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
走過十八歲,在人生亙古的旅途上留下了無關痛癢的一個字-----若
------題記
近日天氣微涼,秋雨綿綿,的確易引起傷春悲秋的情緒。不知不覺,喝下了老天特意埋下的蠱,而且,很自然地,一飲而盡。
帶著“暗損韶華,一縷茶煙透碧紗”的淡青色,仿佛以盡可能低的姿態(tài)去回首過去。曾經有你!這四個字被瑟瑟秋風拉的很細很長,曲曲折折地裝進我的耳朵里,就像被粗糲的沙塵和同樣粗糲的歲月掩埋的小小邊城千百年來響起了第一串敲門聲,整座城突然蘇醒。“你”,很平凡的第二人稱卻變成了過去時的賓語,不敢細想,過去完成時的你是否還在原地。
有時候,覺得愛情像蟬,一早誕生,卻埋在地下,不聲不響,暗中生長,沒人察覺。待到某天破土而出,聲嘶力竭,讓人猝不及防,所以也來不及反抗,想過順其自然,也許是因為太自然而變得有點不太自在!猶豫,選擇,后悔,這一連串的動作都和蟬有關,因為愛情似乎只能熱鬧在某個季節(jié)。畢竟,沒有什么是永遠的,正如“便是有情當落日,只應無伴送斜暉”的月白色,給人以毫不掩飾的悲傷,令人胸口悲涼。若能永遠,愿一切安好!
如今一個人聽歌難免會覺得失落!刻骨的思念可以使人狂熱,但可以是這一對相互思念的人沖垮那巍峨聳立的紅墻嗎?只能感慨“舊事渾如濁,傷心只問天”罷了。自己未能把握住那個迨冰未泮的季節(jié),這是也只能徒喚奈何。有些時節(jié)的確很殘忍,正如某個人一般,毫無保留的帶走了屬于彼此的沉默,若能回到從前,若多情多絮絮不斷,那該有怎樣的故事繼續(xù)在青春舞臺上演!(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埋葬冬天,在它還沒有來臨時就將其扼殺于搖籃里。寒冷,也會牽扯到某些感性的涼意。驛寄梅花,魚傳尺素。持一手紅豆,一顆顆的埋在蓬松的雪地,寄思思常在,盼人人未來,衣帶漸寬,望盡千帆,等來了下一個絕望,亦或是新的背叛!
“若”這個字,是失意者自欺欺人,不是將幸福寄托在老朽腐爛,灰飛煙滅的過去,就是期望于深不可測,形跡可疑的未來。當現(xiàn)實無法挽回,任何行動純屬浪費,只能在語言中實現(xiàn)憧憬,但無論你的話在語言邏輯上如何天衣無縫,顯示總是用超越邏輯的方式證明給你看她有多殘酷。
婉轉了十八年,想要“若”的太多!
錯過了十八年,想要“若”的太多!
未來還有很多十八年,就不要“若”了吧!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443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