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縣委書記騎車下鄉(xiāng)的日子
跟縣委書記騎車下鄉(xiāng)的日子
神龍
在一個縣里,縣委書記是全權代表,也就是老百姓說的“最大的官”。在縣委書記身邊工作,處處小心謹慎,既光榮而又辛苦。
從1978年到1982年,這4年多時間里,我側重跟隨縣委書記工作。主要任務是隨同書記下鄉(xiāng),一起參加勞動,調查研究,記錄書記談話要點,負責書記講話起草,傳達辦理書記交辦的事宜。
當年的縣委、縣革委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我1974年進入縣委時,機關只有一輛北京吉普,后來又陸續(xù)添了一部福州吉普、一輛紅星面包車,大約在1984年才買了一部省婦聯退下來的舊式上海轎車。當年,人們形象地說“縣委書記帆布篷(吉普),公社書記130(客貨),大隊書記小蹦蹦(拖拉機)?!逼鋵?,縣委的這些車主要是領導外出開會或有急事才用,縣內活動下鄉(xiāng)都是騎自行車。
開始是跟白化同書記,后來換了趙文群書記,兩位書記閱歷不一,但工作作風非常樸實,工作兢兢業(yè)業(yè),除了外出,白天基本上是到生產第一線。縣內開會,閱讀批辦文件大都在晚上。因此那幾年跟隨書記騎車下鄉(xiāng)是家常便飯。夏天戴一頂草帽,遮陽擋雨,冬天圍一條線圍巾,擋風御寒。到公社和干部一樣吃伙房,遇上啥飯吃啥飯,到村里去農戶吃派飯,按規(guī)定交糧票交錢。(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四年多跟隨書記騎車下鄉(xiāng)多少次,沒有詳細記錄,但是有兩次下鄉(xiāng)使我難以忘懷。
一次是1978年秋后,跟隨白化同書記。那天早飯后,我和白書記騎車從機關出發(fā),他在先我緊追在后,出西關往趙同方向。那時書記下鄉(xiāng)從不事先通知,作為隨從,領導不說也不好打問,這已是不成文的慣例。當年鄉(xiāng)間都是土路,彎彎曲曲,坑洼不平。我們的行走路線是從趙同到溝北再到蘇陽,從蘇陽走山路翻過九龍口到蘇村公社吃午飯。飯后聽了公社書記簡要匯報,然后出發(fā)到楊家寨、北正、南沙灘、王家莊、喬家莊、前仙、南子溝,從南子溝到我們口頭村,天已經黑了,原來準備在我家吃晚飯,白書記讓我通知村支部書記,晚飯后開全體黨員座談會?;丶液?,白書記看飯還沒做好,就讓我陪同去三里之外的后仙村,看望退休的糧食局胡局長。到胡局長家正趕上準備吃飯,胡局長見縣委書記登門看望,很是激動,硬是攔住我們吃了晚飯才放行。那頓飯吃的是玉米面窩窩頭、雜面湯、白蘿卜咸菜。回到我們村,全村黨員集中等待,這是我們村有史以來縣委書記第一次光臨,親自召開座談會,黨員們異常興奮,有幾個老黨員雙手緊握白書記的手,久久不放。座談會的中心是如何開展農田水利建設,改變生產條件。大家發(fā)言踴躍、熱烈。座談會結束時,已是夜里10點多了。白書記讓我住在家里,第二天早上到南佐工委(當年縣委設立的管理山區(qū)7個公社的派出機構,又稱“山建辦”)找他。他獨自騎車摸黑走12里地到南佐。這一次長途跋涉下鄉(xiāng),主要是調研督導農田水利建設。
時隔幾年,1982年麥收之后的一天,我跟隨趙文群書記騎車下鄉(xiāng),行走路線竟然與跟白書記那一次基本一致,不同的是,這次調研督導工作,主要是查看鄉(xiāng)干部作風。沿途所經過的趙同、溝北、蘇陽、蘇村、北正、曠村、黑水河、前仙8個鄉(xiāng),行程80里,不找鄉(xiāng)領導、村干部,每個鄉(xiāng)抽查一兩個村。每到一個村,向群眾打聽鄉(xiāng)干部在誰家住,然后找到房東打問鄉(xiāng)干部在村住的情況。如果房東說鄉(xiāng)干部不常住或者說好幾天沒來,我們就告辭。如果房東說昨天還在或者說今天剛走,就讓房東領著我們到鄉(xiāng)干部住的屋里查看。當時我還納悶,既然房東說鄉(xiāng)干部剛走,為什么還要到屋里查看呢?路上我從趙書記的談話中才解其意。從墨池村出來,趙書記說,這家房東說了瞎話,他說鄉(xiāng)干部昨晚還在這兒住,看桌椅上、被褥上的塵土都那么厚,至少好幾天沒在。在蜿蜒的鄉(xiāng)村路上,走走停停,不時查看路邊的莊稼,一路走,一路看。沿途看到地里有干活的,趙書記就把自行車停在一邊,走進干活的農民,詢問生產上有什么困難,種得莊稼是什么品種,并耐心告訴應該怎么管理、施肥,詢問包村公社干部叫什么名字,群眾有什么反映。在往九龍口走的梯田里,一位真在管理棉花的老農問趙書記:“你是干什么的,懂得這么多,還敢打聽駐村干部情況.”趙書記手拿一頂舊草帽,詼諧地回答:“我是咱們縣農林局的老技術員,打聽駐村干部是想讓他們教大家科學種田?!痹诜^九龍口下坡的山路上,趙書記表現出嫻熟的騎車技術,他在前邊或快或慢,可我卻不小心摔了個跟頭。趙書記說;“下坡要沉住氣,看你這年輕人,騎車技術還不如我老頭兒哩!”中午我們在蘇村鄉(xiāng)吃的面條。一路顛簸,一路風塵,一路汗水。下午看完順路的幾個鄉(xiāng),到我們村邊時,太陽已經落山。趙書記照樣是讓我在家住下,他獨自到南佐“山建辦”住宿。
那幾年,隨縣委書記下鄉(xiāng),親眼目睹了他們?yōu)榱它h的事業(yè)和人民的利益,夜以繼日地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的忘我情景。領略了他們密切聯系群眾、關心群眾疾苦的優(yōu)良作風和大公無私、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他們的言傳身教使我不敢稍有懈怠。他們的行事風格,領導藝術和工作方法,對我后來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都帶來很大的影響,受益匪淺。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225879/
跟縣委書記騎車下鄉(xiāng)的日子的評論 (共 8 條)
- 平水晴云 審核通過并說 1978年到1982年剛改革開放的年月,書記還是一心為人民的,比現在的簡直是地下天上不能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