情把他看完的,看過之后心里攢滿了感動和感觸,同時也有寫點什么的沖動,于是挑燈夜戰(zhàn),寫了上面這篇文章,以此獻給我的母親和婆婆,并祝兩位老人永遠健康,永遠幸福!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2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