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洗禮”記
廬山,似明麗多姿的一蓮花,競秀九江;更似一江南少女,天生麗姿,卻又嬌嗔任性。千百年來,風(fēng)情卓約這位少女,引得陶潛、李白、白居易、蘇軾、朱熹等無數(shù)游子競折腰。我第二次到廬山,受到的歡迎,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洗禮”。
時值四月,敏紅、兆祥和我三人結(jié)伴,溯江而上游廬山。12日早晨7點(diǎn)20分,公交車到蓮花洞時,天空開朗起來。下車緣石階登上山坡,飄渺的白霧卻將朝思暮想的這位“江南少女”團(tuán)團(tuán)裹住,讓我們一點(diǎn)也看不見她的秀姿。而山下的水田,明晃晃得象一塊塊鏡子。
沿山道登了十多分鐘,腳下的白霧豁然開朗,西面翠綠的山巒、白晃晃的湖泊、彎曲的大江展露出來。上空,飄移不定的云團(tuán)之間,露出不成形的藍(lán)天。我們無意多欣賞,只是拾級上行。山道兩旁,柳杉、毛竹青翠欲滴,真是“蔥籠廬山春更妍”。
8點(diǎn),石階左邊出現(xiàn)一頹圮小亭,二根柱石上鐫著“亭高萬樹低,路凹千峰奇”的篆字楹聯(lián)。石階倚著山坡蜿蜒上升。右側(cè)亭亭玉立的竹叢下是山澗,“叮咚”的水聲穿過竹叢,不絕于耳。不知為何,杜鵑花倒是不多見。8點(diǎn)10分,石階旁現(xiàn)出一泓清澈的泉水。我們止步歇息,雙手捧泉水解渴。并將身上的外衣、毛線衣就都脫去,僅穿著襯衫,身上熱氣騰騰冒著汗。泉水清涼,喝了幾大口,沁人心脾,格外舒暢。歇息幾分鐘,身上便感到?jīng)隼?。三人起身繼續(xù)往上爬。
8點(diǎn)半,石階漸陡,我們?nèi)齻€氣喘吁吁。身后趕上來幾個十七、八歲僅穿褲頭背心的小伙子。他們健步超過我們,一個勁地向上登。這一段就是自古以來人們稱之為“好漢坡”的地方。路陡,吃力,汗流浹背。我們身上的襯衣早就濕透了。氣喘吁吁的我們爬十來步,就停步歇息一下。
8點(diǎn)40分,坐在路邊喘息。突然間,山麓上的白霧,茫茫地彌漫開來。能見度漸低。我們?nèi)齻€沒在意。因后面又有人趕上來。我們就起身,不一會兒,便翻上一道山嶺。其右面的山巒已在我們腳下;左面則是高崇的山體,濃霧遮掩,望不見峰頂。三人談笑間越過了“好漢坡”。(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好漢坡”過后,山道較平坦,走了四、五里路的樣子。山道變成了在峭壁上開劈的棧道,狹窄、險峻,左面是高聳的絕壁,右面則是登山者不敢下視的深淵。在此處,“一失足必成千古恨”。
過了棧道,明麗秀雅的廬山,漸漸向我們展露出誘人的魅力。我們?nèi)吮妒芄奈?,游興猛漲。興高采烈之際,耳畔,突然響起了呼嘯的風(fēng)聲。眼前,剛剛沿著山坡下滑的團(tuán)團(tuán)白霧,陡然颼颼地快速地上升。繼而,眼前是混沌一片的白霧,一會兒,周圍昏暗起來。一直身挨身、步連著步的我們?nèi)?,互相只聽到話語聲,但就是看不見他倆的身影啦。
剎那間,頭上風(fēng)云陡變。先是風(fēng)聲呼呼大作,天混地暗,沙粒碎石樹枝隨風(fēng)沖蕩。《西游記》里妖魔鬼怪現(xiàn)身前的嚇人場面,竟突兀而來。幾分鐘前,團(tuán)團(tuán)云霧還是順著山坡滾滾而下,瞬間,卻又如同海邊的飛漲的大潮,順著山坡洶涌而上。驚駭中,蠶豆大的雨點(diǎn)又“啪啪”砸下,我們疑是冰雹。山道二旁,除了累累的頑石,就是稀疏的小樹,根本就無處可躲!也無可遮可擋之物。驚慌的我們?nèi)?,頓時是恨山巖無穴無洞。驚駭中各自就近急忙趴到山巖根部。兆祥用身體遮蓋著灰色馬桶包,里面是二個照相機(jī)和幾筒膠卷。
風(fēng)起云涌,天混地暗,似乎還有飛沙走石砸到身上來。蘇軾描述過的翻江倒海的雨勢:“游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云撥不開。天外黑風(fēng)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十分瀲灔金尊凸,千杖敲鏗羯鼓倕。喚起謫仙泉酒面,倒傾鮫室瀉瓊瑰?!本乖趶]山好漢坡上被我們幾個遭遇了??耧L(fēng)暴雨中,我們?nèi)说臒嵘碜訋追昼娋捅粷擦藗€透心涼。
翻江倒海的雨勢持續(xù)時間不長。沒到十分鐘,雨勢就平緩了下來。落湯雞似的我們,不敢停。起身趕緊冒雨繼續(xù)上山,活動中身子熱,不致受涼。山雨中,我們奮力上行。登上牯嶺平地,快步跑到路邊就近的一家飯店。門廊上二個身穿棉襖的女服務(wù)員看到落湯雞般的我們?nèi)?,笑了起了。沒登記,就讓我們?nèi)讼冗M(jìn)樓上的房間,脫去身上的濕衣褲。
嘴里的上牙不停地磕碰著下牙。但我們?nèi)齻€倒很興奮。天行有常也無常,登臨之樂不尋常。廬山這位江南美女,今天竟然對游客翻了臉!露出崢嶸面目,讓我們接受她的“洗禮”。這種“洗禮”,真是可遇不可求——飛沙走石,詭譎的妖霧!僅僅在《西游記》這類小說中描繪過的景象,竟讓我們在廬山親臨其境了;蘇軾詩里描述的翻江倒海的雨勢,也讓我們登山途中見識到了。這,何嘗不是廬山這位美少女發(fā)脾氣時的“真面目”呢?
樹有樹性,山有山性.心清玉潔的江南美少女,是討厭俗子靠近的.有時,也是會發(fā)脾氣的.佛經(jīng)上說,站立蓮花上的觀音菩薩有33種法相.那天我們?nèi)私?jīng)受的“洗禮”,豈不是廬山這個江南美少女的另一種“真面目”?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廬山, 象蓮花一樣,“香遠(yuǎn)益清,亭亭靜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1200)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23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