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國:裹腳布與節(jié)育環(huán)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裹腳的女人,叫窅(杳)娘。她不是一位農(nóng)婦,而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妃子。她裹腳只是為了在給皇帝跳舞時更好看些,沒想到皇帝很喜歡。裹腳,就此成為封建中國的時尚。比起巴黎時裝,中國的裹腳布才真正地引領了千年的美麗。
然而美麗總是要付出代價的,即使巴黎的創(chuàng)造,也多以裸露為犧牲。古代中國相鼠尚且有齒,人又豈能無恥。因此古中國不流行裸露,流行包裹。流行裸露是失禮的,流行包裹卻是痛苦的。就像外面陽光普照,而你卻只能在寫字樓里冷光燈下寫字。
裹腳布不僅中國有,蘇聯(lián)也有。只是我們用它時,總是吃力地裹緊,以此來制造畸形的骨骼,這樣裹在腳上得來的全是痛苦的感受。據(jù)說只要用鞭子抽打,使小姑娘在地上一陣亂蹦之后,定型的腳還能更好看些。蘇聯(lián)人使用它時,卻只是輕輕地拉直,反復裹上幾層后,再穿上靴子,這樣走在冰天雪地里,腳底的熱也烘得全身溫暖。后來紅軍也學得了這個技巧,所以我們在老舊電影里里,總會看到一隊扎著白色布條的小腿在跑。城里的屌絲可能不知道:常在山里跑,哪能不粘草;常在泥里趟,哪有白臉龐。于是我發(fā)現(xiàn),即使留洋回來,裹腳布仍然只能做中國式裹腳的活兒。
那么外洋流入的東西,也應該保持著洋文明的性質吧?
古代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利用駱駝搬運貨物,長途跋涉去做交易。為了防止旅行途中駱駝妊娠,他們在母駱駝陰道里放入小石塊,有效地杜絕了母駱駝受孕的幾率。波蘭醫(yī)師Richard Richter受到啟發(fā),于是以蠶腸線制成環(huán)形節(jié)育器。后又經(jīng)德國醫(yī)師Emst Grafenberg改進,制成合金環(huán),宮內(nèi)節(jié)育器才得到推廣。但由于臨床上出現(xiàn)過節(jié)育器導致婦科疾病高發(fā)的事例,所以截止目前,全世界上也只有約1億的女性在使用,其中8000多萬在中國。由此,我們能夠推斷,國外的女性,都不太愿意用它。
相比之下,17世紀晚期,查理二世的御醫(yī)Joseph Condom采用小羊的盲腸制成的避孕套,卻成為全世界女性最歡迎的避孕方式。而古代埃及貴族,將樹膠、椰汁和蜂蜜浸濕過的羊毛綿球,植入女性體內(nèi)的避孕方式更加有效。但他們從不去想,這些東西會不會爛在女性體內(nèi)?至于是否給女性生活帶來不便的問題,就更不值一提了。又有誰敢提呢?提了又能改變什么?要搞清楚,他爸是法老。(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裹腳布與節(jié)育環(huán),一個在中國土生土長,一個漂洋過海來到了中國。他們與中國婦女的相遇,有著肌膚肉里的接觸??烧l知道,這是不是愛情?
《鏡花緣》里的船長林芝洋,被女兒國國王相中以后,開始經(jīng)歷了裹腳的慘痛生活。我們試想,一雙大出少女一倍的腳,包裹起來一定困難,也一定要痛苦百倍。幸而后來被他妹夫救出,只是可悲的女兒國國王,熬了幾個月都沒能圓方。由此也可以看出,要結婚,裹腳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童年時我還見過一個裹過腳的老女人,她的一雙小布鞋,我看了都不屑。如今追憶卻只能記起黑色的鞋面,那便是我至今見過的中國式裹腳最后的物證。
《昆蟲記》里有過對蝎子交尾的記錄。交尾后,雄蝎子會被雌蝎子吞食。我行文的過程中想到,若是也采取蝎子的方式,節(jié)育環(huán)似乎沒有必要用了;非但節(jié)育環(huán)用不著,若能早被中國人認識到,恐怕連太監(jiān)這樣有特色的產(chǎn)物也不至出現(xiàn)。我又想起蜈蚣,還好爬行物種不必全都裹腳,否則它們可得忙壞了。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437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