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暴雨!
徐州的暴雨的犀利我早已在去年就有所目睹,卻不曾想,今天能與一場暴雨不期而遇。
從圖書館出來時,狂風暴雨交相輝映,下水道搖身一變成了泉眼,咕嘟咕嘟的翻滾著,歡呼著。他們似乎在這場雨中找到了自己本身的位置。懷才不遇的不安正在緊張的發(fā)泄著。和著雨傘與雨滴碰撞的滴答聲,灰色的天反倒襯出了許些生機。
家鄉(xiāng)的雨大抵沒有這場雨那樣干凈,鄉(xiāng)間那泥濘的小路給雨的干凈涂上了泥土的味道,同時也增添了一份溫情,因為有土的地方就有生命。此刻,我似乎聞見從雨中升騰起的一股泥土的清香,那是家鄉(xiāng)的味道。也憶起了家鄉(xiāng)的一場帶著溫情的暴雨。
“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梅雨時節(jié),多是暴雨。家鄉(xiāng)也不例外。農(nóng)村人總是喜歡在夏天蓋房子,因為這樣可以縮短工期,而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銷,我的家庭當讓也是選擇了這種經(jīng)濟的模式。
那是我還小,也幫不上什么忙,唯一的工作就是帶著弟弟去田地里面玩耍。在果園里,我們摘桃子,挑梨子,捉蛐蛐,用菜地里面各色的花編成花環(huán),去營建孩子們心中的童話堡壘。我們的樂趣大抵如此,浪漫過后,地上經(jīng)常會殘留數(shù)不盡的蛐蛐的尸體,和無法言語的花瓣的殘骸。暴雨就發(fā)生在那個時刻,發(fā)生在我們正在建造自己堡壘的時刻……
黑壓壓的烏云在我們毫無準備的時刻完全蓋過了頭頂,天幾乎全黑了,我們帶領(lǐng)著小伙伴一邊呼喊著下雨了,一邊奔向自己的家中,已經(jīng)完全殘破不堪了,家里被鏟的像是電視劇里面的地道,一橫一豎的溝,俯瞰卻是矩形。我們不懂只是聽大人們說這是打地基。自古道:水往低處流,暴雨嘩嘩嘩的傾盆而降,不一會兒,那些“溝壑”幾乎變成了游泳池,家人全都驚慌失措,開始拿出桶、盆子,跳進溝壑里把里面的積水往外趕,大約5分鐘,家里面聚集了更多的老鄉(xiāng),大家都帶著自己的家具,跳進水池,那時候已經(jīng)成了泥水混合物了,沒有人顧惜自己的身體,一心一意的趕著里面的水,不時地發(fā)出爽朗的笑聲。完成這項浩大的工程之后,每一個人都與泥土融為一體,我當時似乎懂得了入土為安的含義了。(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隱隱約約從大人口中了解到如果地基被水完全泡了,如果不返工,那么在上面建造的房子根基就不牢。只有根基牢了,房子才能住的長久住的安心。融入了那么多父老鄉(xiāng)親的愛的房間怎么能不住的安心呢?
站在雨中回想著這些過往,心里還是會泛起陣陣暖流,在水坑里洗洗沾了泥土的腳丫子,有泥土的地方就有生命,在孕育我的地方是這樣,在我汲取知識的亦是如此,溫暖的雨水,暖暖的愛,撩起裙子繼續(xù)走回宿舍。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5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