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xiāng)風(fēng)物

他鄉(xiāng)風(fēng)物
暮色如煙,悄悄將我合抱。
徘徊在異鄉(xiāng)的街市,燈火闌珊,燦若星點。雖然知道,遠方?jīng)]有一盞燈是為我而亮,心,仍泛起淺淺溫暖。
與一座城市的情感,如人與人一般,也會日久生情吧?
近幾年來,無數(shù)次往來于這座城市,從最初的陌生、好奇,到漸漸熟悉、喜歡。
人與物之間應(yīng)有“場”吧,呆久了,發(fā)現(xiàn)自己的脈膊心跳與這座城市的契合,心也漸生依戀。(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那天,驅(qū)車路過街市,見一名為“在河之洲”的酒樓便記于心。有空,會打扮得漂漂亮亮上那兒吃飯,不是因為那里的菜肴有多可口,而是喜歡上了“在河之洲”這個名字。
淺握酒杯,優(yōu)雅地坐在酒店靠窗的座前,總以為自己是那《詩經(jīng)》里上古窈窕的淑女,在蒹葭蒼蒼、在水一方里,等待好逑的君子涉水翩翩而來……窗外的車馬聲不再聒噪,是為“起興”這千古約會悅耳的“關(guān)關(guān)雎鳩”…….
每個傍晚,會去沙河邊散步,把自己融化在煙雨夕陽的風(fēng)景里,與低低的斜柳輕訴心事,與靜靜的溪流相看不厭。常會遇見幾只白鷺在那兒覓食,儀態(tài)萬方地邁著頎長的雙腿在沙灘上寫著一行行“個”字,偶爾與我對視,沒有去意,也許,我們互為眼中賞心的風(fēng)景。
一個雨后初霽的日子,獨自去了杜甫草堂。
這次來,驚喜地發(fā)現(xiàn)去草堂的路,每隔幾米,人行道的方磚上竟刻有杜甫的五言、七言絕句。低眸俯看這些美麗的詩句,一步一停,逐一句讀,慢慢地、輕輕地,把每一步都走得浪漫而風(fēng)雅。長長的詩路,漸行漸濃地醞釀、積蓄著我“朝圣”的情感,天正清,氣正明,我如沐浴齋戒后的圣徒般虔誠。
我知道,一切,是為我與他相見的伏筆。
駐足草堂,瞻仰一代詩圣故居,蒼松翠柏,芳草萋萋。草堂春秋幾度,詩人風(fēng)骨千秋。慢慢細讀歷朝歷代大師們撰寫在石碑上杜甫的千古華章,感受詩人那吟魂離魄的款款深情;顛沛流離寂寥的家國愁思;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憂患苦悶;節(jié)令風(fēng)物、放情山水的自然性靈……. 心,從未如此刻般與詩圣貼近。
還記得與這座城市的初識。象一部經(jīng)典而陳舊的老電影。
年少的我,打起行囊,裝滿對外面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好奇,開始了一段旅程。
那時,沒有什么動車、高鐵,是慢得老掉牙的火車。乘著老式火車吼隆吼隆一夜后,清晨,我在車內(nèi)的廣播聲中醒來,是標準的普通話:旅客同志們,火車就要到站了,前方到站是有著2300多年歷史,古稱“天府之國”的成都,這是一片地杰人靈的土地,有著天下聞名的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歷史上風(fēng)云際會,三國時期,劉關(guān)張、諸葛亮曾在此開疆辟土,建立蜀國;李白、杜甫、王勃、盧照鄰、薛濤、李商隱…….曾在此生活和旅居…….
我無法描述年少的我當時的震驚,縱身從臥鋪上跳下,不停地變換車窗貪婪地向外張望:初夏的晨曦中,廣袤的成都平原迎著車速熱情地撲面而來,坦坦蕩蕩、無際無邊,這是一塊怎樣的神奇土地!
那時的我正是好學(xué)的年紀,已囫圇吞棗地讀完四大名著,能信口向同學(xué)賣弄“桃園三結(jié)義”、“空城計”、“三顧茅廬”的故事;雖還未達到“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境界,但已能把杜甫的《春望》聲情并茂地背得淚眼婆娑;沒到洞悉愛情真諦的年紀,但已讀過薛濤和那“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背信詩人的愛情故事…….這些歷史名人,之前只活在我的書本里,而此刻,他們卻活生生地在我腳下這塊土地上真實地存在過,曾與這片山水朝夕與共。這塊土地承載過他們的音容足跡,體味過他們的悲喜憂患,也幸睹過一代才子佳人的風(fēng)神俊秀…….
列車帶我遠行,帶走多少美好的時光。
現(xiàn)在的動車、高鐵靠站時精簡到只報站名(用普通話和英語,甚至多國語言),不會累贅到介紹一座城市的歷史、風(fēng)景、名勝、人文。我們的生活節(jié)奏太快,快得城市的歷史被遠遠地甩在了身后。
在人生的行走中,穿過一座座城市、鄉(xiāng)村,留下生命的足跡;還有這些,用文字一一碼下心靈的感悟和體會。
懷念年少時緩緩行駛的列車,我可以閑閑看著窗外信馬由韁;
懷念列車到站時廣播里冗長的報站,我可以瞬間,從一座陌生冰冷的城市尋到一見如故的親近;
懷念那列車上,身著紅裙,奔跑著不斷變換窗口,睜著一雙好奇眼睛張望世界的我……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one124.com/subject/3568283/