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節(jié)
想起自己第一次感覺到孤獨,是八.九年前的那個夏天,自己一個人在外婆家里,對著窗外逐漸彌漫的夜色,難以抑制的淚涌而出。
男兒不應該流淚,眼淚是懦弱的象征。不知道從哪得來的這句話,自己這么多年倒一直奉為準則的遵守著,哪怕是被風沙迷眼,哪怕是被煙霧刺激,也頂多是濕潤了眼眶,絕不準許眼淚落下。這種近乎頑固的堅持,不知道是該值得驕傲,還是只是很嘲諷而已。
以后也有孤獨,有身在人群中,無一人相知的孤獨;有獨身一人,寂寞凄清的孤獨;也有世界幻滅,絕望痛苦的孤獨。
孤獨,也會成為一種習慣吧,只是習慣之后,倒反而不再覺得孤獨。
所謂的享受孤獨,便是如此吧,只是在我看來,這也只是一種苦中作樂的無奈之舉。唯其苦中作樂,倒反而顯出珍貴。(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不知道什么時候,也迷上了獨賞夜色。因為獨身一人,因為安靜,思路反而往往清晰異常,所思良多,所得亦良多。
今夜夜色倒是美妙異常,久雨后的空氣清新干凈,微風輕輕拂略,天上星辰若隱若現(xiàn),月色被遮掩,一片漆黑,倒添了幾分神秘感。
據(jù)說逝者會化為星辰,為生者于暗夜中提供那一絲希望的微光。
那天上這顆星辰,定是曹孟德,那個千多年前直言“天下英雄唯吾與使君二人哉”的亂世梟雄,我想孟德定是孤獨的,因其孤獨,故不忍殺劉備;那這另一顆,又定是尼采,那個于世界一隅發(fā)出自己絕望呼喊的人,尼采是孤獨的,因其孤獨,所以絕望,所以呼喊;這又一顆,定是東坡吧,那個“滿肚子不合時宜”的詩人。據(jù)說蘇東坡一日于酒足飯飽之后,拍拍自己的大肚子問身邊人,“這里面裝的是什么”,下人皆言:“大人肚里定是滿腹墨水”。唯其小妾道:“學士肚里滿腹不合時宜。東坡聞之撫掌大笑。蘇東坡不孤獨,縱使旁人如何,總有一位知己小妾。
逝者化為星辰,這個美麗的謊言,倒供生者緬懷依據(jù)。
今日,吾于此緬懷前人,不知百年之后,可有人會對著茫茫夜空,緬懷故我?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474791/
六一節(jié)的評論 (共 8 條)
- 蕭蕭子絮 推薦閱讀并說 美文必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