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溪之旅
透過正在行駛車輛的車窗向遠處眺望,一大片一大片綠油油的橘林映入眼簾,還未到柑橘成熟的季節(jié),所以那些可愛的小柑橘都被綠油油的葉子覆蓋了,不仔細看,根本無法發(fā)現它們,還以為那些憨態(tài)可掬的小柑橘在和我們捉迷藏呢!可是定睛一看,可以看見樹枝上掛滿了柑橘,一個擠一個,好不熱鬧。在那些小柑橘旁邊還有它們的柚子哥哥,個頭可是它們的十幾倍,比起那些小家伙,它們可要笨拙多了,一眼都能被別人發(fā)現,掛在那原本粗壯的枝干上,現在也覺得那些枝干已經弱不禁風了,真為它捏了把汗,害怕一不小心柚子從高高的枝頭摔個粉身碎骨。
歷經兩個小時迫切的等待,終于到達目的地——車溪,在進門那一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高山,高山下面是一條條蜿蜒而過的小溪,溪水清澈見底,兩旁的竹子長的異常茂盛,差點擋住了我們向前行駛的道路,遠山如黛,美麗的車溪像一位溫婉的女子呈現在我們面前,潺潺的小溪,連綿的青山,還有那如紗般薄霧籠罩在那翠綠的山頂。我們到的第一站就是神奇的水簾洞,帶著無比好奇的心理想進去一探究竟,水簾洞果然名副其實,還未踏入洞內,在洞口處便有傾瀉而下的水簾,掛在洞口,又像是一串串珍珠掛在洞口,慢慢的朝里走去,是一條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的小洞,只容得下一個人在里面行走,還不時會有水珠打在身上,感覺涼颼颼的,大約走了十幾分鐘,突然眼前一片豁然開朗,一個巨大的水池呈現在我們面前,水池里的水在洞中不停的流淌,好像這洞中的水永遠也不會干涸,順著水流一直往前走,已經明顯感覺到了絲絲涼意,山洞中本來溫度就很低,再加上這洞中不停的流水,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也會覺得有些寒意,走出洞口,呈現在面前的是一個精致的小水池,四周種著花花草草,小池里的水一直不停的流著,好像一年四季都會有流不完的池水,里面還有小魚小蝦,在看看旁邊一個石頭上寫著放生池三個字,似乎讓我明白了這池子的意義所在。再往前走到達的第二站便是水車博物館,一走進水車博物館,首先呈現在眼前的是一輛巨大的木制水車,停導游給我們介紹,這種水車主要由木鏈、水、刮板等組成,節(jié)節(jié)木鏈似根根龍骨,因此得名龍骨水車。它提水時,一般安放在河邊,下端水醋和刮板直伸水不,利用鏈輪傳動原理,以人力(或畜力)為去和,帶動木鏈周而復始地翻轉,裝在木鏈上的刮板就能順著水把河水提升到岸上,進行農用灌溉。相傳這種水車在東漢年間就出現在,延續(xù)了很多年,給中國的農業(yè)灌溉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在下一站我們參加了本土的搶親儀式,帶有濃郁本土氣息的搶親儀式特別有意思,逗得全場人都開懷大笑。
不知不覺已經要離開美麗的車溪了,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我們踏上了返程的路途,看著斜下的夕陽,美麗的車溪愈發(fā)顯得神秘、迷人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one124.com/subject/3444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