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書
小時候,在農(nóng)村里沒有什么文化娛樂活動,冬季農(nóng)閑時的聽說書是我記憶最深刻的事了,也是那時候最快樂的事之一。
秋收后,天涼了,地上沒有什么活兒可干了。生產(chǎn)隊里便去請個說書的先生來。所謂說書,就是打鼓說書,說書先生利用一個洗盆臉架支起一個小鼓,左手拿著一個木制的快板,右手拿一根鼓棍邊敲鼓打板邊說唱。
每逢先生來說書,全村的男女老少圍坐在一戶房子大的人家里,各自備小凳和茶水,先生端坐在中間,鼓一敲板一打,架勢就拉開啦,“好不熱鬧呀”!
女人有的懷抱小孩喂奶,有的邊聽邊納鞋底或織毛衣;男人們吸著煙,弄得滿屋子煙霧繚繞;小孩子們不懂事,跑上跑下,但基本上不敢出聲,悄悄地打鬧。
我從說書先生那里聽了許多的古典故事,如《七俠五義》、《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白蛇傳》、《薛仁貴征東》、《征西》、《說唐》、《說岳》、《朱元璋傳》等等。從那里我了解到了中國歷史上,有那么多的英雄好漢,金戈鐵馬,推動了歷史的發(fā)展;有那么多的奇文怪事,花好月圓,有情人終成眷屬,個個故事都那么離奇那么巧,真是無巧不成書??!有許多的故事我記得當時還可以講給小伙伴們聽吶。
記憶深刻的說書人中有個姓程的先生,他長得高高大大的,很帥氣,唱得也最好聽,村里的年輕人也會跟著他唱,他受到尊重和崇拜,那可算是當時的“流行歌曲”名星了。(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他語言優(yōu)美,動作語言豐富,雙眼一顰一笑,十分傳神,一問一答,如真的人物對白,將故事里的人物表演得栩栩如生。語調(diào)時緩時急,時高時低;語氣時而輕聲細語,如燕語呢喃,時而急急如潮,如山洪暴發(fā)。他能摹仿出好多種不同的聲音,唯妙唯肖,真是引人入勝。講到悲哀時大哭不已,講到歡樂時扶額大笑,他有些口技之功夫,表演之才能,他說書時全場鴉雀無聲,沒有人不為之動容,更沒有人想睡了,當然我是不會睡覺了,我睜著一雙好奇的大眼睛,一眼也不眨,生怕聽漏了一句話,看漏了一個動作,直到深夜全部講完為止。
還有個姓馬的老先生,是個盲人,也被請來說過書,他的情形可比程先生遜色多了。有個夜晚,屋子里的聽書的聽眾一個一個的悄悄地溜走了,他也不知道,還自顧自地講得起勁!直到為首的人說“天色不早了”,才扶他去睡覺。畢竟盲人的故事是聽別人講給他聽的,然后他就記住再講給我們聽,他沒能自己去讀書,表演也不行,又看不到聽眾的反應,更不能與聽眾互動,講起來味道當然就差多了。
聽說書真有無窮的樂趣,有個冬天雨綿綿數(shù)日,那說書的人則一連住在村子里說上好幾個夜晚,我次次不落。
說書人是我的文學啟蒙老師,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讀了不少的書,所有從他們那里聽過的書我都看了,重溫了那些英雄人物,他們個個愛憎分明,俠膽義腸,行俠仗義,妒惡如仇,保家衛(wèi)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我的人生觀有很大的影響。
現(xiàn)在有了更多的娛樂方式,好久沒聽打鼓說書了。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443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